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进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其疏导后进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方案一、课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一、课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必要性1、课题背景、课题背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三令五申提出学校模式要把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但从实际情况看,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现象仍十分严重,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商品意识、市场意识严重地冲击着社会,致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严重失调,配合不谐。而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在近几年来,青年教师比例不断上升,在教育教学上,由于观念、经验、方法上的问题,要做到两个“全面” (即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一项十分艰苦而长期的任务,鉴于上述原因,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2、必要性、必要性本校毕业成绩逐年提高,但存在严重的两级分化问题,优良率高,而及格率整体而言偏低 。也就是说,后进生现象较严重。为此,我们确定了这个课题,旨在探索其原因,通过多元集约,全面地帮助后进学生,力求缩小两极分化,取得全面发展。 二、课题依据二、课题依据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根据心理学提供的依据,一方面人的智力发展虽然存在着差异并呈正态分布,但其智力水平与学业成就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只要提供适合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另一方面,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与智力因素较好学生相同甚至更好的成就。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的素质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为人生作准备” ,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说过:“重要的是要通过学校教育奠定做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人的基础” 。这就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性质。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生存必备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全、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技能。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智慧、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一素质单靠 “灌输”难以奏效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目前各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各人潜能开发的程度不一样,而且绝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5、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根本的态度。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但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三、课题的界定三、课题的界定1、后进生、后进生:少数学习不自觉、行为习惯较差,有违反校纪校规行为,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2、多元集约。、多元集约。(1)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渠道。(2) 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养成教育等方法。3 恐惧心理恐惧心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一种企图摆脱危害与困境的逃避情绪。四、研究目标四、研究目标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对后进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构建多元集约的转化后进生模式。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1)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通过心理调查、心理疏导,纠正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与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五、研究方法五、研究方法调查、测试、实践。六、过程步骤六、过程步骤(一)调查分析(一)调查分析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后进学生的成因环 心 遗 其境 理 传 它影 因 因 因响 素 素 素社 家 学 性 理会 庭 校 格 想影 因 教 特 信响 素 育 征 念注注:其它因素指小儿时期患过某种疾病而导致智力障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