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书名:比较城市化20 世纪的不同道路 作者:美贝利著,顾朝林等译 比较城市化-20 世纪的不同道路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 20 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化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人类后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8-12-12 书名:城市意象 作者:美凯文林奇著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 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 设计问题。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 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 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 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 见、可亦,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4-13 书名:城市设计(修订版) 作者:美培根 埃德蒙N培根以出色的图文综合能力,将历史实例与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联系起来。他生动地阐明往昔伟 大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能够影响后继的发展,并代代相传延续下去。培根还通过介绍城 市设计的历史背景,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伟大城市形态的基础性的设计力和所应注意的问题。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要属同时运动诸系统了即步行与车行交通、公共与私人交通的路径。培根以此作为支配性的组织力而考察了伦敦、罗马和纽约的城市运动系统。 他也像对待建筑实体那样,同样强调在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并讨论空间、色彩 和透视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以鹿特丹、斯德哥尔摩的设计实例说明城市中心应当而且能够 成为人们乐于居住、工作和休闲的所在。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8-14 书名:拼贴城市作者:美柯林罗等编 在以城市为背景对象有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 拼贴城市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在建筑学与城市研究向后现代转向的过程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地位。 拼贴城市 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学界内的高度关注,许多著名学府将其选为必读教材。本书所涉足 的范围很广,从经典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到现代学术、现代文学、城市建筑史等等, 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人文领域场景,以此来谈论现代建筑与城市。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9-15 书名:交往与空间(第四版) 作者:(丹麦)盖尔编 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 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 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尽管欧美各国的具体条件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但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世界性的,我们一定会从气扬盖尔先生的研究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水平的提高。本书中文第四版是根据 2001 年的最新英文版翻译出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0-16 书名: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作者:闵学勤著 本书以公众对城市的主观感知和符号意象为视角,以近 50 个国内国际都市为蓝本,详尽阐述了城市理念与形象建构的路径。本书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人的社会性、文化 性、地域性、运动性以及个体性对城市多元的感知与意象,最终引导并决定了城市的发展 方向。全书兼具理论和务实的特征,适合城市决策者、管理者、设计者以及城市经济与社 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参考。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17 书名: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作者:(美)特兰西克著 本书介绍了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当前的议题。第一章引入了失落城市空间的问题 及其形成因素;第二章全面论述了功能主义理念的哲学、演变及其反响,并讨论了蚕食城 市空间传统形式的其他因素;第三章介绍了城市空间重要的历史范例和现代的一些做法,对“硬质空间”和“柔质空间”的适宜性进行了描述;第四章将针对现代城市危机主要理论和批评观点归纳为图一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并阐述其各自的优缺点,说明只有三者整合才有益于城市空间设计;第五章通过对美国波士顿市和华盛顿特区、瑞典哥德 堡市及英国纽卡斯尔的拜克地区的城市设计问题实例研究阐述了空间结构的不同形态、相 互联系及其环境背景;最后总结了实现整合设计目标的原则。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8 书名 :街道的美学作者 :(日)芦原义信著 文章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 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 规律。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 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芦原义信这部 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 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 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我以为这乃 是此书的最大特点。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6-19 书名:城市策划实战案例作者:赵卓文著 本书是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近三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策划实战案例 的精选专集,全书共分九章节,完整再现了每个案例策划过程,并附有策划师的实战策划 后记,将引发每一位关注城市发展的人士思考。九个主题包括:都市 RBD(城市商业游憩区) 、城市 CBD(中央商务区) 、城市传统商业区、城市工业区与 CSD 服务区、休闲经济与城市策划、卫星城(城市副中心、城市新区) 、大盘与城市片区、城市 TOD 主导下的城市区域等发展研究以及少见的城市道路命名策划。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10 书名: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作者:(美)刘易斯芒福德编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它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本书史料丰富,为提高 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本书可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建筑、 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2-111 书名:城市设计新理论作者:美亚历山大等著 集建筑师与规划师于一身的 C.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民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城市有机发展过程。为了找到创建日益增长的城市整 体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规,作者提出了一套初步法则,共七条,它们体现了实际发展的 过程,与城市日益发展要求相吻合。随后作者对这些法则进行了试验,并与许多研究生一起,对旧金山高密集区进行模拟城市再设计。启动了一项涉及大约 90 种不同的设计问题的项目,包括仓库、饭店、渔用码头、音乐厅和公共广场。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为城市 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理论框架,极大地弥补了今天的城市所存在的缺陷。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5-112 书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加)雅各布斯 本书自 1961 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本书对于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极具借鉴意义。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5-113 书名:城记作者:王军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 10 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 50 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 专题作出深入调研。作者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 后鲜为人知的悲欢启承。历史见证者的陈述使逝去的记忆复活,尘封已久的文献、三百余帧图片让岁月不再是传说。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 建筑师多舛的人生,演绎着一出不落幕的戏剧;这一切的缘起,只是因为北京,这个“在地球一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3-10-114 书名:采访本上的城市作者:王军 采访本上的城市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中国及欧美城市的调查成果,书中直面当今中 国的城市问题,对宽马路、拆迁经济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剖;同时直击当前中国城 市与建筑领域中的大事件、大热点,包括中央行政区外迁之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CCTV 大楼、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等争论。作者均对这些争论作了第一手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安德鲁、贝聿铭、库哈斯、德梅隆、福斯特等中外建筑师,其中包括 4 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6-115 书名: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作者:(美)吉罗德 著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从中世纪到 20 世纪的西方城市,重点在描述这些城市的建造者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去做,在哪里做及何时去做。本书着手研究的是一些功能,是它们吸引 了人类走向城市,并从它们延展至满足其要求的空间及建筑。这本书也随着我多年来在全 世界城市里日日夜夜的漫长步履而成熟起来。在某一阶段,我发现在未知所以然之中品味 城市或从视觉上欣赏它们都是不够的。我想挖掘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缔造者和时间,更是城 市的成因。传统的城市指南,甚至是许多标准的城市历史,也常常只回答了前两个问题, 而忽略了第三个。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16 书名:城市色彩一个国际化视角作者:(美)斯文诺芙 本书是第一部介绍城市色彩设计的专业研究论著,书中收录了世界各地城市对色彩的运用实例,通过 300 多幅全彩图片,阐释了色彩对城市特色与外观的作用,作者从自己提出的三维色彩假设的角度,探讨了一种文化特色与其色彩选择之间的联系,并描绘了色彩在创 建环境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和,书中还探讨了不同城市的城市元素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相似 之处。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还可作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专业人 员以及政府规划人员,城市研究人员等参考资料。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117 书名: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作者:(美)吉勒姆 本书针对城市日益扩张的现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发展的过程,以及当前应采 取的对策,使城市的发展走向未来。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相信本书会给我们提 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意义。本书适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人员,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118 书名:都市圈规划:理论方法实例作者:顾朝林 等主编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化水平从 1997 年的 29.9%发展到 2005 年的42.99%。与此时同时,中国已经有若干个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 50%以上,如上海、北京、南京等。大都市的急剧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国内的都市圈规 划才刚刚开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