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母亲河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 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 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是第二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提高综合性学习就是从听、说、读、 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课的教学主要从诗句的默写与朗诵、运用成语造句、 设计宣传标语、写作训练等活动来落实这一主题【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表现欲望强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能积极发言,且 初步具备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第二单元黄河颂的学习,他们对黄河的形 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历史文化,通过查阅资料也能有所了解学生 还能熟记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也具备较好的朗读能力此外,七年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练习中也已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仍需加强训练,所 以在活动中通过运用成语造句、宣传标语的设计、课后写作来强化这一主题本班学生生性 活泼,在平时的教学中,乐于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活动目标】:知识点:从地理、历史、文学等角度了解黄河基本情况,感受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能力点:1、课前准备阶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会分工协作培养学生根据主题 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2、授课学习阶段: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育点:关注黄河,加强环保意识,热爱祖国河山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活动重、难点】: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的创新意 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准备】:四个小组分工合作,小组长分配任务四人各承担地理、历史、文学、环保 四个主题(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有:利用课余时间咨询相关科目老师、翻阅历史地理 课本、上图书馆、上网等搜集资料时间为期一周,一周后将资料交给老师检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 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 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二、进入主题前一段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各种渠道发掘黄河的 宝藏相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准备,同学们对于黄河有关知识都已了然于胸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来走近黄河,拥抱黄河、保护黄河三、地理篇(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她自西向东,滚滚流淌,成为贯穿中国的大动脉首先,我们从地理位置上来欣赏黄河的风采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宁夏、甘肃、内蒙古、山西、 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 5464 公里;流域总面积 79.5 万平方公里 (含内流区面积 4.2 万平方公里)教师小结:汹涌澎湃的黄河水,从西流向东,流遍了大半个中国;惊涛万丈的黄河浪, 从古流到今,从时间的隧洞里呼啸而来,激起了历史的回声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 于黄河的历史文化 四、历史篇滔滔黄河水,悠悠往事情从旧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所以我们将黄河喻为中 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黄河颂中,我们向着黄河唱出了我们的赞歌:啊!黄河!你是中 华民族的摇篮!下面,我们就用史实来说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 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有:细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器文化 黄河流域的主要石窟有: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石窟等等 黄河流域的古战场有: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牧野古战场,巨鹿古战场等 夏朝定都阳城,在现在的河南登封; 商朝定都于亳,在现在的河南商丘; 西汉定都长安,在现在的陕西西安; 东汉定都洛阳; 宋朝定都河南开封 教师小结: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 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任凭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任凭历史的悲喜剧一幕幕上演, 任凭风吹雨打而你,总显示出一副不可阻挡的气势,一路狂奔而去奔腾不止的黄河啊,你 可曾听见,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你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下面,我们就一起进行一次 关于黄河的文学之旅,希望同学们旅途愉快! 五、文学篇(古往今来“颂”黄河)1、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同学们知道哪些?如:(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 (2)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 (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 (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7)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2、你们还知道哪些课文中写到“黄河”吗? 黄河颂 、 木兰诗等3、关于黄河的俗语,你知道哪些? (1)跳进黄河洗不清; (2)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3)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4)天下黄河富宁夏4、关于黄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还知道它的意思吗 中流砥柱: 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 起支柱作用 问鼎中原: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 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跳进黄河洗不清: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的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 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5、你能用一两个关于黄河的成语来造句或者写一段话吗? 明确:略(学生写在本子上,然后口述)例句:这两天我情绪比较低落,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那天下班 以后,办公室里就剩下我和老师,她问我看到她的手机没有,我说:“没有” ,可她非说刚 才还在,怎么仅隔几分钟就不见了呢?可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不信,唉,我真是跳进黄河 洗不清啊!(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成语造句或写一段话) (换, )6、小结:面对黄河的惊涛澎湃,我们难以遏制我们心中的无限赞美之情但一次次的决口, 而每一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一次次的断流、水污染等问题,又不得 不使我们感到怵目惊心黄河啊,我亲爱的母亲,是谁将你变成了这般模样?我希望我们的 同学都能成为环保专家,为我们的母亲河再现光彩容颜建言献策 六、环保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 、黄河断流及危害时间 断流天数1972 年 19 天1995 年 122 天1996 年 136 天1997 年 226 天19721996 年年均损失逾 11 亿元90 年代,年均损失已达 36 亿元受旱面积 470 万公顷,粮食减产 98.6 亿公斤胜利油田减产原油数十万吨黄河水给山东省造成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滨州地区,仅 19921998 年的 7 年间,由污染造成工农业损失 15.8 亿元,其中农业损失 4 亿元(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图表并理解图表内容)方法指导:此图表纵向分为两列,:时间、断流天数从横向第二行来看,表明断流时间始 于 1972 年,断流天数为 19 天以下三行时间相连,断流天数却不断增加 (2) 、请问你能从图表所显示的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明确:黄河断流始于 1972 年, 90 年代趋于频繁,断流时间不断延长,最严重的是 1997 年,累计 226 天(3) 、展示黄河干涸、受污染请你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生态危机,设计一 条有创意的宣传标语,呼吁人们保护黄河方法指导:1、运用修辞: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 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如: (举“禁毒”宣传标语为例,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修辞上属对偶) 对偶:黄河清,天下平比喻: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排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护全中国! 2、语言力求简洁 3、句式应多样 七、总结: 通过这节活动课,老师欣喜地发现你们对于黄河的现状有着充分的关注,也有 着强烈的责任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 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一定能重焕昔日的光彩! 八、拓展延伸 1. 曾经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如今却面临前所未有的遭遇:断流、干涸、水污 染面对黄河不幸的遭遇,或联系你身边居住环境的污染现象,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想 要说些什么,写点什么吧?那就用你优美或朴实的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2. 面对黄河的过去和现在,展望黄河的未来,写一段不少于 600 文字(可以抒情和描写, 也可以记叙和议论。 )话题是:“我心中的黄河”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