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振捣施工论述-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然后介绍了振捣 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准备,最后详细分析了沥青混凝土防渗心 墙的振捣施工。 TU37 A 1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概述 在世界坝工史上,土石坝防渗体大多采用粘土、混凝土、钢筋 混凝土或钢板等材料建造。由于这些材料随时受料源、造价以 及能否适应坝体的沉降变形等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所以, 采用这些材料作为防渗体材料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取得较 好的济经和技术效果。20世纪20年代德国阿姆克尔粘土心墙坝 出现了渗漏,为了堵漏,1934年在坝体上游坡面铺筑了一层6c m厚的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了沥青混 凝土作为防渗体材料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以欧洲为中心,新建了大量的沥青混凝土斜墙坝,在理论和 施工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沥青混凝土心墙是坝体 防渗的另外一种结构形式。最早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葡萄牙 1949年建成的ValedeCaio坝。沥青混凝土防渗体具有结构简单 、工程量小、施工速度快、防渗性能安全可靠等优点。所以, 沥青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被重视。 沥青混凝土防渗墙从结构上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式沥青混凝土防渗斜墙(包括防渗面板);另一类是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 。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修筑在结构内部,防渗体所承受的水压 力将由下游坝体(或堰体)来支承,受力条件较斜墙复杂。沥青 混凝土心墙结构型式的坝体(或堰体)上游必须修筑护坡,心墙 上下游不需设置反滤来防止渗透破坏,保证结构安全。沥青混 凝土心墙对基础和整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陷易适应,因而对基础 条件要求较低。沥青混凝土心墙位于结构的内部,暴露面很小 ,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全年可以施工。同时,沥青混凝土心 墙较沥青混凝土斜墙耐老化,有较长的工作寿命。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其主要施工方法是将热拌后的沥青 混合料按要求的厚度摊铺在铺筑部位上,然后用适当的压实设 备碾压。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其主要施工方法是将沥青混合料浇 筑后靠自重压密,不需碾压设备,这种施工方法主要用于沥青 混凝土心墙。 振捣式沥青混凝土是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根据 多年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设计、研究、应用经验,结合尼尔基 水利枢纽主坝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导流明渠段冬季施工的实际 情况,在现代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沥青含 量及性能均介于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和传统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之间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采用振捣方式使之密实,故称 其为振捣式沥青混凝土。 以往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结构形式是采用沥青砂浆砌混凝 土预制块作为沥青混凝土防渗墙的副墙,在副墙中间浇筑自流 密实沥青混凝土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由于混凝土预制块墙具有一定的刚性,与 柔性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变形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当坝体受到库水压力产生较大变形时,柔性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 墙将受到来自预制块的挤压剪切作用,或因副墙预制块错动而 被拉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防渗心墙的整体稳定性和防渗效 果;此外,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 渗心墙连接后,两种心墙物理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大坝蓄水后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将产生较大变形。 采用振捣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使防渗心墙的整体变形更趋 协调,密实性和防渗性提高,解决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分层 离析问题,保证了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整体均匀性。采用提 模振捣式方法施工,使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降低到了最佳标 准,降低了施工成本,达到了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省工省料 的最佳效果。 2振捣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准备 在进行振捣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参照SLJ01- 88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准则中密级配水工沥 青混凝土矿料级配及沥青含量范围,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沥青混 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开展振捣式沥青混凝土性能试验时,采用 长x宽x高为100cm x 30cmx 30cm的试模,常温浇注振捣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振捣式 沥青混凝土专业振捣器振捣密实沥青混凝土,在沥青混凝土试 样冷却后,用钻芯取样机在试样中间钻取1OX30cm芯样,切去 两端部分,制成高径比为1:2(即1OX20cm)的试件,进行沥青混 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力学和变形性能试验应在恒温 条件下进行,试验温度确定为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工作温度范 围的上、下限。渗透试验的试件是从100cmx30cmx 30cm的试样的侧面钻取加工制作成的标准试件。通过系统的试 验,优选出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振捣式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 根据振捣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成果和振捣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模拟试验大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 术培训,准备模拟施工用仪器和设备,进行振捣式沥青混凝土 施工模拟试验,其目的主要是检验振捣式沥青混凝土骨料加工 系统、加热计量拌和系统、运输设备组织、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浇注振 捣、过渡料摊铺碾压、施工各环节质量控制与检测等的配合与 协调能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效果是否满足施工 控制要求等,根据施工模拟试验成果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振捣施工 在振捣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前,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和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一样,需要对沥青混凝土基面进行处理,水 泥混凝土基面需要刷毛处理,涂刷冷底子油和配制好的热沥青 砂浆,沥青混凝土面需要除尘和加热至70左右;将加工好的 钢模板按照心墙的轴线位置固定并安装好钢模板内部支撑件, 铺填心 墙两侧的过渡料并同时进行碾压,确保心墙钢模板不产生肉眼 可见的变形和整体错动,过渡料碾压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后撤 去钢模板内部的支撑件,在钢模板内侧平整固定无纺布,浇注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移动(提出或滑动)钢模板,将专用振捣器 插入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中振动行走,行走速度以振捣后的沥青 混凝土混合料表面泛油为控制标准,这种施工方法对中小型水 利水电工程尤为适用。对于大型水利电工程而言,为了加快施 工进度,可以采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摊铺机械进行沥青混凝土 混合料和过渡料的同时摊铺,然后按碾压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 将过渡料碾压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最后开始振捣沥青混凝土 混合料,等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冷却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 量检测,质量合格后继续进行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施工。 对于冬季施工的振捣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还需要在心墙表 面进行适当的保温覆盖,避免因沥青混凝土表面降温速度过快 而引起沥青混凝土密实度与防渗性能的降低和收缩裂缝的发生 。如振捣式防渗沥青混凝土在- 20左右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密实后,模板两侧及时铺填过渡料 且表面进行了保温覆盖的振捣式防渗沥 青混凝土没有产生收缩裂缝,钻芯取样的芯样孔隙率小于2%, 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芯样的抗渗性也达到了设计要求;当模 板两侧没有及时铺填过渡料且表面也没有采用保温覆盖措施时 ,振捣式防渗沥青混凝土虽然没有产生收缩裂缝(可能是施工 段较短),钻芯取样的芯样孔隙率小于2%,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但芯样的抗 渗性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出现了渗漏问题,这说明低温快速冷 却虽然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但会因为沥青混凝土密实时间短而 引起沥青结构的暂时改变(结构疏松),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 题但这种沥青结构的暂时改变(结构疏松)是可以恢复的,但恢 复需要一定时间。例如试验研究时预留一条微小裂缝进行渗透 试验,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预留的微小裂缝逐渐愈合,直至 不再透水,说明沥青具有自愈功能。尽管如此,施工过程中还 是应该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4结语 振捣式沥青混凝土它作为土石坝的防渗体,是一种全新的沥青 混凝土结构型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渗性能安全可 靠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坝建 设。它既可以像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那样砌墙、立模或 滑模浇注、振捣密实,也可以像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那样采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铺料机械铺注、振捣密实,而且施工时还不受 环境气温条件的影响,在水利工程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怀生.水工沥青混凝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 005. 2王为标.土石坝沥青防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水力发电学报 J.2004,12 3常焕生.尼尔基大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水力 发电J.2004,4 阅读相关文档: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路桥梁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森林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论完善园林施工管理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关于园林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小议 乡村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的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与策划 湿地景观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天城国际深基坑综合支护技术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招投标思路探讨 火电厂扩建工程总平面布置的若干思路 浅析现代园林的绿化管理 浅析建设工程项目在EPC模式下的监理问题 作风建设必须靠制度靠铁的纪律 高层建筑电气中低压配电设计 关于市政工程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 医院洁净手术部的电气设计研究 论施工质量管理与房屋建筑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 快处理,多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