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科学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方向有关工作的通知教硕发(2007)07 号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以及培养科学与技术教育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经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第二届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7年专项工作会议(成都)研究决定,同意增设科学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两个学科专业方向。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开设院校范围:第一、二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二、开设学科基础:开设科学技术教育学科专业方向,要求具有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方向,要求具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教学组织:开设科学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向的院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整合相关资源,有效协调、管理和指导科学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四、申请开设程序:按照教指委发(2007)003 号关于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已开设学科领域范围内申请增加招生学科领域的规定文件进行。附件: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科学技术教育专业方向)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向)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07 年 4 月 17 日附件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 (科学技科学技术术教育教育专业专业方向方向)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骨干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一) 热爱科学技术教育工作,有志于科学技术教育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二) 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基础,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发挥教学骨干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科学技术教育研究能力。 (三)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 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 招生对象报考科学技术教育方向教育硕士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各项条件: 有大学理科专业背景; 获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中学一级教师(或相当于)职称; 有三年以上中小学或其它教育机构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经历的教学、教研和管理人员; 年龄不超过 45 岁。(二) 人学考试 1、入学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有关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申请者必须参加并通过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教育学、心理学及专业课【注专 业课从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化学)和学科教学(生物)任选一门) 】五门。其中, 外国语、教育学和心理学三门科目,实行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政治理论与专 业课,由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同全国联考同时进行。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其中第一年脱产学习,完成计划课程后回工作单位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工作。四、研究方向四、研究方向1. 科学教育2. 技术教育3. 校外科技教育五、课程设置五、课程设置按一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三大类。其中前两类课程都是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每位学生所修课程的总学分应不少于 34 学分。(一一) 公共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程(6 学分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 3 学分2、外语 3 学分(二二) 学位基础课程学位基础课程(9 学分学分)1、教育学原理 3 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 3 学分3、教育心理学 3 学分(三三) 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15 学分学分)1、科学学习心理 3 学分2、科学教学案例研究 3 学分3、教育统计与科学教育评价 3 学分4、科学实验教学疑难问题探究 3 学分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 学分(四四) 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 4 学分)学分)1、科学教育研究概论 3 学分2、科学探究(学科主题) 3 学分3、科学探究(综合主题) 2 学分4、科学技术课程研究与资源开发 2 学分5、现代科技发展专题 3 学分6、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 2 学分7、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研究动态 2 学分8、信息与通信技术科学教育应用 2 学分9、科学技术教育专业英语 2 学分六、教学方式六、教学方式 课程学习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员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员工作单位进行,也可在培养学校的实践基地进行。学员实践结束时,应提交两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评价。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导师组中应聘请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参加。七、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七、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学员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小学和课外科学教育中的重点和实际问题为主。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从事中、小学或课外科学教育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加。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土专业学位。附件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向)为了适应我国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及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开 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面向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 教师及其他有关教育工作者。 一、学位性质及培养目标一、学位性质及培养目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硕士学位, 是在我国已实施多年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向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延伸,以拟从事或已从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及基础教育工作者(校医、学生辅导员、科研人员等)为培养 对象。 培养目标:培养心理健康,尊重与关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掌 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研 究能力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其他有关教育工作者。具体要求有: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尊重与关心学生,具有助人热情和奉献精神; 遵守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道德。 2.掌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心理健康教 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本方向的前沿与发展现状。 3.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与方法,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开展个别辅导 和小组辅导的实践能力,基本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能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招收对象:为拟从事或已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及基础教育工作者(校医、学 生辅导员、科研人员等) 。申请者必须具有学士学位、三年以上教育工作经历。仅有国民教 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而无学士学位者,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具有中学一级(或相当的) 教师职务。 入学考试:按国家有关规定,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申请者必须参加并通过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教育学、心理学及专业课五门。其中, 外国语、教育学和心理学三门科目,实行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政治理论与专 业课,由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同全国联考同时进行。 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为 3 年,其中一年时间在校学习规定的课程和实习。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 并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可回原单位边工作、边搜集资料并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课程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脱产、半脱产两种方式。脱产方式指以全日制形式住校学 习;半脱产方式指利用寒暑假、放长假时间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集中学习课程。四、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四、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一)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 学位课程分公共学位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四类。要 求修读课程不少于 36 学分。 1.公共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程(6 学分) (1)政治 3 学分 (2)外语 3 学分 2.学位基础课程学位基础课程(12 学分) (1)教育学原理 3 学分 (2)教育心理学 3 学分 (3)青少年心理学 3 学分(4)心理学研究方法 3 学分 3.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14 学分) (1)心理测量与评估 3 学分 (2)青少年心理咨询 3 学分 (3)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3 学分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 学分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习 2 学分 4.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 4 学分) (1)中小学生团体辅导 2 学分 (2)中小学生学习辅导 2 学分 (3)青少年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辅导 2 学分 (4)青少年性心理辅导 2 学分 (5)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与危机干预 2 学分 (二)教学方式(二)教学方式 由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注重应用的性质,特别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的实 践性,本方向课程的学习要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工作 坊、录像观摩、案例研讨、模拟会谈、中小学活动课程设计、有督导的实习等形式锻 炼实际操作能力。 五、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五、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密切联系教育实际,立足于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实问 题。论文资料收集及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对论文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