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同性恋徐文炜徐文炜同性恋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在历史上,同性恋虽然曾被否 定和禁止,但在很多时候也是被认可的。例如在中国奴隶社会,同性恋现象公 开流行,并同许多人在异性恋活动中的放纵行为交织存在。到了封建社会,从 秦到汉,同性恋一直未受到谴责和批评。自三国到南北朝,人们对同性恋的现 象在道德方面亦未予以明显的歧视。隋唐至明清,社会主流性道德对同性恋现 象也相当宽容。那么,什么是同性恋呢?各家学者曾分别从性心理、性行为乃 至医学、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定义,但至今没有得到一个被完全公认的说 法。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同性恋属于性变态,是对某一同性产生爱的思想和感 情,不论有无明显的性行为。而另一种看法强调:“同性恋属于性变态 ,是 指同性恋个体之间肉体亲昵行为。 ” 性医学则明确强调:“同性恋是指有 明显的同性性行为和同性爱慕。 ”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定义更为简洁, 他认为,凡是专爱同性者即为同性恋。较为严格的定义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 相同性别的人作为性满足的对象,便是同性恋。这里的性满足,必须同时包括 情感兴趣、性器官兴趣和性生理兴奋三个方面,但三者的比重变化范围可以很 大。 ” 于 2001 年 4 月 20 日出版发行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 已不再简单地把同性恋统划为病态,而且对同性恋的诊断标准作了较严格的描 述。这不但是我国精神病学界的一件大事,也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 影响。新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在制订之前,有专门的课题小 组对同性恋做研究,在对 51 例同性恋者 1 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 6 人需要 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因此,在新的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比 1989 年版更加 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不一定看作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是由于同性的性行为 导致了心理矛盾、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才被认为是性心理障 碍。这样的规定更加接近世界卫生组织所施行的政策,符合国际精神疾病诊断 标准。 同性恋是各种性偏离中最常见的一种,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已存在。20 世纪 以来,研究人员对同性恋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 段和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各种被调查的人群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人 是同性恋者。权威数据显示,有 37%的男性和 13%的女性在他们的一生中,有 段时间有过明显的同性恋倾向或经验;其中绝对的同性恋者在男性中占 4%,女 性中占 2%3%。中国学者通过对国内部分地区的调查后作出比较保守的估计为 1%2%,以此推断,中国的同性恋人数在 1000 万以上。 早在 1974 年,由于规模盛大的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协会就 把同性恋从精神病手册中取消了。第一次承认了同性恋的合法地位。同性恋解 放运动所以会发生在美国,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的。因 为基督教传统下的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压制由来已久。在中世纪,同性恋被 认为是犯罪,同性恋者要被送上绞刑架;二战时期,希特勒曾将同性恋者送入 集中营;到了近代,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病态,需要治疗。相比之下,在我国 的历史书上,并不乏同性恋的记载,虽然也被视为不雅和变态,但也没有什么严厉的镇压措施,总体上要比西方宽容许多。我国制订新标准比美国晚了 28 年, 但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进步。人类学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同性恋是与社会道德水平无关的现象。因为已经发现,在各 种社会文化背景(无论是禁止或纵容同性恋行为)中,在社会各阶层、各种职业者中,都 有同性恋存在。同性恋现象不仅存在于现代人类,也存在于各国家、民族历史的各个阶段。 不仅人类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也有。国际上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已经把一般的同 性恋排除于心理疾病的范畴之外。现代性学认为只有自我否定型的同性恋才需要治疗。治 疗方法有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包括系统脱敏、厌恶疗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同性恋不是 个人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且一般同性恋者并不具有侵害性,不需要通过法律解决。http:/xuwenwei.psycard.net/auto/data/75000/detail.php?thisid=444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