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理论调研文章】共建共享水生态文明 打造幸福美丽新梓州三台三台县县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设情况情况调调研研报报告告三台三台县县水水务务局局 黎黎华华 陈凤琼陈凤琼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加快推进我县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我县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新梓州。为此,我们专题对全县的水生态文明进行了专题调研。一、三台一、三台县县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现设现状状(一)水生(一)水生态态文明基本情况文明基本情况三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幅员辽阔,总面积 2661 平方公里。县境内有大小江河溪流 46 条,其中涪江、凯江、梓江、郪江为四条大江。流域面积达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溪河有 8 条,100 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溪河有 34 条。有鲁班水库一座大型水库,团结水库、红旗埝两座中型水库,98 座小型水库。有石河水堰 1413 道,山平塘6402 口,冬囤水田 23.13 万亩。(二)近年水生(二)近年水生态态水水设设施建施建设设情况情况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县委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县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建设省级生态县的意见。为加快全县水生态文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1、中央小、中央小农农水建水建设设情况情况2结合新农村及水生态文明建设,从 2011 年开始,我县中央小农水项目连续 3 年分别金石、塔山、石安实施。目前,共计完成新建渠道 413 公里,整治渠道 776.643 公里,整治山平塘 947 口,整治石河堰 246 处,改造泵站 171 处,新建蓄水池 1781 口。2、防洪堤工程建、防洪堤工程建设设情况情况通过“分段实施,逐步建成”的办法,我县已建防洪堤 46.5 公里。为确保城区及涪江防洪度汛安全,2011 年来,新建了青东坝、南寺坝、刘营大围坝防洪堤。城区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城区共建防洪堤 9.55 公里、防洪闸 8 座、排涝泵站 3 座,分别达到 30 年一遇、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目前,凯河镇凯江防洪堤正在建设,将新建防洪堤 2.8 公里,确保了防洪堤内的群众生命安全,同时,水生态文明建设也同步进行。3、病、病险险水水库库除除险险加固治理情况加固治理情况我县以病害防治为重点,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上,近年来,对重点病险水库进行了彻底整治。2013 年对洛神沟等 8 座病险水库进行了整治,今年将对 20 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治理后,确保了我县库区水生态文明发展及群众生命安全。4、 、农农村安全村安全饮饮水水项项目建目建设设情况情况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逐步解决集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20122013 年,分期分批在 30 余个镇乡修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6.95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改善。2014 年,正准备建设鲁班镇集中供水站,项目计划完成投资 2650 万元,解决我县鲁班镇等 13 个镇乡、140 个行政村 53000 人饮水安全问题。5、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水土流失治理情况3为遏制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势头,严重破坏水生态文明,我县进一步加强了对生产建设项目的预防监督和执法检查,加大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三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0 余平方公里。2014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在以幸福乡鼓锣村为重点的双江口莲花湾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9 平方公里,计划完成年度投资 378 万元,力争将项目区打造为生态、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特色亮点清洁小流域。6、省、省级节级节水型社会重点水型社会重点县县建建设设情况情况自 2012 年我县被省水利厅确定为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以来,我们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使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工作走上了以管理促用水方式转变,以管理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的轨道,逐步形成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的长效机制。两年来,在塔山、柳池、石安、高堰等镇乡实施了农业节水项目,完成工程投资 1000 万元,通过农业节水项目的实施为全面建设省级节水型社会重点县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县经济社会、水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三)水(三)水环环境治理情况境治理情况1、 、严严守水守水资资源开源开发发利用,推利用,推进进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设。 。为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我县“十二五”经济健康发展,我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期纳污“三条”红线,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了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入河排污口审批、水资源有偿使用、取用水和节水、计划用水考核制度等,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水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三台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办法三台县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等相关制4度,还编制完成了三台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三台县水资源现状利用分析、 三台县城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报告等水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划和报告。同时,相应制定了三台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三台县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三台县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管理办法、 三台县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三台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三台县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等六个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对水资源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进行了具体的明确和要求。近年来,共换发取水许可证 100 余(个),进行各类水资源、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20 余次,征收各级水资源费 1000 多万元。做好水功能区和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工作,努力保护水环境。2、取、取缔缔网箱养殖,推网箱养殖,推进进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设情况情况。由于长期的网箱养殖活动,水库水质出现富营养状况,无法进行生产生活用水。2013 年,县委县府高度重视,4 月,对我县鲁班、团结、红旗埝水库等三大水源地的网箱养殖进行全部拆除。随后,县政府出资进行库区垃圾清理以及水质净化处理,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得到实效,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实现了还一库清水于民的目标。现被评为全省最佳钓鱼湖的称号。3、永和埝水文化园建、永和埝水文化园建设设,推,推进进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设情况。情况。永和埝曾是一条流淌着历史故事的古埝,1938 年春天,时任国民政府三台县长的郑献征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斗争中变卖祖产,并组织三台乡民修建水利抗战军粮基地,被三台的乡民誉为“郑泽堰”。郑泽堰在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振救国家危亡之际,发挥了独特的农水基础作用,县委、县5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期间曾为此拍下专题纪录片,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军委委员、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专门还为该影片后方城纪题了字。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旅法作家郑碧贤(郑献征之女)女士申请水利部解决资金,整治了取水枢纽1、2 号鱼嘴。之后,为完成父亲遗愿,四处奔波,又向水利部、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修复古堰包括抗日战争水文化公园。目前,相关重点工程正在扫尾。项目完成后,将对当地乡村旅游、生态建设、抗战历史纪念等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将永和埝列为全国、全省水文化遗产名录。永和古埝抗日战争水利文化公园的建设,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效构建起独特的水生态、水文明和水文化。4、 、结结合文明合文明卫卫生城市生城市创创建,推建,推进进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设情况。情况。2013 年,我县成功创建了四川省第三届文明城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成功对水环境进行了治理。一是出资 10 多万元,结合“五月水环境专项治理月”“河渠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控源、截污、清淤、引流冲污、工程整治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治理水系工程环境的空白点;二是结合“镇乡为主、辖区管护、业务指导”的思路,成规模地清理河渠、打捞淤泥及漂浮物,着力解决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完成河渠绿化美化 1400 多平方米,完成日常清扫 3.5 万平方米,印发水环境政策法规资料 4000 多份,制作标语 37 条,进一步实现了“堤岸无规模垃圾、水面无规模漂浮物、河中无规模污泥堆积、饮用水源无污染、入河入库入渠排污口得到整治”的目标。进一步推进了水生态文明建设。5、河道治理及、河道治理及污污水水处处理,推理,推进进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设情况。情况。今年以来,抓好6了中小型西平镇河流治理工作,共清淤 3.1 公里,综合治理 3.8 公里。为处理城乡污水,城镇共建设污水净化沼气池 822 处,净化处理污水 1.8 万方,养殖场共建设污水净化沼气池 432 处,净化处理污水 8.1 万方。企业污水处理采用先进技术。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当前,我县加速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形成共识,科学规划,拿出对策,逐一化解突破。(一)全社会(一)全社会对对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认识设认识不足,了解不不足,了解不够够。 。部分干部群众片面认为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就是建设水生态文明,思想意识至今还停留在单纯的防汛抗洪、粮食增产增收等层面,对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存发展等问题,缺少考虑谋划,缺少战略眼光和创新手段,认识尚不清晰。(二)缺乏(二)缺乏长远规长远规划,划,资资金短缺。金短缺。如小农水建设,在规划设计时局限于基本建设,缺少后续规划设计及资金筹备,满足于打造村庄周边一两个“盆景”式景观,应付检查验收,而以点带面,全面整治水环境,恢复水盆景,打造水文化,维护水安全,一缺规划,二缺资金。(三)不能有效开(三)不能有效开发发利用水利用水资资源。源。我县鲁班、团结等水库以及江河溪流等水资源丰富,但没有合理运用,不能发挥经济、文化、生态等效益。(四)水(四)水资资源浪源浪费严费严重。重。学校、家庭、工业等用水严重浪费。缺少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以及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氛围。(五)(五)污污水水处处理需加理需加强强力度。力度。我县几家大型企业在用水存在如排污7口设置问题。以及排污的措施需加强。(六)新建水利(六)新建水利项项目分布不均。目分布不均。特别是偏远地带,水利争取项目惠及不到死湾偏角,相对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三、对策及建议三、对策及建议(一一)加加强对强对水生水生态态文明建文明建设设的宣的宣传传。 。要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国家层面的方针政策,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建议,学习先进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要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在建设水利工程设计时,综合考虑防汛抗旱、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的内在关系、并存发展等问题,要从长远考虑,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手段。(二)加(二)加强项强项目目资资金整合,加大金整合,加大资资金投金投资资力度。力度。水生态水利建设重在投入。各级要积极拓宽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努力保障建设资金需求。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县政府要统筹安排,落实配套资金,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10%用于水利建设。镇村要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办法来弥补资金缺口。二是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要研究运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三是整合部门资金,形成资金合力,发挥更大效益。四是加强项目策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作为水务部门,要认真研究,吃透中央、省上有关政策,有的放矢,大手笔、高水平策划项目,精心编制和包装项目,切实增强项目策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力争取,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多联系、多汇报、8多沟通,争取上级理解和支持,争取更多关系民生水利项目进入上级重点发展、重点扶持项目盘子。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逐步建立水利建设长期、稳定投入保障机制。(三)有效开(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