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 世纪西方哲学理论东渐述要世纪西方哲学理论东渐述要( (上上) )陈应年 著一、百年以前西方哲学理论翻译大潮初起1.严复西方哲学翻译的伟大先行者 19 世纪末,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家第一次把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介绍到中国来,推动了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翻译家、启蒙思想家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又字又陵,自号天演宗哲学家。1866 年,他 14 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1876 年被派往英国留学,学习海军。留学期间,他涉猎了亚当斯密、约翰穆勒、孟德斯鸠、达尔文、赫胥黎等人的经济、法律理论、进化论和逻辑学等新学说新思想,同时关注资产阶级社会情况,参观过议会、法院等制度设施,深入地了解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留学三年后,回国在母校任教一年。后调往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历任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不过,他在该校任教 20 年,一直没有受到李鸿章的重用。严复是一位有知识、有抱负的人。他认为,中国要改革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局面,必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强烈刺激了严复。他于 1895 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四篇论文,即 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原强和辟韩等文,他一面对专制的封建制度提出最深刻、最尖锐的抨击,一面又全面地提出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此外,他用犀利的笔,把自己熟读的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中文,加上自己的按语,用天演论的书名于 1898 年由湖北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刻印出版。中译本出版后,受到知识界的狂热欢迎,一时洛阳纸贵,多次售缺,而盗版则不径而走。仅就商务印书馆 1905 年铅印的版本来说,到1921 年便重印了 20 版。随着天演论问世,1898 年成为中国哲学理论翻译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代。据物理学家、商务印书馆的老编辑周昌寿(18931948)所著译印科学书籍考略的研究,在 16001900 年的三百年间,著名的传教,约有 24 人参加了译刻科技图书的活动,如利玛窦就译刻了 30 多种天文、数学类科技图书,70 多位学识渊博的传教士翻译、刻印的图书不下数百种。据传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Trigault, Nicolas 15771628)于 1618 年再次来华时,曾一次带来“西书七千卷,拟一一翻译”。据统计早期译书,共译成 300 多种,除大部分为宗教、圣经之类外,有关自然科学、技术和逻辑学译著占 120 种。在天演论的带动下,严复决心把翻译活动作为事业,从 19011909 年的 10 年间相继翻 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即国富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即自由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穆勒的穆勒名学(即逻辑学)和耶芳斯的名学浅说等八种名著。这八种西方名著的及时出版,给中国思想界吹进了强烈的新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20 世纪初的前十年,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已不满足于梁启超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派” 的宣传,对于康有为装在“公羊三”套子里的庸俗进化论,和谭嗣同仁学里的人权平等的政治呼号,亦感到不能满足,正是在这个时候,严复站出来帮助人们从根本上了解西方,想弄清中国向何处去,希望理解中国的发展如何与世界发展的总趋向联系起来。指出:严复是将西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说和自然科学、哲学的理论知识介绍过来的第一人。”(论严复) 2.梁启超致力于观念变法的编译家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在戊戌变法时期叱 咤风云,活跃于思想界达 30 多年。由于变法失败,1898 年他被迫流亡日本,先后编印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02 年出版),用编译的方式大力宣传西方哲学思想。1902 年梁在新民丛报发表介绍西学的论文,代表性的有:霍布斯学案、斯宾诺莎学案、卢梭学案和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培根和笛卡儿)之学说、论希腊古代学术、近世第一大哲康德学说等。 梁启超早期重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卢梭、孟德斯鸠、边沁等人的政治学说,在分析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根源时,他重点介绍了霍布斯、斯宾诺莎、培根、笛卡儿、进化论者颉德、达尔文等人关于文明论的观点。例如他在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中,评述了培根和笛卡儿的学说,指出培根是经验主义的始祖,笛卡儿是理性主义的奠基人,“把他们称为近代西方文明的鼻祖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西方哲学东渐史第 108 页)梁启超在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一文中,把康德称为近代西方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有时称康德是“百世之师”,是“黑暗时代之救世主”等等。梁启超把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在一定意义上说,超过了他为改良主义思想等方面所作的宣传,对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实事求是地说,20 世纪初,梁启超对西方哲学还未能深入地学习与研究,因此他的编译介绍有时空洞肤浅,有时不免采用了他自己信仰的佛学观点。譬如,梁启超把康德当作近代第一大哲来介绍,但从他的阐述来看,一方面他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把握康德哲学的实质,另一方面还由于他把康德哲学和佛教唯识宗的教义加以附合比拟,因而并没有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康德是近代西方第一大哲学家的形象。不过,由于梁启超文字通俗流畅、“笔端常带感情”,因而他的西方哲学宣传在青年知识分子中间影响很大,起了不可忽略的巨大历史作用。3.蔡元培的早期哲学翻译活动 蔡元培(18671940)是近代激进的民主革命家和著名学者,也是翻译西方哲学的先行者之一。 20 世纪初,由于蔡元培在上海从事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革命活动,引起清朝廷的监视,被列为逮捕目标。1903 年 6 月他去青岛避难,这时他从日文翻译了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一书,这是作者科培尔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给学生讲课的教材。内容分为五部分,即,1.绪言,2.哲学之总念,3.哲学之类别,4.哲学之方法,5.哲学之系统。实际上是一册浅显的哲学启蒙读物。 1906 年蔡元培又通过日文翻译了日本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所著妖怪学讲义录总论(商务印书馆版)。这里讲的妖怪学是井上圆了在 1891 年创立“妖怪学研究会”时用西方哲学观点撰写的一部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启蒙哲学读物。全书分为八大卷,即总论、理学部门、医学部门、纯正哲学部门、心理学部门、宗教学部门、教育学部门、杂部门八类,使“读之者,不但知妖怪之理,亦得借以窥各学科之大要”。中译本八册由杜亚泉办的亚泉学馆收买,后因失火,原稿被毁,只有总论一册由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书中研究的是从民间所说的妖怪,直到“天地万物之起源,万有之本体,灵魂之性质、生死之道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版第 3 页)哲学家张东荪认为,蔡元培翻译的井上圆了著妖怪学讲义录总论等书,是早期引进的西方哲学的代表。他说:“我个人以为,中国之有西洋哲学,由来已久,然从今天来看,至少可算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代是用蔡元培先生所翻译的井上圆了的妖怪学为代表。井上毕业了以后,把他所领会的西方哲学拿了出来作成这部妖怪学。这足以代表日本人初期接受西洋哲学的态度与反应。而蔡先生把它翻译到中国来却亦足以代表那个时候中国人对于哲学的态度。这乃是西方哲学初到东方来的应有的现象。”(文哲月刊发刊词)井上的妖怪学中译本,当时出版过四种。如妖怪百谈、哲学妖怪百谈、续哲学妖怪百谈,19021903 年出版)蔡元培的中译本出版后,曾重印五次。在此前后,国内还出版过寻常小学妖怪学教科书。(屠成立著,新中国图书社 1902 年版)可见这类妖怪学的启蒙读物在当时影响很不小。哲学家贺麟指出:“从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这是一个启蒙介绍时期,特点是宣扬维新,改良政治,反对传统风俗习惯,而且有的人应用佛学和中国哲学来讲西方哲学,也不免有些牵强附会,一般说只是一种文化批评和观察印象。”(贺麟康德黑格尔哲学东渐记载中国哲学第 2 辑344 页)我们觉得,这种看法也适用于当时翻译的井上圆了的哲学著作。 4.马君武的初期哲学理论翻译活动 翻译家马君武(18811939),原名道凝,字厚山。广西临桂县人,因临桂为桂林府首县,故 又称桂林人。他原是唐才常的高足,唐失败被杀后,他于 1901 年赴日本留学,曾协助梁启超代理编辑新民丛报,发表文章和译作。在 19021903 年间,他编译过西方哲学如新派生物学(天演学)家小史、斯宾塞女权篇,译过弥勒的自由原理、唯物论二巨子(狄德罗、拉梅特里)之学说、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唯心派巨子黑格尔学说、社会主义之鼻祖德麻司摩儿(托马斯莫尔)之华严界(喻指乌托邦)观、弥勒约翰之学说(1903)、论理学之重要及其效用(1903)等。马君武传播西方哲学理论,主要在 1903 年前后。 他的文章的特点在于把唯物论、无神论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认为唯物论和无神论有助于法国 1789 年革命的成功。并且,还联系中国的革命现实,宣称“欲救黄种之厄,非大倡唯物论不可”。唯物论二巨子(狄德罗、拉梅特里)之学说,大陆报1903 年 11 月第二期他在唯心派巨子黑格尔学说说,“至黑格尔出,而哲学之面目一变,扫除旧说之误,而以规制证明之,以论理法救正谢林之失,脱谢林之范围,而自标新义,以宇宙之实象征真理。呜呼,黑格尔之大名,雷轰于哲学界放大异彩,因自有其真价值在焉,非偶然也。”文章分五节,包括:1.黑格尔之生活;2.黑格尔之学风;3.黑格尔之论理学;4.黑格尔之绝对唯心论;5.黑格尔之历史哲学。马君武在西方哲学东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评论者认为“把马君武与梁启超、严复作 了对比,认为有别于梁、严,”“主要集中在对科学方法论的吸收”。 二、五四时期西方哲学理论翻译的高潮1.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传播 1917 年十月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随即大量地传到了中国。自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于 1920 年在上海出版后,19281930 年间,新翻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将近40 种,如吴亮平译反杜林论(1930 年,上海江南书店版)、杨贤江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30 年)、郭大力和王亚南译资本论三卷全译本相继出版。三、四十年代,上海生活书店先后以世界名著译丛(19381947 年,14 种)、世界学术名著译丛(19431948年,11 种)的名义集中出版了经典著作的中译本,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对于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国内已有专人作深入研究,可参阅中央编译局马恩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 2.梁启超、张东荪磋商组织翻译现代西方新哲学著作 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一大批留学生从国外学成回国从事教学研究,西方哲学理论著作翻译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1920 年梁启超、张东荪从欧洲访问归来,曾与上海商务印书馆负责人张元济磋商,希望对他们组织的讲学社邀请欧美名人来华讲演给予资助。张元济在同年致梁启超先生的信中说:“前面谈讲学社延聘欧美名人来华演讲,嘱由敝馆岁助若干,所有演讲稿由敝馆出版各节已由同人商定,均遵照尊意办理。自十年分起,每年岁助讲学社 5 千元,专为聘员来华讲演之用,三年为限,以后再另作计议。演讲稿既承交敝馆出版,仍照给讲学社版税,此次罗素演讲稿即照此办法办理,另由编译所直接函商。柏格森如可来华,亦统由讲学社聘订,敝馆不另担承,以归画一。”(梁启超年谱长编,第 926 页)不久,罗素、杜里舒相继访华,演讲稿陆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西方现代哲学在我国有了较深入的翻译传播。3.罗素访华及其著作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出版 英国新实在论哲学家罗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