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扶扶 阳阳 讲讲 记记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卢崇汉2005 年 11 月 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ISBN780156130-9刘力红写给朋友们的信刘力红写给朋友们的信思考中医出版以后,有不少学生或同行欲拜我为师,其实我不过是只“纸老虎”,没什么可拜的,你们拜我出于至诚,我拒你们亦是出于至诚,当然还加上了“自知”,自知不足以为人“师”也。今天倒是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推荐我的师父卢崇汉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扶阳讲记,负责人担任了这本书的策划编辑。于医而言,卢师是真正的师者!虽因缘所限,不可能人人亲炙,但若能细寻此中义理,其于师愿亦不远矣。2005 年也是藉着思考中医的因缘,使我得遇心仪已久的“火神派”传人卢崇汉师,并最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入室之后,师父或训之以理,或示之以案,虽只是短短数月,但此中领受恐怕只有经历过百折困顿的人方能体悟。今天师父的这部讲记问世,我想这对当今的中医界应是一件大事,对许多诚心向医而又苦于没有门径的人更是值得抚额庆幸!既为讲记,当然是兴之所至,言之所至,不一定系统,也不一定完整,但亦正因为师处“兴”中,故其“言”也就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言。有心人若能循此而入,其于医道将无大碍矣。扶阳基于重阳,亦即以阳为主导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末。为什么要重阳呢?因为这是生命之所需,社会之所需。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对于人身而言,它是维系生命的根本,其重要性就如自然的天与日一样。天之与日,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功用是什么呢?易里面谈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天的特征就是“运行”,而且是刹那不息的运行。这样一个不息的运行, 它所带来的功用是什么呢?这个功用在乾卦的卦辞里面作了总结,就是“乾,元亨利贞”。乾者天也,日也,亦即生气通天论里面讲的阳气也。乾天虽然刹那不息的运行,但这个运行可以大致概括为四个区域,或四个“所”,这四个“所”就是卦辞里面谈到的“元、亨、利、贞”。运行在“元”之区域或者“元”之所,对应的是春(木)的功用;运行在“亨”之区域或曰“亨”之所,对应的是夏(火)之功用;运行于“利”之区域或曰“利”之所,对应的是秋(金)之功用;运行于“贞”之区域或曰“贞”之所,对应的是冬(水)的功用。所以,阳气或天与日的运行跨越了四个所在,这四个所在分别是元亨利贞,春夏秋冬,或曰生长收藏。而在元亨利贞,生长收藏各“所”之间有一个过渡区域,称之为“化”,坤卦卦辞言“元亨利牝马之贞”,其中的牝马,实际上隐含有这个“化”的意思。化也就是土的功用。届此,木火土金水,生长化收藏之功用已全。而为什么木火土金水称为五“行”呢?于此亦知端的也。实际上“五行”也就是乾天的五个运行区域, 由此亦知五行亦即阳气的五种不同的运行状态。五行, 素问“运气七篇”又称“五运”,运之与行大抵相类。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云:“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故知万类也好,五藏也好,究其根本而言,都只是阳气的不同运行状态而已。同时也就知道了“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个“所”并非单一的所,而是包括了生长收藏各“所”。这说明了五藏之中不但心以阳为本,其余诸藏亦皆以阳为本。心无阳则无以主神明而为君主之官,肺无阳则无以主气而为相傅之官,肝无阳则无以主罢极而为将军之官,肾无阳则无以主封藏而为作强之官, 脾无阳则无以主仓廪而为谏议之官。此或为力主扶阳者之根本所在,亦为卢氏(铸之)“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之关要所在也。由此可知扶阳的思想主张及其连带的治病法要并不是一种偏执,而是从生命立极的这个层面去思考以后,得出的重要理念。目目 录录业业医感悟医感悟中医讲究传承,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吸收了几辈人的真传,医学精华。所以我现在在临床上能够治病,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并且又与众不同,因为我有坚实的他们创新的理论基础。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从姜附桂的使用看扶阳理论论的的应应用用一个中医,不管你是哪一个流派,你宗那一家,首先就是要提高疗效。如果能够治疗很多的疑难病,而不光是一般的常见病,甚至就是再严重的疾病,去给中医治疗,十天半月,一个月后,就有明显的改善,这样的中医就能得到病人的信赖。扶阳医扶阳医话话经典一定要活看。如果是照经典的原文在临床上去号脉,可能一辈子可以摸到一两例。但是,只要把精髓抽出来,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实际的情况,因为古人只是给出了范例给你,古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举出来一条条给你。扶阳理路(一)扶阳理路(一)我听刘力红谈起过,曾经有一批马来西亚的人去拜访他,当时他的另一位师父李可老中医正好在广西,他就请李老给他们看一看,李老看完以后,开的方子里面全部都有附子,后来每一个人吃了效果都非常好。扶阳理路(二)扶阳理路(二)强调伤寒实际上是强调阳气,阳损了,人就亡了,这些问题恐怕应该引起每一为有志于研究中医的同仁们的思考。扶阳理路(三)扶阳理路(三)怎么样能把这个偏到极处的状态拉回来,也就是怎么样起死回生呢,唯一的方法就是用一个同样有极偏之性但是方向相反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这个极偏的状态拉回到正常的生命态,内经就称之为“平”。扶阳扶阳问问答答高明的医家,就跟围棋的高手一样,他可以看到四步以后的棋,他还可以一步一步地设计,能够分析每一个落子以后的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应该出现什么局面。作为医者,在走第一步的时候,就应该考虑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怎么走,这样才叫有把握。扶阳医案扶阳医案讨论讨论( (142) )中医的水平如何能提高呢,古人讲“九折厷乃为良医”,如果我们连一折厷、二折厷都不愿意,那这个良医如何成就。传传道道录录( (2006 年年 5 月月 7 日刘力日刘力红红与与师师傅傅陆陆崇崇汉汉医学医学对话对话)()(158) )过去看武侠小说,常有一句话叫做“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现在来看,医道也是如此。高手过招往往就在一两招之间决胜负,医家也是如此,往往一两味药的差别上,整个格局就改变了,有时候甚至完全不改变药,只在一两味药的量上做了改变,方的格局、方的走向也就完全不同。附附录录一:一:论论阳主阴从阳主阴从观观是是卢卢氏运用附子的指氏运用附子的指导导思想(思想(176) )附附录录二:二:论论 周易周易 对对中医重阳思想的影响中医重阳思想的影响 ( (181) )附附录录三:三:2006 年年 6 月月 26 日日陆陆崇崇汉门诊处汉门诊处方全方全纪录纪录 ( (192) )编辑编辑后后记记:打造:打造“中医中医师师承教育承教育”权权威基地威基地 ( (210) )我们在不断探索:如何尽可能地完全还原跟师学习、师承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发现:可以用一种现代技术手段,不间断、长时间地记录中医名师每次师承讲解、学术演说,特别是不间断地记录师傅与其弟子的学术对话。对于周易师承而言,重要的不是告诉你一个诊断结果,而是“全面还原”诊断的过程、细节、思考。中医中医讲讲究究传传承,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吸收了几承,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吸收了几辈辈人的真人的真传传,医学精,医学精华华。所以我。所以我现现在在在在临临床上能床上能够够治病,可以治病,可以说说是如是如鱼鱼得水,并且又与众不同,因得水,并且又与众不同,因为为我有我有坚实坚实的、他的、他们创们创新的理新的理论论基基础础。 。业业医感悟医感悟大家晚上好:,前不久,我受广西中医学院的邀请,在广西做了几个讲座,据后来得到的信息,都很满意。广西中医学院特聘我担任他们的教授,指导他们的一些工作。在广西,包括他们的老师、同学,现在还在跟我不断地联系。所以,在回来以后,我们基础医学院的领导,希望我也在本院谈一谈我的感受。所以,今天晚上,就在本院,我再来讲一讲。刚才,我们的赖书记已经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本人的一些情况。在介绍情况时谈到了,我除了在学校搞教学工作以外,一直不脱离临床。所以,我就用过去的病案和病例,用一年的病例做了个统计。在开场的时候,我把这个情况给大家谈一下。一年里,我一共诊治了 2745 人,一共是 20013 人次,开出处方 20076 张。病人的来源除了我们本地、本省的以外,还有部分是外省的,也有从国外来的。那么这些处方里面,为什么 20013 人次开出了 20076 张方呢?这是个别的病人,我给他开了两张处方,也就是,他需要有善后处理的,就是病已经基本告愈了,所以多开了一个末药方,病人可以小剂量服用,以巩固疗效。我统计了一下,所涉及到的病种有 83 个。全年所用药 42 种,就是 20076 张处方,一共用药 42 味。临床治愈率,对于有些疾病,是他自身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消失;有一些慢性病,还要西医院校、西医院的检查,比如说,肾功能的异常,就要这方面的资料,来验证是否是治好了,肝脏功能是否恢复了。在 20076 张处方里面,用生姜,一共 20016 张处方的生姜,这当中还包括了干姜、生姜、煨姜、筠姜、炮黑姜。这当中,20016 张处方里面,还包括生姜、干姜或筠姜同时使用,所以,一共占了全年 99.7%的处方都用了姜。那么桂枝尖这味药,也就是桂枝,但包括了肉桂和官桂,在整个全年的处方里,一共 19852 张,这当中,博爱扩了桂枝、肉桂和官桂同时使用,占整个全年处方的 98.8%。而附片这味药,包括了天雄片、黄附片、黑顺片、熟附片,实际上都称之为制附片。在全年的处方里面,一共有 19423 张处方里面都使用了附片,这当中嗨包括制附片和制川乌同时使用,这占了全年处方的 96.8%。刚才谈了,生姜站 99.7%,那么生姜或煨姜的用量,每一剂药在 30 到 200G 之间:干姜、筠姜或者是炮黑姜的用量在25 到 90G 之间。桂枝的用量,每一剂在 15 到 75G 之间;肉桂或官桂的用量,每一剂在 15 到 30G 之间。当然,也可能在另外的时段,在我的记忆之中,还有用的更多的,但在那一年,用的最多的,用肉桂用到 30G,制附片的用量,最轻的量,一剂药 60G,在那一年最重的量是一剂药 250G,这是我把一年的情况进行的整理。我记得在 10 年前左右吧,学校安排我带一个从日本来的医师,这个医生本身的水平已经非常的高,他当时的年龄比我大,他已经在日本行医 20 多年。他是三所院校的毕业生,她很早就在北京中医学院学了 5 年的中医,然后优势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的生化学博士,然后有是东京一所医学院校的医学博士,他那一次来四川,到成都来,他来的目的就是要学习中医的临床,就是要看一看四川的医生、老师在临床上怎么样。这个人当时 50 多岁了,在学习上,他跟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时我每天出三个半天的门诊。当时一个半天是 40 到 50 个病人之间,他通缉了我一个星期要诊 135 个病人左右,有时达到 140 多个病人。他每次跟我看病时,他都对病人的病情和服药后的情况进行了解。最后他就在他的手提电脑里面把我的处方处理了,一共 700 多张方子。一个月 700 多张处方里面所涉及的病种,按照西医的归类应该是 47 种病种,那么如果按照中医教材对阴阳理论的认识,证型也相当多,既有阳虚的,也有阴虚的。他进行了统计,结果他发现了许多问题。第一:为什么许多有明显阴虚症状的病人,任然使用了大剂量的姜、附、桂等辛温扶阳的药物组成的方剂,而病人服过以后反而阴虚阳亢的症状得以消除,并没有出现一般中医理论认为的伤津耗液,五心烦热等病情加重的情况。第二:他还发现另一个问题,就是用药的整个数量很少,也就是药味数很少,一张处方也就是五六味药,或者七八味药,最多也就是十一二味药,大多数都在七八味之间。第三:就是整个 700 张处方里面,一共只用了 27 味药。他在学习完了之后,来跟我探讨这个问题,当时是我们中医学院一个留日回来的博士当翻译。他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好的效果?为什么这样的辩证和用药?他无法理解。我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可以说清楚的。很多疾病,按照他学习的教材理论,他的思路就不应该使用姜、附、桂啊!如果使用了,很可能出现不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