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论文历史文化论文-铁保与吉林铁保与吉林摘要:铁保,嘉庆十九年谪戍吉林市,在吉林生活达五年之久。铁保以一谪戍之身,不废吟 咏,撰碑题匾,积极参与了吉林的文化建设事业,为吉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详细 考察了铁保在谪戍期间的创作情况,并对铁保与白山书院的相关情况做了重点考辨。 关键词:铁保;吉林;创作情况;白山书院 铁保(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嘉庆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多次因事遣戍。 工书,为“乾隆四大家”之一,著有惟清斋全集等。 嘉庆十九年(1814)铁保谪戍吉林市,嘉庆二十三年(1818)被召回,吉林谪居生活几近五年 之久。众所周知,吉林地处边陲,开发的历史较晚,再加上满清的柳条边封禁,致使吉林的文化, 与关内文化相比,其差距可谓不可以道理计。而文化名人铁保的到来,无疑为这片饥渴的荒 漠增添了几道风景。 一、铁保谪戍吉林期间的创作 铁保谪戍吉林期间的创作,主要有以下八篇(首): 吉林外纪卷六的白山书院跋;惟清斋全集文钞卷四的恭建吉林万寿宫 记;游北山砂河记;北山老榆记以及卷五的吉林穷棒子说、服豨莶草说。 惟清斋全集诗钞卷三的汪清边门道中以及卷五的柳条边。 清廷把那些因反抗他们统治,或触犯刑律,或因其他种种原因而遭受惩处的一批犯人(包 括犯人及其亲属)遣往东北戍边。这一群体在历史上有一个特定的称呼:流人。就身份归属 而言,戍在吉林的铁保就属于流人阶层。由于铁保是贵族官宦,又是社会名流,所以他在吉林 颇受地方官员的礼遇。但是,谪戍对其心态产生影响显然是不言而喻的。言为心声,由于心 态复杂,致使铁保在吉林期间的创作也显得颇为复杂。 总体上看,上述八篇(首)作品,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一)寄情山水,遣愤懑之怀 无论是谪戍途中还是栖居吉林,铁保都是不废吟咏。其汪清边门道中和柳条边 是谪戍途中的即景遣兴之作,而游北山砂河记和北山老榆记则是谪居期间的托情山 水之章。铁保的寄情山水之作,表面上往往都是故作通达知命之言,而其内里却往往透着苦 闷之情。铁保的山水之作,往往是其疏泄谪居期间苦闷情思的一种手段。 (二)洞彻利弊,撰“说”警世人 吉林盛产人参,被视为珍药,其价甚贵,但采掘颇难,每年都需要数万刨参之人。吉林当地 人称人参为棒棰,是故,这些刨夫就被称为棒子。受利益驱动,“直隶、河南、山东、山西以至 大江南北无业丁夫多襆被至此邦(吉林),供刨参之役”。有徒手起家获利者,可有一部分人却 因为“严冬酷寒无衣无食”冻馁而死。死后,“官为抬送城外,汇集空地,至春后开一穴掩埋之。 岁常五六百人”。铁保“甚悯之”,于是他与地方官商议,筹集了一些钱,租了六七处房子,烧上火 炕,让那些“穷棒子”晚上栖止,白天赴街市乞讨。因为又有官设粥厂,所以那一年仅死了百余人。 由于有了成效,第二年当地官员便如法炮制,而且还动员了商铺捐款。由于该年天气大暖,于 是死者更少。在铁保看来,“吉林为边远之区,内地官民有罪者始分遣戍”,而那些穷棒子“俱未 犯法条乃甘心自遣,死于非命,罪等极刑,其愚真不可解矣。”于是他“作穷棒子说以告世之 骛意外之利而忘切身之害者”1 。 在铁保看来,人参能活人,人参亦能死人,对刨参夫是这样的,而对于食参者亦如是:“服之 能养人,然误投则杀人,祸不旋踵。” 1 于是,他作服豨莶草说劝谏世人改服与之有相近 之效而又便宜的“豨莶草”以代之。 (三)“躬睹其盛,爰述其颠末” 铁保到吉林后,颇受吉林将军富俊的赏识。是故,谪戍期间,吉林发生的文化盛事,铁保每 每参与期间。“躬睹其盛”,于是,他便将之诉诸笔端,“述其颠末”1 。其中,恭建吉林万寿宫 记就属于这种情况下所做。 恭建吉林万寿宫记撰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四月癸巳。万寿宫是供奉万寿龙牌之 所,“每逢万寿圣节及元旦冬至夏至令节,守土大吏率所属文武官于丹墀左右行九叩头礼,所以 联上下之情,展瞻依之义”。但是,吉林一向宫制阙如,“每遇拜牌之期,则将军率属于将军公廨 行礼”。将军富俊认为,如此行礼,“于臣子敬谨之义未免稍略”1 。于是,他与副都统松忩等人 倡议,在迎恩街修建了万寿宫。作为书法家的铁保因为“躬睹其盛”,又是众望所归,于是便撰书 了“恭建吉林万寿宫记”一碑。 二、铁保与白山书院 吉林地处东北边塞,有清一代,文化教育事业颇为落后。来吉林任职的一些思想开明的 官员,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当时的吉林将军富俊就是这样的一个官员。嘉庆十九年,富俊再 任吉林将军。继任后,他与副都统松箖筹资,在吉林城参商街购置民房五间,首创了吉林历史 上的第一个书院白山书院。 后来,因书院临街喧闹,遂将书院改修宾馆,而在其原址后面新建学舍五间。据当时的文 献记载,白山书院为吉林的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谪戍吉林的铁保有感其创始之艰难, 遂亲为白山书院题名并作跋,其跋曰: 此邦人士,重武备而略文事,将军富俊、副都统松箖首创书院,延前归德守熊酉山之书,前 经历朱慎崖宇泰,前福建令朱玉堂履中,主讲席,彬彬絃诵,文教日兴。余喜其创始之难,而乐观 其成也,于是乎书2。 关于白山书院跋的撰写时间,王季平先生主编的吉林省编年纪事认为是嘉庆十 九年: 是年(嘉庆十九年),富俊购置民房 5 间,于吉林城参局街创立“白山书院”,谪戍吉林的吏部 尚书铁保为之题写匾额并撰跋语 3。 王先生的判断是否正确?通过对跋中提到的熊之书、朱宇泰及朱履中这三位流人生平 事迹的考查,我们发现,朱履中于嘉庆二十二年才遣往黑龙江,嘉庆十九年还在福建当县令,显 然他不可能于是时来白山书院主讲席而使吉林“彬彬絃诵,文教日兴”,毋庸置疑,王先生是弄错 了。那么,此跋铁保到底作于何时? 据铁保自编年谱其子所作的跋“(嘉庆)二十三年奉恩旨补授司经局洗马,六月回 京供职” 1 来看,此跋应该以作于嘉庆二十三年六月铁保离开吉林回北京之前最为合理。 朱履中于嘉庆二十二年才遣往东北,而铁保作于嘉庆二十三年六月前的跋又提到了朱履中于 书院主讲席,那么,白山书院跋不是创作于嘉庆二十二年就是嘉庆二十三年了? 朱履中是因李庚芸自缢案而与涂以辀一起被戍往东北的。查嘉庆实录嘉庆二十二 年五月丁卯的上谕“涂以辀著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到配之日,再加枷号三个月,以示惩 儆”4 ,对照清史稿李庚芸传对李庚芸自缢案处理结果的记载“以辀、履中俱谴戍 黑龙江”5 ,不难看出,朱履中是与涂以辀一起于嘉庆二十二年五月丁卯被遣戍黑龙江的。在 戍所,朱履中曾创作了龙江百五钞,虽然原稿已不可见,但还是有 64 首诗歌于 1919 年发 表于魏毓兰编辑的龙城旧闻之中。解读这 64 首诗歌,我们会发现,这些诗都是描述黑龙 江特别是齐齐哈尔风光民俗的,诗中特别提到了除夕、元宵节、清明还有四月份的普恩寺庙 会等,由此不难看出,朱履中是在黑龙江度过了嘉庆二十二年。再联系一下铁保创作白山 书院跋的最佳时间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之前,我们似乎可以推断朱履中大致是在嘉庆二 十三年春夏之际由黑龙江改移吉林,进而主讲于白山书院。既然铁保的跋提到了朱履中,那 么,白山书院跋就应该题于朱履中来吉林主讲白山书院之后铁保离开吉林去北京之前的嘉庆二十三年春夏之际。然而,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一份内阁大库档案彻 底粉碎了笔者的这一看似合理的推断: 案呈内阁,抄出富俊呈奏黑龙江废员请酌拨吉林当差一摺于嘉庆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奉 上諭:富俊奏请酌拨黑龙江废员发吉林,责令劝课屯丁等语,涂以辀、朱履中俱著改拨吉林,交 富俊差遣。钦此。 摺子的落款时间是六月十三日,显然应该是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十三日。查清代职官年 表,对照吉林通志职官表,知富俊于嘉庆二十三年九月丁巳三任吉林将军,道光二年六 月改授理藩院尚书。据此,我们知道,朝廷同意朱履中改移吉林,是因吉林将军富俊的奏请。 富俊奏请的时间是嘉庆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而朝廷批准的时间是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十三日。 作为一名流人,在名义上他是个罪犯,只能活动在自己的戍所,不能随意出境。正因此,朱履中 要从黑龙江到吉林,才必须经过朝廷批准。从这一情况来看,朱履中只能在改移吉林后才能 主讲于白山书院。那么,根据上引摺子,朱履中初始主讲白山书院的时间应该是在嘉庆二十 四年六月十三日之后,而非是据白山书院跋推得的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之前。虽然说铁保 创作白山书院跋的最佳时间是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之前,但考虑到摺子上的事实,白山 书院跋的创作时间显然就要根据朱履中的改移时间而推后了。 寻绎白山书院跋的叙述语气,此跋应该作于朱履中主讲白山书院期间。朱履中与涂 以辀于同一日被遣戍齐齐哈尔,又于同一日被改移吉林,据新城县志记载,涂以辀是“今上 登极有回籍之命”6,“今上”是指道光,道光登极的时间是嘉庆二十五年七月末,那么,朱履中与 涂以辀一样,也应该是在此时命以回籍的,考虑到当时的信息传递状况,那么,朱履中主讲白山 书院最晚应该是到嘉庆二十五年末道光元年初。由此看来,铁保白山书院跋的创作时间 应该是在嘉庆二十四年六月十三日之后至嘉庆二十五年末道光元年初的某一时间。 综上所述,铁保以一谪戍之身,题匾撰碑,不废吟咏,积极参与了吉林的文化建设事业,为吉 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铁保.惟清斋全集G/续修四库全书本:第 1476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4- 287. 2萨英额撰,史吉祥,等.吉林外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84. 3王季平.吉林省编年纪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97. 4清实录:第 32 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5赵尔巽,等.清史稿G/续修四库全书本:第 300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71. 6刘昌岳,等.新城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1517.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