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英杰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常英杰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doc(3250K)doc(3250K)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如有错误还请自己查证!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作者单位:新郑市八千乡东王马小学姓 名:常英杰通讯地址:新郑市八千乡东王马小学邮 编:451171联系电话:13592458262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有以综合主题形式为主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红领巾法制知识广播等形式实施渠道有许多条但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法制教育一、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形成学科渗透它的教育优势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在目前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法制教育同样不可能远离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进行小学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实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二、渗透法制教育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各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作为研究项目之一2、有机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3、情感性原则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 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的有趣、可爱、美丽、富有灵性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教师把这些在以往的授课时一般都不讲的保护环境知识讲给学生听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两者的结合并不显得牵强三、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1、联系实际法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在学完课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同学们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我们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现在河里的鱼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让学生讲讲原因通过讨论回答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教师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 6 月 1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2、创设情境法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无疑是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画“小法官“时先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法制的绘画创设法制教育氛围浓厚的环境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时先让学生观看黑猫警长动画使学生产生小警官公正无私的形象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自然升华激发了绘画欲望从而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情与画完美结合3、实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例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时可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自行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 15 日以下拘留200 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购买赃物是违法行为纷纷表示不能贪图便宜购买赃物而且表示如果发现别人有销赃的行为要举报到有关部门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四、渗透法制教育的注意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准“渗透点“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2、把握“渗透时机“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3、掌握“渗透度“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只要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