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tuWgifWtuWgif1古诗文选修导学案杂诗十二首(其二)学案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一、知人论世: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 29 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 80 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 62 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恨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WtuWgifWtuWgif2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他用客观的记叙方式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的生活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二二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诗中表达主题的句子是 ,属于材料的部分是 。试着概括本诗的主题 。三三 、导读:、导读:1 1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沦”意为 , “西河”意为 , “景”意为 。首四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思考: 首四句写日落月出,昼去夜来,这为下文的哪句话埋下了伏笔? 。2 2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上四句写昼去夜来,暗示“日月掷人去” 。而“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则是从 角度,暗示“ ” 。这时,夜已深沉,凉风习习吹进房户,诗人突然感觉到了 。气候变了,莫非真到了季节更替的时节?此时,诗人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愈觉秋夜 。既长夜难眠,诗人该如何消遣呢?或许,可以找个知心人来倾吐一下隐藏在内心的苦衷吧,可是“ ” ,谁能理解我,又去哪里找这样一个人来交谈呢?那就借酒消愁吧,于是诗人“ ” ,独酌索然,那就与自己的影子对酌吧,是我在举杯劝影,还是影子在举杯劝我呢?次六句通过写诗人在秋夜的所感、所做,表现出了诗人 的心境。这里的“ ”字带有双关意,一指天气,一指内心。 “夕永”之“永”意为 WtuWgifWtuWgif3。 “欲言无予和”从句式考虑,特殊在哪里? 。3 3、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末四句是这首诗的 。 “ ”也正是诗人长夜难眠,苦闷、悲戚的原因。其中, “掷”有抛、甩、弃等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 “骋”意为驰骋,这里有 之意。 “骋志”意思是 。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有限,诗人空有远大志向却得不到施展。于是, “ ”愈迅速,则“ ”的悲哀愈深重。也正因为此,诗人“ ” 。4 4、试翻译这首诗的内容。、试翻译这首诗的内容。5 5、质疑、质疑: :你还有疑惑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你还有疑惑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6 6、直击高考、直击高考阅读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与本诗,试从意象、艺术构思、意境、情感四个角度中的任意两个方面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并说明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自己的忧思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WtuWgifWtuWgif4杂诗十二首(其二)学案杂诗十二首(其二)学案 答案答案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一一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诗中表达主题的句子是“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属于材料的部分是 1 11010 句句。试着概括本诗的主题光阴流逝却壮志难酬的悲慨。光阴流逝却壮志难酬的悲慨。二二 导读:导读:1 1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沦”意为落下落下, “西河”意为西山西山, “景”意为“影影”即月光即月光。首四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出了一幅阔大、苍茫的秋夜景象。太阳已沉下西山,素洁的月亮从描绘出了一幅阔大、苍茫的秋夜景象。太阳已沉下西山,素洁的月亮从WtuWgifWtuWgif5东岭升起,月色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无极的夜空一片空明。东岭升起,月色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无极的夜空一片空明。思考: 首四句写日落月出,昼去夜来,这为下文的哪句话埋下了伏笔?“日月掷人去日月掷人去”2 2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上四句写昼去夜来,暗示“日月掷人去” 。而“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则是从时节变换的时节变换的角度,暗示“ 日月掷人去日月掷人去” 。这时,夜已深沉,凉风习习吹进房户,诗人突然感觉到了枕席之冷枕席之冷。气候变了,莫非真到了季节更替的时节?此时,诗人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愈觉秋夜漫长漫长。既长夜难眠,诗人该如何消遣呢?或许,可以找个知心人来倾吐一下隐藏在内心的苦衷吧,可是“欲言无予和欲言无予和” ,谁能理解我,又去哪里找这样一个人来交谈呢?那就借酒消愁吧,于是诗人“挥杯劝孤影挥杯劝孤影” ,独酌索然,那就与自己的影子对酌吧,是我在举杯劝影,还是影子在举杯劝我呢?次六句通过写诗人在秋夜的所感、所做,表现出了诗人苦闷、孤独苦闷、孤独的心境。这里的“冷冷”字带有双关意,一指天气,一指内心。 “夕永”之“永”意为长长。 “欲言无予和”从句式考虑,特殊在哪里?宾语前置宾语前置。3 3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末四句是这首诗的主题主题。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也正是诗人长夜难眠,苦闷、悲戚的原因。其中, “掷”有抛、甩、弃等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岁月无情,时不我待。 “骋”意为驰骋,这里有施展施展之意。 “骋志”意思是大展宏图大展宏图。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有限,诗人空有远大志向却得不到施展。于是, “岁月掷人去岁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有志不获骋”的悲哀愈深重。也正因为此,诗人“终晓终晓不能静不能静” 。4 4、翻译、翻译太阳落下山去,皓月从东岭升起。月光放射万里清晖,广大的夜空被照耀的十分明亮。秋风吹来进入房中,夜里枕席上感到阵阵寒冷。气温变化让人醒悟到时节变化了,不能入睡才感觉到秋夜的漫长。我要倾吐心声却无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孤影对饮。时WtuWgifWtuWgif6光飞逝,从身边走过,我空有壮志却得不到施展。想到这些,心里满怀悲凉,直到天亮心里也不能平静。6、直击高考答案:意象:前者 明月、清风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也象征志趣的高雅、品行的高洁。孤鸿、翔鸟象征内心的孤寂。后者 白日、素月,浩荡光明,可见作者的胸怀。艺术构思:前者 开篇直抒胸臆,中间借景抒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后者,开篇写景,中间触景生情,结尾直接抒情点题。意境:前者清幽冷寂,后者空阔冷清。情感:前者孤独苦闷忧愤,后者时光流逝、壮志难酬、孤独寂寞主要是通过动作和一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忧思,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是他的动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