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排水沟道系统规划布置 一、明沟排水系统的组成 田间排水工程(毛、腰、墒沟) 排水沟道系统(干、支、斗、农沟) 排水闸、涵、站等建筑物 排水承泄区(江、河、湖、海等) 二、明沟排水系统的类型 1一般排水系统 (1)排水沟道系统组成:干、支、斗、农沟。 (2)作用:一般只起排水作用。 (3)适用:有一定坡度的坡地平原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2综合利用排水系统(也称河网) (1) 组成 1)骨干河网 干河(一级河) 支河(二级河) 相当于干沟 2)基本河网 大沟(三级河) 相当于支沟 中沟(四级河) 相当于斗沟 小沟(丰产沟,生产河) 相当于农沟 3)墒网 毛沟 腰沟 墒沟 (2)作用:除排水作用处、还有滞涝、引蓄水灌溉、养殖、航道等作用。 (3)河网的主要特征(河网的特征是由其综合利用功能所决定的): 深:沟河要深,能排地面水,也能降地下水,蓄水灌溉。 网:水系成网,调度灵活。 平:沟底要平,能排能引,航运、养殖。 分:分级分片控制,高低片分级控制。高水高排、低水低排 其中“深”为关键。 (原因:“深”是综合利用的关键) (3)适用:地形平坦的平原或圩区。 三、规划布置原则 1低处布置:各片低处。 2分片排水:高水高排、低水低排。 3洪涝分治:修堤防、撇洪沟等。 4滞蓄结合:减少排水量。 5统筹规划:与渠道、道路、林网、居民点、行政区结合。 6灌排分开:各成系统 有利于灌、也有利于排。 7降低造价:可利用天然河道、顺直、减少交叉建筑物。 8安全可靠:土质好、防止坍塌。 9综合利用:如引水灌溉、船运、水产养殖等。 (以上 9 条原则只板书标题,不板书释内容) 四、规划布置方法 1山丘区 干渠:尽可能利用天然河道。 支渠:也可利用天然河道。 斗、农沟:地面有一定坡度时,用灌排相邻布置; 平坦时,作灌排相间。 一般斗沟间距 4001000m,深 1.52m; 农沟间距 100300m,深 1.01.5m。 2平原地区 江苏河网的一般规格: (1)徐淮平原 大沟 中沟 小沟 间距() 20005000 5001000 100200 沟深() 45 2.53 2 底宽() 46 23 12 (2)通南和太湖平原 大沟 中沟 小沟 间距() 10003000 6001000 150200 沟深() 4.66.5 3.56.0 2 底宽() 36 24 1 3圩区 外河网:地区骨干河网(干、支河) 内河网:由中心河、生产河组成 较小的圩区宜采用丰字形内河网。 较大的圩区宜采用井字形内河网。 ()丰字形内河网 丰字形河网布置如下图。在圩中心或接近中心的位置布置一条干河(中心河) ,垂直于干河均匀地布置若干支河(生产河) ,形成丰字形河网。 生产河的间距约为 200300。()井字形内河网 圩子面积较大时,纵横两方向具有两条以上干河。此时称内河网为井字形河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