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政策措施落实自查报告第 2 页.三、完善养老、健康服务业市场准入、财税价、投融资、土地规划、人才政 策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为了发展社会发展服务业,我市出台了中共什邡市委办公公室 什邡市人民 政府办公室关于什邡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什委办 201315 号)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会同市社创办引进公益性社 会服务工作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让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老年人日 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以社会爱心人士成立的什邡爱心服务中心为主体实 施白果社区养老服务站和京什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已为各类老人提供日间 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共 4157 人次,减轻了政府对养老事业人力、财力的投入, 培育壮大了社会组织,提升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我市高度重视养老设施的建设,在土地规划方面,按照人均 0.1 平方米人均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标准,总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模为 4.3 万平方米。目前, 全市 15 所农村敬老院,总用地规模为 13.7 万平方米,远远高于国家规划标准; 目前正在陆续建立部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不同使用性质分别采取划拔、出 让方式供地。涉及农村公益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按集体建设用地供地程序供地。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097 号)文件精神,我市对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 护理、健身等多方面服务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敬老院、养老院等非企业纳税 人按照税收政策规定进行税务登记、非营业利组织资格认定,落实所得税税收 优惠,目前,尚无属税务部门登记管理的该类机构。 四、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床位不足。目前全市有公办养老机构 16 所(市社会福利救助 中心和 15 所农村敬老院) ,共有床位 2282 张,其中约 70%的床位用于供养农村 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能够用于社会化养老的床位只有 830 张。以我 市人口老龄化每年 1%的增长速度,到 2017 年,全市 60 岁以上老人将达 91600人,按“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 33 张”的标准计算,到 2017 年,我市需养老 床位 3022 张,尚需增加 2192 张。 (二)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低。全市现有城乡社区 47 个,加上今 年底以前新建的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13 个,共有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15 个,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为 32%。全市现有行政村 124 个,共建农村幸福院 11 个,目前尚未投入使用。我市现有城乡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与“到 2017 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 90%以上的城市社区,75%以上的乡镇和 50%以上的 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三)社会参与的热情不高。通过对德阳范围内养老机构入住率调查,普遍 入住率不高,我市养老机构入住率相对较高,也只有 70%。 (四)居家养老未形成体系。居家养老需要社区、社工、志愿者上门入户提 供养老服务。而我市社区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也未建立社区社工组织。目前 的社会自发的家政服务,如:保姆、钟点工、清洁工等,可视为原始的养老服 务,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从业人员也未经过专业培训,所提 供的服务缺泛专业性、规范性和系统性,难以满足居家养老的要求。 (五)扶持优惠政策落实难。为了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央、省、 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扶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方面 的建设。在政策具体落实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有关职能部门的扶持优惠政策不 够明确,与当地客观情况脱节,加上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衔接,政策落实 困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挫伤了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 阻碍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比如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问题, 四 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48 号)明 确规定“各地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 度用地计划,根据新建养老床位的工作目标和年度任务,按照养老床位建设标 准和建设规模确定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指标,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保障养 老机构建设用地,切实保障养老床位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所需用地” 。在实际情况 中,社会投资者由于找不到(或买不到)合适的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对投资建 设养老机构只能望而却步。 另外,向上级申报、争取项目难度很大,比如, 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社会 服务示范项目 ,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申报准备工作,但申报后至今没有得到上级 的批示。 (六)城乡困难群众参与社会化养老难。目前,部分农村老人和城镇低收入家庭老人养老困难的情况非常普遍。许多农村老人七、八十岁了还要下田种地, 几乎是劳动到生病老死。除了政府负责保障的弱势殊群体,还有部分处在低收 入边缘的群众也因经济拮据得不到应有的养老照顾,所谓没钱的人花不起钱, 心疼钱,无法心疼身体。 (七)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任务难度较大。由于相 关政策和制度不够完善,基层从事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人才缺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因此完成任务难度大。 三、应对措施 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必须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根据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48 号) 精神,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建管并重、规范 管理的原则,以满足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快推进养 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 适应,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具体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机制,为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制定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省、市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目标和职 责分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重点要帮 助民办养老机构落实土地、税费以及用水、用电、用气等优惠扶持政策,落实 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 2.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要成立市、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组织 协调,检查指导、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等工作。特别是财政、住建、国土、卫 生、税务、消防、广电、电信和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和协调, 按职履责,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3.落实扶持政策。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48 号)规定,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安 排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在土地供应方面“各地要将各类养老服 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根据新建养老床 位的工作目标和年度任务,按照养老床位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确定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指标,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切实保障养 老床位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所需用地” 。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要“落实现行支持养 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 执行” 。在补贴支持政策方面“各地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经 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根据养老服务的实际需要,推进民办 公助,选择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 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平台 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一定的运营补贴” 。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方面“高等院 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养老 服务专业的学生免收学费,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把养老服务技能培 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范围,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 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按规定 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落实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支持社 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加快省级养老实训示范基地建设。养老机构应当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依 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 利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 ”在鼓励公益慈善组织支持养老服务方 面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和养老用品开发,培育发展为老服务公 益慈善组织和志愿组织,建立为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 。 (二)创新思路,坚持养老服务体系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1.坚持筹资渠道多途径。市、镇政府要主动承担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的主体 责任,逐步加大投入,确保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的基本建设、机构运转、人员 经费和机构内集中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公共预算安排。 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奖励资金,特别是要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 养老机构的培育扶持。 2.坚持运行管理多元化。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 的原则,积极摸索养老服务领域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分类管 理办法,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重点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 理、合资合作、购买服务等运营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养老服务, 有序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促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3.坚持服务项目多样化。一是在服务项目上要由单纯的生活照料向医疗康复、 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综合型服务发展。二是在服务内容上要由协议型(托养 方和养老机构签订的托养协议)服务向人文关爱型转变,如针对老人年龄、文 化、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的个性化特点,提供节日、生日纪念,聊天、读书读 报,康复、保健指导,兴趣小组、亲属访谈、聚餐等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人健康快乐地生活。三是在服务队伍上由单一的机构工作人员服 务向社工、义工、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甚至是托养人员互助服务发展,努力形 成助人自助的良好局面。 (三)抓好队伍,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 养老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养老服务的质量,关系着老年人的切身 利益。相关职能部门要立足解决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化 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为养老服务业务发展提供有 力的人才支持。 1.建立培训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职业技 能培训,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逐步建立 一支有较好职业道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队伍。 2.建立引进机制。采取人才引进的办法,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社会化养 老专业化人才,发挥其骨干带动作用,促进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发展。3.建立保障机制。建立由市、镇财政保障的,针对公办社会养老服务场所工 作人员的基本保障制度或补贴制度,保证在公办养老服务场所专业从事养老服 务人员有合理的收入和基本社会保险,确保公益性社会养老服务队伍的稳定。 (四)强化宣传,为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加强社会化养老文化宣传,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通过宣传让广大人民群 众知晓社会化养老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带给人们的福利,是人 类社会进步的体现。社会化养老服务是让老人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心理上得到 安慰、精神上获得快乐的全新的社会服务,是老年人一种更好的养老方式。社 会化养老不但让老人晚年更加幸福,也能让儿女们得到解放,让他们有更多的 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个人成长进步,有利于家庭和谐稳定。 2.加强扶持政策宣传,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宣传让社会各界都了解国家和省、市对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 的扶持、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公益机构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社会化养 老机构建设。 3.加强公益文化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支持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通过养老 事业公益性宣传让全社会都懂得:人都是要老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涉及每 个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