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余杭余杭经济经济开开发发区(高新区(高新产业产业园区)园区)总总体体规规划修划修编编 概概 要要规规划背景划背景(一)、根据“工业强区”战略和开发区三年振兴计划的实施,要求余杭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经济的新航母、主力军,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余杭经济的增长极。(二)、开发区自身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的要求。开发区作为余杭乃至杭州的一个重要产业功能区,承担了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作用;随着区委区政府提出“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后,开发区面临了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三)、规划区域的调整。增加了原兴旺工业城及超山南麓用地,扩大了规划总面积。(四)、更好的与区域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衔接。(五)、地铁、运河二通道等大项目建设的带动。这些因素都要求开发区对原有的功能定位、产业重点、空间布局做出较大的调整,迫切需要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规规划目划目标标与定位与定位(一)、发展目标1、总目标发展成为余杭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创新的阵地、现代工业的高地、宜居城市的新区,从而提高临平副城的首位度,打造余杭经济的增长极,真正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开发区。 2、分目标1)功能定位是临平副城重要的工业产业集聚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2)产业发展形成以现代化加工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3)形象目标结合开发区周边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挖潜环境特色,整合生态资源,形成大气、现代、生态的花园式开发区形象,积极打造“绿色园区,活力新区”。(二)、发展定位1、是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2、是推进余杭经济发展的增长极。3、是推进余杭经济体制与机制创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和谐发展的示范区。空空间间布局布局规规划划(一)、功能构建本次规划将整个开发区分成三大功能区:工业产业区、高尚居住区和公共服务中心。其中以工业产业区为主体,高尚居住区为先导,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工业产业区:位于开发区北部,主要体现先进的制造业功能。高尚居住区:位于临平大道以南,主要以居住为主,以及部分的房地产,配套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中心: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位于荷禹路两侧,从为生产服务和为生活服务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突出为生产服务的功能。(二)、空间形态与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三轴、七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公共服务中心;三轴荷禹路城市发展轴以及宁桥大道和临平大道景观生态轴;七片七个功能区块,即高新产业区、新型装备制造业区、传统产业提升区、临港物流工业区、配套居住区、商贸区和城市更新区。综综合交通合交通规规划划(一)、对外交通1、公路规划320 国道:主方向向东指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向南指向杭州主城,规划采用快速路的形式。09 省道:主方向指向德清,通过 09 省道联动北面德清,规划采用快速路形式。2、公路客运站规划在荷禹路、320 国道交叉口的西北角新规划临平汽车北站。3、水运 航道:京杭运河二通道远景规划为三级标准,近期实施建设标准四级航道,通航 500 吨级船泊。 港口:在规划区内规划余杭临平港作业区,形成仓储物流为主、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内河港口。4、物流枢纽结合运河码头设置仓储物流中心,布局侧重于工业物流;结合临平商贸基地,在 09 省道以东、320 国道设置商贸区,布局侧重于商贸物流。(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区路网构成“五纵五横”的城市主干路系统,五纵:09 省道、星河路、荷禹路、东湖北路、新丝路;五横:大运河路、运溪路、兴元路、宁桥大道、临平大道。其中 320 国道和 09 省道为“一横一纵”的快速路系统。绿绿地景地景观观系系统规统规划划(一)、绿地系统规划1、组团式生态开发区规划通过宁桥大道与临平大道景观生态廊道将开发区西面丁山湖超山风景带引入区内,同时结合生态、道路绿地,将开发区分隔成 9 大生态组团,形成组团式生态开发区。2、自然式生态开发区规划区内水系众多,规划沿河道两侧布设了一定宽度的绿地,使绿带与水系融会贯通;同时在公共服务中心及居住片区内设置多个公园绿地,内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开敞空间系统,在提高区内环境的同时保留了大自然的完整,构成自然式生态开发区。(二)、河道规划开发区用地内现状河流水系众多,规划以打造“绿色生态开发区”为目标,紧扣“绿”、 “水”两大主题,力求达到“强化水轴、活力园区、分段造景、美化堤岸、提升形象”。工程工程设设施施规规划划(一)、给排水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规划目标近期 2012 年供水普及率达到 95,远期 2020 年供水普及率达到 100。规划用水量为 21.8 万 m3/d。2、排水工程规划:开发区内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平均日污水量为 11.8 万 m3/d。(二)、河道工程规划开发区内河网总体布局以外部行洪河道四纵一横组成河道排洪总网格,分成 5 个大区块,向运河排水的总格局。(三)、电气工程规划1、电力工程规划:本规划区采用平均负荷密度进行负荷预测,本区远期的用电负荷将达到 67.18 万 kW。2、通信工程规划:本规划考虑 85%的实装率,预测规划电话交换总容量为约 21.8 万门。3、数字电视工程规划:本区域数字电视终端量为 145419 个。所有数字电视管线均埋地敷设,不设架空线。(四)、燃气工程规划本区块年总用气量预测:3029 万 Nm3/a。(五)、热力工程规划保留海联厂,结合热力专向规划,在荷禹路以西,运溪路以北新规划一座热电厂。近期建近期建设规设规划划(一)、规划期限与规模近期规划期限为 2007-2012 年,近期重点建设区域总用地面积为 13.25km2。(二)、近期建设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三位一体”的工业发展步伐,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交通便捷、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工业新区。(三)、近期用地发展方向与重点建设区域近期用地发展方向主要在现状建成区域的基础上向西侧开发区新区拓展。近期建设重点区域主要位于开发区中部、老区以北、运河镇中部三个区块。其中开发区中部区块,位于宁桥大道以南、星光街以北、09 省道以东、星河路及禾丰港以西地块,用地面积为 9.07km2。老区以北区块,位于东洲路以南、临平大道以北、东湖路以东、新纺路以西地块,用地面积为 2.98km2。运河镇中部区块,位于 320 国道-顺达路以南、康元街以北、华宁路以东、东湖路以西地块,用地面积为1.20km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