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作者:周雪玲,金子,何晓兰,吴彩霞 【摘要】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 7年1月60例肠造口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造 口袋,加强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熟悉造口灌洗技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获得 提高,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加 强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肠造口;家庭护理;干预Hom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lostomy Patient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ome nursing methods of the stoma patients. Methods Between Jan.2000 and Jan.2007,sixty stoma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home nursing,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ostomy bag ,the skin nursing surrounding the stoma,the skill of stoma cleaning and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and also psychological guidance.Results The ability of selfnursing of the stoma patients were improved, the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habilitation were achieve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hom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oma patients.Key word:Colostomy;Home nursing;Intervention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术在肠肿瘤、肛肠先天性畸形、炎症外伤或战伤中 具有无可替代的治疗作用。肠造口不仅改变患者的体形,对自尊也是一种 不良的影响,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压力,难以愈合 的伤口和长期使用肠造口袋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患 者普遍存在知识缺乏,关于肠造口的特定知识如造口后的合理饮食、日常 生活、造口自我护理等是最薄弱的环节,而这些特定知识对患者的康复、 生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如何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恢复社会职能 是护理工作的新目标1。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我科对60例肠造口 患者实施院外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预防 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重返社会,进行正常工作和学习,现报 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1岁87岁,平均年龄(56.8 3.5)岁;其中乙状结肠造口32例,降结肠造口10例,横结肠造口7例, 回肠造口11例。原发病分别为直肠癌(包括复发性直肠癌)43例,直肠 肛管损伤7例,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5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4例,重度炎 性肠病1例。就并发症而言,造口周围炎12例(20%),造口狭窄5例(8 .3%),造口脱垂3例(5%),造口旁疝2例(3.3%),造口黏膜缺血及 结肠坏死1例(1.7%),造口黏膜皮肤分离1例(1.7%),上述并发症 均得到手术及非手术方法解决。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 心理指导2.1 患者的心理指导 肠造口由于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移置到腹部,且不能 随意控制,这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容易造 成患者自尊低下和社交障碍,因而影响自身护理能力。针对患者的心理问 题,首先须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计划,采用个体化指导方式:对于文化层次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倾听 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惧和忧虑,护士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讲解,直至患者理解 掌握;对于文化层次高,年纪轻,接受能力强的患者,提供通俗易懂的造 口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宣传资料给患者阅读,加以讲解;对于性格开 朗、善于交际的患者,介绍术后效果好的同病种患者认识,通过言传身教 ,使造口患者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减轻家人的身体和精神负担 ,也提高了自己与人交往的信心。2.2 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 由于肠造口患者排便功能的改变,患者须长期携带造口袋,给患者和家人 在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加之多次住院治疗,心理负担、经济负担均较 重,对生活缺乏信心,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肠造 口的护理知识及并发症的预防,正确对待现实状况,强调肠造口患者如果 自我护理和家人照顾得当,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鼓励患 者和家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3 肠造口的护理3.1 训练排便规律 造口是一种残障,肠造口患者术后要回归社会,而排便途径的改变严重影 响其自尊和心理,而且排便不规律常会引起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破溃等并 发症,所以术后能否尽快养成规律排便将直接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调查 研究发现,肠造口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担心造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而能 否规律排便又是影响其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因此须指导患者腹壁肌的收 缩训练,对控制粪便自然逸出有较大的帮助,再加上规律的饮食和适当的 运动等,告诉患者经过各种训练完全可控制粪便的排泄,增强患者的信心 。3.2 选用合适的造口袋 造口袋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来决定,有的造口袋为开放性的,可 反复使用,降低了患者的经济成本,有的患者皮肤对橡胶过敏,可选择有 腰带的,对于要求高的患者还有迷你型造口袋可选择,尽量选用透明的造 口袋,便于观察大便的形状,同时与造口袋相配套的产品有皮肤保护粉、 皮肤防漏膏、除黏剂等以保护皮肤,提高产品与皮肤的相容性,对不同层 次的人推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与心理 负担。3.3 肠造口清洁及肠造口周围皮肤管理的指导 用温生理盐水对造口进行定期灌洗,训练排便次数,保持造口周围清洁干 燥,同时应用皮肤保护软膏如氧化锌等保护局部皮肤,局部外涂红霉素等 抗生素软膏抗感染;若伴有腹泻,可口服易蒙停等药物抑制肠蠕动,减少 排便次数,使炎症尽快吸收。发生造口周围糜烂则可将粉状护肤剂涂在糜 烂面上,再在糜烂面上涂皮肤保护剂。3.4 常见肠造口并发症的防护3.4.1 粪性皮炎 结肠造口术后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可用清水冲洗后再用柔软的卫生纸吸 干);排便后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忌用乙醇及粘力强的胶布。3.4.2 造口狭窄 轻度狭窄,可用手指扩张造口,指导患者扩肛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动作须轻柔,不可再损伤造口,如扩肛失败则改手术治疗。3.4.3 肠造口旁疝 保持正常排便,减轻腹压,控制体重,避免提重物。轻者可使用腹带加强 支持,严重者需外科手术治疗。3.4.4 性功能障碍研究发现 40%肠造口患者术后出现性功能障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对生活 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自我形象的改变,会 增加患者性生活的困惑和心理负担3。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适应自我形象的改变,做好配偶及家人的工作 ,做好人工肛门的护理,性知识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康复,增强其回归 社会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4 日常生活指导避免穿紧身裤,以免摩擦造口;体力恢复后可继续原来的工作,避免举重 、剧烈运动及粗暴的接触性运动;肠造口术后个月可适当行房事;外出 活动随身携带造口用具,便于随时更换。5 饮食指导肠造口患者的营养热量 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和补充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患者由于不习 惯肠造口后排便方式的改变而不敢进食或盲目忌口,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营 养对康复的重要性,使他们了解肠造口只是改变了粪便的排出口,对消化 功能并无影响,指导患者有规律进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食物要易消化 、富含营养、低纤维素,避免辛辣刺激性及产气的食物。6 相关社会支持专家指出,造口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困惑与问题, 仅靠医护人员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除医护人员之外更多人的关心和 帮助2,而造口访问指一个曾有造口经历的患者,通过患者之间相互 帮助、情感支持、心理交流等方式,帮助新近接受造口的患者尽快在生理 、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恢复健康,使他们重建自信,努力克服造口康复中 的一些困难,尽快适应造口生活。指导患者定期造口门诊复查,使造口患者遇到问题可得到及时解决。由国际造口协会倡议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每3年的10月第1个星期 六为“世界造口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唤起全社会关注造口患者和 造口康复治疗,使造口患者获得自尊自信,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总之,护理工作者应及时发现患者的学习愿望与知识掌握情况,当患者有 能力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但需要指导时,护理人员应使用支持教育系统来 满足患者的需要。专业护理人员通过实施的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 肠造口具体操作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加快了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的康 复,使他们在心理上健康并且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参考文献】1周玉洁,路潜,庞冬,等.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J.护理学杂志,2003,18(7):488490.2叶新梅.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自尊和社会支持评估分析J.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3034.3陈锦.肠造口患者恢复期并发症的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10):24.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和我联系, 我将立刻做出处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