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载之前请注意: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 抱歉!请邮箱联系:lcs012gmail.com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控制措施的几点认识摘 要:泵送混凝土因本身的工艺特点及施工工艺等因素造成了裂缝普 遍存在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和耐久性能,应该引起 足够重视。现根据工程应用实践及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要求,对泵送混凝 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裂缝;防治 引言 泵送混凝土指用混凝土泵沿管道输送和浇筑混凝土拌合物,我 国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始于 1979 年上海宝山钢铁厂工程。随着现代施 工技术的进步,泵送混凝土因其自身固有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使用,这 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效,减少了占用场地量,也减少了对环 境的污染。集中搅拌混凝土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施工质量和 提高文明施工程度,而且也能减少收缩、防止开裂、提高抗渗性、改善 耐久性。 1 温度裂缝的成因及控制 1.1 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水泥水化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其间产生一定的水化热。 每克水泥放出 502J 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 300550kg/m3 来计算, 每 1m3 混凝土将放出 1550027500KJ 的热量,且大部分水泥水化热在 3d 内释放出来。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其产 生的大量水化热不容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 热快,使混凝土内外截面产生温度梯度,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时,内外温 度差别更大,内部混凝土热胀变形产生压力,外部混凝土冷缩变形产生 拉力,由于此时混凝土拉抗强度较低,当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超过其抗拉 强度时,混凝土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 后的 35d,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继续扩大,甚至 达到贯穿的情况。 1.2 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有关。 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的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 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 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 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危险性也越大,这就是大体积混 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 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 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此外,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 泥用量。因此,为更好的控制水化热所造成的温度升高、减少温度应力, 可以根据工程结构实际承受荷载的情况,对工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 复核与验算,并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可用 56d 或 90d 抗压强度代替 28d 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由于过去土木建筑物层数不多、跨度不大, 且多为现场搅拌,施工工期短,混凝土标准试验龄期定为 28d,但对于 具有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高层建筑,大多数的施工期限很长,少则 12 年,多则 45 年,28d 不可能向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向大体积钢 筋混凝土基础施加设计荷载,因此将试验混凝土标准强度的龄期推迟到 56d 或 90d 天是合理的,正是基于这点,国内外许多专家均提出这样建 议。如果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则可使每 1m3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减少 4070kg 左右,则混凝土温度相应降低 47。另一方面,应当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对于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的控 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中明确规定:高温季节施 工时,混凝土最高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35。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 温度和浇筑温度,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1)降低原料温度,每 1m3 混凝土中集料所占重量最大,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集料温度。在气 温较高时,为了防止太阳直接照射,可以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棚, 必要时可向集料喷淋雾状水,或者在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集料;(2)在 搅拌混凝土时加冰块冷却;(3)生产砼时避开当天高温时段;(4)对 搅拌运输车罐体、泵送管道采取保温、冷却措施。 2 干缩裂缝的成因及控制 2.1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浇注后仍处于塑料性状态时,由于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 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多在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呈龟裂 状深度一般不超过 50mm,但薄板结构如果混凝土中掺加有含泥量大的 粉砂则可能穿透。此类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注后 34h 左右其 表面没有被覆盖,特别是平板结构在炎热或大风干燥天气条件下,混凝 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被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 的高水化热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几乎为 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力而导致开裂,从混凝土中蒸发和被吸收水分的 速度越快,干缩裂缝越易产生。而预拌混凝土公司为了满足施工现场的 可泵性、流动性,其出机混凝土坍落度和砂率较大,加之夏季高温中为 降低坍落度损失,以及大体积混凝土中均掺缓凝剂,早期强度较低,所 以水分特别容易散失,表面容易形成裂缝。 2.2 干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干缩裂缝的防止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水泥 品种。一般来说,水泥的需水量越大,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越大,不同水 泥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按其大小顺序排列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 盐水泥、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所以,从减少收缩的角度出发,宜 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2)控制水泥用量。混凝土干燥收缩 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增加量不显著。在有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时,还是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因为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高, C20C60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一般约为 250500kg/m3。(3)用水量的 把握。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受用水量的影响最大,在同一水泥用量条件下,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用水量成正比、为直线关系;当水泥用量较高的条 件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综合水泥用量 和用水量来说,水灰比越大,干燥收缩越大。(4)最佳砂率的确定。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数值不大。泵送混 凝土宜加大砂率,但不是笼统的和无限的,也应在最佳砂率范围内,可 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确定。(5)化学外加剂的选用。掺加减水 剂、泵送剂,特别是同时掺加粉煤灰的双掺技术不会增大干燥收缩,但 是对于某些减水剂、泵送剂,尤其是具有引气作用时,有增大混凝土干 燥收缩的趋势。因此在选用外加剂时,必须选用干燥收缩小的减水剂或 泵送剂。(6)正确选择养护时间和方法。混凝土浇筑面受到风吹日晒, 表面干燥过快,产生较大的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在表面产生 拉应力而开裂。如果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早期保温保湿养护,对减少干 燥收缩有一定作用。 小结 泵送混凝土梁出现的裂缝常常是非荷载因素造成的,由于混凝 土的收缩而造成裂缝形成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要有效地提高混凝 土构件的抗裂性能,在施工中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对原材料质量 的控制,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小的水泥及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热量, 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管理,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 拉强度。设计中应重视构造钢筋的作用,对泵送混凝土梁应加强梁的腰 筋,从构造措施上约束和限制混凝土的收缩。 参考文献 1张雄.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利益,请立刻和我联系,我将第一时间内做 出处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