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2018 年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型示例年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型示例【能力要求示例题】 【例例 1】(新增)(2016 年全国 IT13)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 物,n 是元素 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 的水溶液具有漂 白性,0.01 molL1r 溶液的 pH 为 2,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 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 WXY C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例例 2】(新增)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图中 “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叁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 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A卤代羧酸 B酯 C 氨基酸 D醇钠 【例例 3】(2015 年全国 IT13)浓度均为 0.10 molL1、体积均 为 V0的 MOH 和 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V/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 的碱性强于 ROH 的碱性 B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 a 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相等 D当 lgV/V0=2 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 则 c(M+)/c(R+)增大 【例例 4】(94 年 35 题)(新增)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 CH2CH2OH)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可看成是由 ()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中的 2位碳原子和 2位氢原子相连而 得()是一种 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 必写出反应条件) 【例例 5】(2013 年全国 IT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 Ag2S 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 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 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 2Al + 3Ag2S = 6Ag + A12S3第 2 页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 Ag2S 转化为白色 AgCl 【例例 6】(新增)(2016 年甲卷 26 题)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 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2O2(g)+N2(g)=N2O4(l) H1 N2(g)+2H2(g)=N2H4(l) H2O2(g)+2H2(g)=2H2O(g) H3 2 N2H4(l) + N2O4(l)= 3N2(g)+ 4H2O(g) H4=-1048.9kJ/mol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_,联氨 和 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 (2)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 AgBr 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 象是_。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 1kg 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 O2_kg;与使用 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 O2相比, 联氨的优点是_。 【例例 7】(2013 年全国 IT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 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例例 8】(2008 年广东高考题T21)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 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 溶液,滴加 KSCN 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 的结 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由 。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 H2SO4、3 H2O2、6 mol/L HNO3、0.01 mol/L KMnO4、NaOH 稀溶液、0.1 mol/L KI、20 KSCN、蒸馏水。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 1: ;假设 2: ;假设 3: 。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实验过程:根据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 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 1:步骤 2:步骤 3: 题型示例题型示例第 3 页例例 1(新增)(2014 年新课标理综题T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 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 CaCl2 与空气中的 CO2反 应生成 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不 能与 NH4Cl 混合使用K2CO3与 NH4Cl 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 肥效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 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例例 2(新增)(2016 年新课标理综题T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有 3 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9C H Cl例例 3 (2016 年新课标理综题T12)(新增)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 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固体全部溶解;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例例 4 (2013 年全国大纲卷T12)右图表示溶液中 c(H)和 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c(OH)Kw B.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 c(H)c(OH-) C.图中 T1T2D.XZ 线上任意点均有 pH7 例例 5(新增)(2010 年新课标理综题T10)右 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 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 TiO2纳米 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 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2/S TiO2/S(激发态) TiO2/STiO2/S+e I32e3I 2TiO2/S+3I2TiO2/S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I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 I-和 I3-的浓度不会减少第 4 页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例例 6(新增)(2016 年新课标理综题T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AN正确的是( ) A14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gA2NB1与 4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mol2Nmol2H3NHA2NC1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molFeA2N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24L4CClA0.4N例例 7(新增)(2016 年新课标 III 理综题T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 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 Y 同族,Z 与 X 形成的离 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Z 例例 8(新增)(2015 年新课标理综题T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 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 例例 9(2012 年海南高考化学卷T17)实验室制备 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浓浓H2SO4 1 17 70 0CH2=CH2+H2O CH2=CH2+Br2 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 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 足量的乙醇制备 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 cm-30.792.20.71沸点78.513234.6熔点一l309-1l6第 5 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 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 C 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 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 “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 (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例例 10(新增)(2015 年全国理综 I 卷T26)草酸(乙二酸 H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 中,其 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 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 解。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 C 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装置 B 的主 要作用是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 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 的装置 A、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第 6 页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B、_。装 置 H 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 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 CO 的现象是 _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