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8 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设 计:蔡 芸 指 导:王 星【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信息;熟读课文,积累佳句,欣赏语言美。 (重点)2在诵读品味中感受比喻的妙用,并理解其蕴涵的哲理。 (难点)3透过文章,捕捉先烈的思想精髓,激发爱国情感。【自学指导】一、课前准备1作品作者简介: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 形式写的“黄河颂” ,民族精神颂。本文作者是 ,字 ,河北乐亭人。1907 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于 1913 年赴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入政治本科。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 和 。著有 、 、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 20 世纪 20 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茫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情,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只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经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被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希望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把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3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 一 xi_ _ _千里 丛山 di_ _ _岭 险 jn_ _阻 y_ _ _逼 xi_ _ _ qq_ _ _奇趣横_ _生_ 浊_ _ _流滚滚4用下列词语造句。浩浩荡荡奇趣横生二、走进文本,整体感悟1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任意选取你喜欢的一段进行展示。谈谈本文的风格特色是怎样的?2.课文中运用了不少比喻句,请你找出一两个,并指出比喻的含义。例:“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是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勇往直前。3、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通读全篇,怎样理解“艰难的国运”? 2、 “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3、阅读课文 34 自然段,谈谈你对 “趣味”的理解?4、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在说两种人生道路,你知道这两种道路是怎样的吗?作者重点强调的是哪种情况?5、走近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 “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 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 ,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党成立以后, 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李大钊先生在 1927 年不幸 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请联系课 文,谈谈李大钊具有怎样的人格风范。四、思考讨论: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五、 【拓展延伸】仿照例句写一段话:例: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学习小结】补充材料表达爱国感情的诗句、名句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8、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9、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0、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11、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