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我叫张新平, 1971 年出生,是中建钢构武汉厂的一名普通电焊工,生长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村镇左北一个贫困山区,40 出头的我相貌与年龄有很大的差距,我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就是一个年轮,每一道皱纹都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一个艰辛的故事。学生时代的我勤奋好学,在 80 代末考上北京某高等学府法律系,在高等学府就读了两年后,由于双亲年迈多病,家境的贫寒的原因,更不想因上学所花费的费用,再拖累那年迈的父母,我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退学,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自己前途和未来,回到那养育我的贫困山区。退学后,我加入了打工的行列,在离家的那一刻他看到父亲那黑瘦的,长满老茧的双手和那象枯枝一样的脚,脚上套着一双老式军用鞋,那球鞋虽有些旧了,线条也有些破损,但是非常干净,看见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望着母亲的背影,我告诉自己要坚强,不哭,是因为爱您,更是因为懂您,母亲您是我一生永恒主题。为了能够早点还清家中的借款,为了能让父母生活的好一点,我背起简单的行囊出外打工,1989 年我到浙江打工做了名电焊学徒工,开始了我退学后人生第二个转折的一个起点,随着时间流逝转眼到了 1996 年 27 岁的我,早已成为一名优秀的电焊工,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打工之余我结识了一名湖北崇阳女孩,我们恋爱了,经过一年的相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随她来到湖北崇阳拜会她的长辈,却没有想到,她是一个已婚女子,家中的丈夫带着幼小孩子站在我的面前时。我那一颗火热的心一下就被丢入冰冷地窖,我揣一颗破碎的心准备返回老家山西。邻居锐明找到我说:“不要走了,在那里都是打工,这附近有一个煤矿,我看你是一个勤快人,你和我一起到煤矿做事吧。 ”锐明大哥的再三挽留,我决定留下和锐明大哥一起进矿做工。从那天起我和锐明大哥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空闲的时候,锐明大哥常说:“自己的妻子腊梅没有工作,家中还有两个幼小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煤矿工作虽然危险但收入却很高,趁年轻多挣一些等儿女上学时用,新平你也应该多攒一些钱,以后娶一个好女人,万一那一天我要有什么事的话,你一定要替我照顾我的家人。 ”我默默地点着头。煤矿的生活是枯燥、繁重的,清晨顶着星星下井,晚上披着月亮下班,虽然工作枯燥、繁重但我每天都非常快乐,锐明大哥处处帮助我,照顾我,使我感到又有家的温暖。1999 年 4 月 27 日,我已进矿两个月了,这天我跟锐明大哥下到离地面两千多米的作业面,刚走进狭窄的巷道不久,隐隐听到闷闷的响声,新下井的我并没有意识危险的来临,锐明大哥停止了脚步,转过头来对我说快跑。迟疑中的我,刚刚转过身,还没有开始跑,就感到背后被人猛推一掌,一股力量将我推出那狭窄的巷道。当我镇定下来,回头望去,锐明大哥不见了,他被巷道的塌方埋在了下面,我意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疯狂地用双手扒开那成吨的煤炭。当我再次看见锐明大哥时,他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腊梅嫂子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几次哭昏过去,似懂非懂女儿看着这一切却不知所措,她只是一个不满四岁孩子啊!送锐明大哥上山那天,我做出人生中的第三次选择,我跪在他的灵柩前承诺,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担负起这个家庭。送走锐明大哥那天起,我就走进了这个家,与腊梅嫂子一人一间房,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艰辛才刚刚开始,为了能多赚钱我四处给人打工,有时每天要打两份工,到了 2001 年的上半年,我应聘到赤壁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有所改善。转眼几年过去了,儿子、女儿都上学了,看见儿女一天天快乐的成长,这是我最大的欣慰,可女儿一天天长大,麻烦的事也越来越多,腊梅嫂子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而又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不太会做家务而且思想还比较守旧,不知道女儿大了要给女儿讲一些青春期卫生知识,她的观点是让两个孩子上完初中就到外打工。作为继父的我也不知该怎么开口,每天只能从网上查找一些青春期卫生知识,再让女儿自己去看。记得有一次我帮女儿买卫生用品,我低着头、红着脸,指了指要买的东西,然后将口袋里的钱往柜台上一放,没等找钱,抓起东西就走,等回到家时才发现,给营业员的那张尽是一百元。我工作单位在赤壁而家在崇阳,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每天要往返十几公里的路上,就是为辅导儿女功课。女儿大了,家里的住房太小,我计划着将原来的住房扩建一下,于是我就找到女儿的大伯商量,想将锐明大哥的抚恤金先借用一下,等我有钱了就马上还给他,大伯一家却到处说我用心不良,露出本来面目。听到无端的猜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我想离开这个“家” ,甚至有自杀的念头。记得那天已经很晚了,我辅导完孩子们的功课后,安排他们睡下,把家里从上到下从新打扫一遍,望着熟睡的女儿,我深情地说:“女儿,爸爸要走了。 ”睡梦中的女儿甜美地笑着,轻声叫着;“爸爸、爸爸”女儿的叫声把我从恶梦里惊醒,我自问:新平你在干什么?你就这样撇下这一对儿女吗?你到了那边,见到锐明大哥,你怎么和锐明大哥交代。生前的嘱托、灵前的承诺,新平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你没有权利这样做,你还有没完成的使命,我跑到水库边大哭一场。回想起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由于车间要进行技术改革,每天加班很晚才能回家,那天,天气非常寒冷,我踏着月光走在下班的路上,远远看见女儿站在路边,我跑过去责备女儿。女儿伸出一双冻得红红的小手,抚摸着我的脸说:“爸爸,你辛苦了”我紧紧抱住女儿,任泪水在脸颊上流淌。我就这样在他人不理解和异样的目光中艰难的生活着;转眼到了 2008 年,我在这个“家”已经生活了近 10 年了,公休时我也经常上网和网友聊聊天,在网上我结识了一名网友她叫小敏,家住宜昌比我年长一岁,我们很快成了网上的好友,她说她跟丈夫分开 8 年多了,自己独自把女儿抚养大,女儿现已在大学读书。说到她的艰辛我仿佛与她有着同样的经历。曾经有人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就这样有着同样艰辛的两人相识了,从每天的网上聊天到每天电话交流,我们两个从未谋面的中年人,隔着万水千山开始了一段苦恋之情。恋爱中的人是疯狂的,我们这对中年恋人也一样,小敏早中晚每天三个电话,有一次我们通话时间长达 6 小时。2010 年初春我生病了,病的还很重,需要做手术,当小敏知道我还差手术费,很快就汇了 4 千元,还说来医院看看我,这已是小敏第三次提出要见我了。她总是那样体贴温柔的说:“我就到医院偷偷看一眼,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我说:“我俩要见面那一定是光明正大,而非是偷偷摸摸。 ”在 2011 年我和小敏要见面了,她从宜昌来到崇阳,我到车站接她时,反复我们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从熙熙壤壤的人群中我一眼就找出了她。我带着小敏到单位见过我的同事,带回家中见过我的儿女,小敏说话办事都是那样大方得体,深得家中儿女和同事的好评。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同年的 5 月我来到宜昌小敏家,拜见了家中所有的亲人,小敏还让我管她的父亲叫爸爸。我和小敏的婚事得到长辈的认可,这一切仿佛是我幸福生活的起点。 我和小敏的关系发展的很快,谈到结婚时,小敏提出结婚后跟她到宜昌生活,崇阳那个“家”希望我不要再管。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在爱情于亲情之间,爱情站了上风;但我也不能忘记我曾经许下的诺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两个孩子,并当着腊梅嫂子家人做下保证,女儿跟我到宜昌生活,儿子跟腊梅嫂子,结婚后我每月支付两千、少时不低于一千给腊梅和儿子的生活费,此外再一次性支付腊梅嫂子五万元钱。五万元现金,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能和我心爱的小敏生活在一起,我做了人生中不应该做的第四选择。我私自截留一批废材料款,东窗事发,我被刑事拘留 10 个月。在我拘留期间,小敏没有抛弃我,她为我交了罚金,给我送生活费和一些生活用品,感到内疚我,违心地告诉小敏,让她放弃我们一段恋情,但小敏始终都在鼓励我,帮助我,让我安心改造,出来后就接我一起回家。拘留期间,只有学校的老师带着儿子和女儿来看过我,而腊梅及腊梅家人却不闻不问。在 2011 年的春节小敏又给我寄来 500 元生活费,在同年的 4 月走出了看守所的大门,我谢绝所有前来接我的朋友,因为我只想和小敏在一起,第一眼看见人应该是她我的爱人。我梦想着和小敏重逢的场景,幻想着和她幸福生活日子。可是,当我跨出看守所的大门时,却没有看见小敏的身影,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连给她打了 N 个电话,她始终关机。电话终于打通了,还没等我热情的问候,小敏却冷冷地说:“我们之间完了。 ”霎时间我感到一片空白,我毫无目标地徘徊,回想和小敏从相识到相恋,那一幕幕在眼前闪过,仿佛一切就像是昨天发生的故事。我又回到那个“家”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起点,从此,我和小敏就断了一切联系,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没有忘记她,她毕竟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爱情离我远去,亲情还在身边,这一段无法忘记的亲爱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里。2011 年的 8 月我被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武汉厂招聘上岗,做了一名电焊工,上班不多久就接到小敏打来的电话,从她那只言片语中,我感觉到她是无法接受我那一对儿女。人们常说:爱屋及屋,女儿、儿子早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是我的希望,而我是两个孩子的支柱,腊梅嫂子早在一年前就嫁人了,我在这个家中是孩子们唯一的亲人。27 岁走进这个“家”至今已有十四年了,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到两鬓斑白的中年男子,和一个不是自己妻子的女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养育了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一对儿女,这就是我许下的诺言,承诺不是随随便便许下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坚守来“浇灌”的! 十四年风吹雨打、十四年霜欺雪压、十四年雷轰电击、十四年草枯叶黄,张新平因为一句承诺在人生最美好的日子里以辛苦代替幸福;两个孩子因为你才有那五彩斑斓的童年;但他并无怨言,只因他看到了女儿、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你的精神寄托!坚守承诺的故事不仅打动过我,我相信它也深深打动了大家。在我们为坚守承诺落泪时,也要学会自己去打动他人。因此,在心灵的沃土上播下一颗叫做“承诺”的种子,我们会发现它在慢慢地生根发芽车间张立英2012.5.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