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胃部因病毒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体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推出体外,该生理过程属于 _反射.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_组成. 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组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 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 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条件反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获得 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存在,所有的条件反射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正常情况下,突触前膜兴奋时,其中的 Ca2+通道开放, 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增加.神经递质合成后贮存于_中,由此推测 Ca2+进入突触小体后的作用是_ 突触前膜兴奋时,其中的 Ca2+通道开放, 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说明 Ca2+进入突触小体的方式是 协助扩散.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这说明 Ca2+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 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 .临床上可以切除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 制 T 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B 细胞的分化减弱,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 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可以切 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胸腺是 T 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该器官能抑制 T 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 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但这也会使细胞免疫丧失和体液免疫受影响,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 容易被感染. 激素也能影响种子的萌发,为提高该种子的发芽率,除去种皮外,还可通过水洗种子,以减少_对种子 萌发的抑制,也可用 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内淀粉的水解,促进种子的萌发. 激素也能影响种子的萌发,为提高该种子的发芽率,除去种皮外,还可通过水洗种子,以减少脱落酸(ABA) 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也可用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内淀粉的水解,促进种子的萌发. 有人认为种皮中的某种水溶性化学物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验证该假设的实验设计思路如下:在适宜条件 下,分别用该种子种皮浸出液种子种皮浸出液和清水处理离体胚离体胚(去种皮胚去种皮胚),检测离体胚的发芽率离体胚的发芽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2016太原一模】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膜包裹的原因是避免神经递质被酶分解避免神经递质被酶分解 【2016山东临沂二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冋答: (1)刚刚进食后,引起人体胰岛素分泌加快的信号分子是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人体内进行一系列调节,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性增强,其末梢内 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分解,同时 分泌减少,引起血糖浓 度升高,以满足运动需要. (3)孕妇缺碘时,造成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胎儿的发育也受到影响,尤其是 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4)人体接种子甲型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主要原因是 解:(1)机体中血糖维持相对恒定,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胰岛 A、B 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刚刚进 食后,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会引 起下丘脑兴奋,通过神经调节,以神经递质形式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当血糖含量过高,胰高血 糖素也会刺激胰岛素含量升高.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主要是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促 进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方式.(2)剧烈运动状 态下,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 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 足运动时能量需要.(3)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甲状腺激素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 (4)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迅速将侵入的病毒清除,因此,人体接种子甲型 H1N1 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 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 【答案】(1)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 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2)突触小泡 胰岛素(3)神经系统 (4)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迅速将侵入的病毒清除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枝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D. 用赤霉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 解:A、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A 错误;B、用脱落酸 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 错误;C、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C 正确;D、用秋水仙素似物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D 错误.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2016深圳一模】油菜素甾醇对维持顶端优势、促进种子萌发及果实发育有重要作用。据此推测最合 理的是( ) 。 A: 油菜素甾醇的生理作用不具有两重性 B: 顶芽对油菜素甾醇的敏感性高于侧芽 C: 油菜素甾醇能抑制淀粉水解酶的合成 D: 油菜素甾醇有利于有机物向果实运输 D 项,由题干可知,油菜素甾醇能够促进果实发育,所以有利于有机物向果实运输,促进果实发育, 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由题干可知,油菜素甾醇能够维持植物的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 、促进 种子萌发(促进作用) ,所以它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适宜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故 A 项不符合题意。B 项,顶芽侧芽对油菜素甾醇的敏感度一样,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油菜 素甾醇向下运输,导致侧芽油菜素甾醇浓度高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故 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油菜 素甾醇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种子萌发需要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为其提供能量,所以需要淀粉水解 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所以油菜素甾醇应能促进淀粉水解酶的合成,故 C 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 本题正确答案为 D。易错项分析:本题的易错项为 B 项。油菜素甾醇的有与生长素类似的功能,由题 干信息不能判断出顶芽和侧芽对油菜素甾醇的敏感性。 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激素对月季生根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中信息表明激素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 甲、乙激素在促进月季生根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若研究 5molL-1的甲、乙激素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置 3 组实验 解:A、通过对图示的分析可以知道,以图中浓度为 0 的组别作参照,使用一定浓度的甲,月季插条生根数 分别增加,说明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是促进生根,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没有体现抑制 生根的作用,A 错误;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植物激素的种类,B 错误;C、通过对图示的 分析可以知道,以图中浓度为 0 的组别作参照,使用一定浓度的甲和乙,月季插条生根数分别增加和减少, 说明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促进生根和抑制生根,C 正确;D、若想进一步探究激素类 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置在基本培养液中,只添加甲、只添加乙、甲和乙混 合添加,甲、乙都不加的基本培养液作空白对照组,故应设计 4 组材料进行实验,D 错误.所以 C 选项是正 确的.【2016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xtt3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0.5m/s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5m/s2 C: 质点在 1s 末速度为 1.5m/s D: 质点在第 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0.75m/sA、B 项,由图可得,即,根据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对比可得,故 A、B 项错误。C 项,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末的速度,故 C 项正确。D 项,质点在第内的平均速度,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2016东北三省四市模拟】某山地自行车有六个飞轮和三个链轮,链轮和飞轮的齿数如下表所示,前 后轮半径为,某人脚踩踏板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则人骑自行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问题求解: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链轮和飞轮的线速度是相等的,由公式,链轮与飞轮齿数比越 大,则飞轮角速度越大,又飞轮与后轮角速度相同,所以后轮线速度最大。链轮与飞轮角速度比为,脚踩脚踏板的角速度为,则飞轮的角速度,自行车前后轮半径为,所以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后轮转动的速度。故 B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质量 A 为 M,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B 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对物块 施以水平向右的拉力 F,物块 B 仍能沿斜面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 B 仍将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块 B 将沿斜面加速下滑 C.地面对斜面 A 有向左的摩擦力 D.地面对斜面 A 的支持力等于(M+m)g 解:A、B、对物体 B 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如图4根据平衡条件,有其中计算得出,当加上推力后,将推力按照作用效果正交分解,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因为拉力 F 的作用,支持力减小,故滑动摩擦力减小,故物体做GxFxfma加速运动,故 A 错误,B 正确; C、D、无拉力时,对斜面受力分析,受到重力 Mg,压力、滑块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其中压力和摩擦 力的合力竖直向下,如图当有拉力后,压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但其合力依然向下,故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减小,地面与斜面体间无 摩擦力,故 C 错误,D 错误;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轻绳 悬挂于 O 点,另一轻绳跨过滑轮,一端连OO 着斜面上的物体 A,另一端悬挂物体 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 左推动斜面,直到轻绳平行于斜面,这个过程中物块 A 与斜面始终保持相 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B.物块 A 对斜面的压力一定增大C. 轻绳的拉力一定减小 D. 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减小OOOO 解:A、物块 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运动趋势不确定,所以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化 情况不能确定,故 A 错误; B、拉物块 A 的绳子拉力在垂直斜面方向向上分力减小为 0,所以物块 A 对斜面的压力 一定减小,故 B 错误; C、D、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且连接 A、B 的绳子拉力大小始终等于 B 的重力大 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知道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变小,合力变大且合力始终在 两个分力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如右图).又因为连接 B 的绳子方向始终在竖直方向上, 所以两绳子拉力之和增大且合力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故 C 错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