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渊羡鱼 退而结网高考语文总复习小结与反思子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今年高考的成绩公布了,我校可谓是捷报纷传、群情激 昂。创历史纪录的成绩,当然离不开语文的突出贡献,两个 重点班的语文平均分均在 110 分左右,为学生也学校奠定坚 实的基础与信心。扼腕叹惜自己却是这场壮烈争战的旁观者,故而反观 08 年的高考语文成绩与 09 年的高考语文成效,拾掇自己的思绪 碎片,以观后效。 越是临近高考,上好最后的几堂课越是至关重要的。其 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所谓的预测或猜题;而更为重要的在于对 学生十几年语文经验、知识进行再现与总结,对所有必备的 语文知识与相应的语文能力进行有效地关联,对于重要的与 学生年龄相应的情感与价值观进行点拨与提升。一言以蔽之, 高考语文总复习在于最终对一名合格高中毕业生所应具备的 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行有力建构。回归课本应该是最后一阶段复习的重要内容。选文制的 教材里的文章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如果放弃这一部分的复习 面另起炉灶是一种浪费。另外,一份高考试卷所包含的知识、 能力与情感基本都可以在初高中的教材中找到出处。所以, 切实地以课本为纲应该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高 三的下学期应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对教材进行逐篇进行复习。 在最后一个阶段,可以引导学生看教材目录,然后根据目录 顺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回忆。回忆的内容包括文章的写作内 容、基本的写作特色、精典的语句,这篇课文是否对阅读或 者写作有帮助的部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对整个教材体系形 成一个框架。对教材的熟悉只是增加学生对语文的感性认识,这种知 识一般地说是零碎的、孤立的;或者说,感性的语言材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稳固,也难以形成一定的能力。为了解决这 种状况,个人认为,应该进行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及能力训 练。尽管目前并不强调考查语法,但一定的语法知识对于学 生那些孤立而零碎的语言材料将起到重要的联结作用;比较 系统的语法知识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另外,系 统的语法知识也将为后期对阅读文本进行精分析作了一个重 要能力铺垫。历届高考复习我都会对语法体系进行复习,觉 得效果不错。当然,这种系统的语法复习应该遵循“精要、 好懂、有用”的原则,而选材应该尽可能在高中教材里。另 外,可以选用模拟试卷中的典型阅读材料进行语法分析,进 行语法的功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生语 法的信心。第三个大方向是培养向高考靠拢的意识。这个步骤最主 要是以考纲或考试说明为纲,对整个高考的知识、能力体系 进行比较系统地梳理和训练。还有一点,个人觉得至关重要, 就是要让学生彻底搞清清,高考语文的能力要求,以及这种 能力要求与试卷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这与前面的部分其 实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没有面前的积累后面的训练便流于浅 薄,只有前面的积累没有后面的适应性训练又流于散乱。在 这一步骤的训练过程中,选用训练材料是至关重要的。训练 的内容应以历年高考的经典试题为主,逐项进行过关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仍然应该关照到前面两个部分的复习,最大 限度地调动起前面所积累的知识,并以训练的形式进行能力 的提升。但是,训练应尽可能地控制量,强调少而精,而不 是狂轰滥炸。那种不梳理,不求质量的狂轰滥炸行为对学生 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以下简单说一下几个大的模块的复习体会。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重于理智。 这两部分完全可以归为一类,原因是它们实际上都是检 测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的,在于理智。根本在于读懂,它们 不包括任何的情感因素甚至是价值判断。而逻辑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阅读与写作。如果对这 种能力进行分解,其实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确认、整合和 推断。经过屡次模拟训练的统计,结果发现,理科班对这类 题目似乎更拿手,而理科班的逻辑能力应该是更强的,这也 可以证明这类题本身所具有的这种特点。二、文言文阅读关键看基础,而基础的首要就是阅读与 背诵。 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把所有课内的文言文熟读至背诵, 接着对一些比较熟悉的课外文言文进行比较译读,尤其是一 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小故事。在这个基础上,适当讲授些基础 知识,如词的古今异义、文言的基本特点、文言句式等等, 会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能力。当然,还有些具体的解题 方法,可以结合到具体的题目中讲解。但纵观文言授课、文 言学习就应遵循我们开红老师所强调的“书读百遍,其义自 现”,“读书是一种感受的过程,就是领悟。自觉、灵 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领悟, 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意义是重大 的,而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这种领 悟式阅读活动,为学生在读书中自然理解其内涵,明白其 道理推波助澜。”三、古诗文与散文阅读鉴赏,勿忘情境的再现。 在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古诗文、现代文阅读整合到 一起,作为比较纯粹的文学作品,它们在阅读中是有相通之 处的。它们考查的基本能力是鉴赏。而鉴赏完全可以分为两 个步骤,一是“鉴”,也就是前面的第一点说的“筛选、确 认、整合和推断”,另外一部分是“赏”,就是对作品的评 价与赏析。从操作上看,我们一直使用“把握结构-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体会感情”这么一个流程来进行,效果不错。古 诗文也是这样,“起承转合”可以适用于好多的诗文。把握 了结构,理清了思路,一篇文章也就基本差不多了。这样把 二者一整合就可以把力道用在一个地方。当然它们的具体的解题过程可能有细微的差别,可以结合具体题目讲解。子曰: 导而弗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 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 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告诉我们“悟”的主题是“自我”, 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而这一点,森发老师用他那特有 的人格魅力与语言磁力,将“自我”与“自悟”诠释得淋漓 尽致。在他的课堂上,情境再现、人物情感剖析、图像描述 等真是活灵活现。是的,许多时候,感情是“悟”出来的, 意会重于言传。“倾之速悟”,不如“引之自悟”,读到深 处始动情。四、作文惟一能做的是方法的指导。 写作的指导可以是孤立而集中地进行,精选优秀作文对 写法进行分析与讲解,并进行分项的训练,这种方法确实有 较好的效果。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写作也是非常重要 的。写作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阅读是解码的过程,这二者 之间是完全相通的。当然,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经 常在讲解现代文阅读的时候进行写作指导,展示大家的写法, 学生深信不疑。至于写作过程中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等等的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了。 还有农村学生,在写作优势颓然,所以要想在高考中得 高分,就得出奇制胜,而此“奇”,就如业赏老师所说的那 样,我校学生只能在“立意”与“语言”上下功夫,而且历 史证明这样的作法是非常奏效,因为我们的业赏老师就是用 这一理论来检验真理的真伪。今年高考,我们业赏老师本着 这一信念,坚持在高考前一个晚上还在奋笔批阅学生的作文, 终于修得正果,他所带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平均分均在 110 分 以上,可谓是创龙泉历史纪录。 看到今年频频闪现的高考成绩,时生羡慕之心,这当然是 人之常情,但光羡慕是不行的,应该去努力掌握教学的本领, 积极投身教学教研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好的教学方法, 这才是最根本和可行的,这就是“退而结网”。只有踏实“结网”,才能在教海中有所收获,更可以“折得东风第一枝,持做 彩虹当空舞。”2009 年 7 月 于龙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