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20152015 年学校电教工作总结年学校电教工作总结本学期电教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创建本学期电教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 ,以网络和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信息以网络和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研究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了信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研究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的资源作用,逐步提高了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的资源作用,逐步提高了我校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回顾这一学期的工我校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作,现总结如下:一、增强服务意识一、增强服务意识, ,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使我校的电教工作在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运行,学为使我校的电教工作在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运行,学校对电教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我校校对电教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我校电教管理水平。电教管理水平。1.1. 做好多媒体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每种电做好多媒体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每种电教媒体的作用,规范操作、讲究实效,并安排电教室成员教媒体的作用,规范操作、讲究实效,并安排电教室成员对使用情况进行普查和不定时抽查,使电教媒体真正为提对使用情况进行普查和不定时抽查,使电教媒体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2 2进一步完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班进一步完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班级等处室的电脑使用制度、物品借用制度,各多媒体教室级等处室的电脑使用制度、物品借用制度,各多媒体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分工细,职责明,使用规范,并落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分工细,职责明,使用规范,并落实使用登记制度,规范了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及实使用登记制度,规范了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及时维护好各处室的计算机的网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时维护好各处室的计算机的网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常、安全运行。常、安全运行。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53.3. 对各处室电教设备做好了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定对各处室电教设备做好了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定期对各处室及教师电脑检查期对各处室及教师电脑检查”病毒病毒”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投影仪除尘工作,从而以解决,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投影仪除尘工作,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4.4. 购置了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教学软件,并对学校购置了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教学软件,并对学校网络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整理与维护,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网络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整理与维护,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5.5. 增强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意识, , 对电教设备坚持做到常巡查,及时对电教设备坚持做到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二、加强对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二、加强对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我校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我校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励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针对怎样上好信息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针对怎样上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学校利用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了培训。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学校利用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了培训。1.1. 对青年教师进行了网络知识及常用软件、学校信息对青年教师进行了网络知识及常用软件、学校信息平台的使用培训,缩小了教师之间的差距,使教师个个能平台的使用培训,缩小了教师之间的差距,使教师个个能安全上网进行熟练操作,查看有关教育教学信息,保证了安全上网进行熟练操作,查看有关教育教学信息,保证了学校信息平台的正常使用。学校信息平台的正常使用。2.2. 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如何使用好多媒体如何使用好多媒体” 、 “如何使如何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相关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相关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用好多媒体的能力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技能。形象、用好多媒体的能力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技能。形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生动、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动、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三、立足新课改,切实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三、立足新课改,切实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整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1.1. 定期推广有价值、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软件,并充分定期推广有价值、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软件,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 鼓励他们根据教学内容鼓励他们根据教学内容, ,自自制课堂教学软件,提供原创性资源。广泛搜集高质量的学制课堂教学软件,提供原创性资源。广泛搜集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充实学校教育资源。科资源,充实学校教育资源。2.2. 及时总结了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时总结了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认真组织教师写好电教论文,配合教科室做好电教论文及认真组织教师写好电教论文,配合教科室做好电教论文及多媒体课件的送评工作。多媒体课件的送评工作。3.3. 开展了电教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省市电教馆的部署开展了电教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省市电教馆的部署和学校领导安排下,本学期我校承担的和学校领导安排下,本学期我校承担的“十一五十一五”电教课电教课题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的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业评价的研究”成功结题。成功结题。4.4.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教研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学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教研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上好信息技术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电教生的信息素养,上好信息技术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电教活动,成立了电脑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多活动,成立了电脑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多幅电脑作品。幅电脑作品。四、管理好学校网站,充实网站资料四、管理好学校网站,充实网站资料1.1. 利用学校网络,不断充实反映学校风貌和动态的文利用学校网络,不断充实反映学校风貌和动态的文章,展现我校的积极、健康、团结、和谐的充满竞争和温章,展现我校的积极、健康、团结、和谐的充满竞争和温暖的学校集体。暖的学校集体。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52.2. 学校网站是我校宣传办学思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校网站是我校宣传办学思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累的重要管理平台。但是,学校网站自创建以来,经过积累的重要管理平台。但是,学校网站自创建以来,经过两年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本学年,在调查和两年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本学年,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的网站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网站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的网站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网站更利于开展网络办公、网络教研、网络学习,为教师、学更利于开展网络办公、网络教研、网络学习,为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生以及家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3.3.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力量,充实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力量,充实了学校教学资源库。经过一学期全体教师的积累,目前我校各学科的教学课件经过一学期全体教师的积累,目前我校各学科的教学课件有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为教师后期的使用提供了资源的有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也为教师后期的使用提供了资源的支持。支持。五、信息报送工作有序进行五、信息报送工作有序进行对各科室各部门提供的教育信息及时的向上级信息办对各科室各部门提供的教育信息及时的向上级信息办发送,信息采用量高,加大了学校的宣传力度。对上级各发送,信息采用量高,加大了学校的宣传力度。对上级各部门的网络公文和通知做到收发部门的网络公文和通知做到收发 及时,落实有效。及时,落实有效。六、有待改善之处六、有待改善之处1.1. 本学期我觉得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本学期我觉得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方面的力度还不够,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还需深入究方面的力度还不够,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还需深入 。2.2. 对电教课题的研究没能向深层次发展。对电教课题的研究没能向深层次发展。3.3. 参与学校的资料库建设不广、不深,还需不断地完参与学校的资料库建设不广、不深,还需不断地完善。善。4.4. 电教工作中的一些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电教工作中的一些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55.5. 学校电教仪器存放还欠有序,档案的管理还欠到位。学校电教仪器存放还欠有序,档案的管理还欠到位。6.6. 进一步完善帐本进一步完善帐本, ,做到物帐相符合。还要花时间对做到物帐相符合。还要花时间对学校实物进行清查。学校实物进行清查。7.7. 积极培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培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 ,远教资源等的使用,远教资源等的使用,提高教师使用电脑网络资源的频率和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提高教师使用电脑网络资源的频率和兴趣,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素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