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动员准备经济动员准备 2968729687第一章 动员与国家安全 哈诺德J克莱姆 美国 出自经济动员准备 1983 第一节 经济能力与动员 第二节 美国的动员准备:历史的透视 第三节 80 年代动员的战略效果 第四节 关于短期战争和长期战争的辩论 第五节 民事部门的动员计划 第六节 美国动员准备所面临的考验 “动员”的简明定义是“快速集结、组织和展开各种优势兵力” 注:保罗布拉肯:核时代的动员 , 国防安全第 3 期(19781979 年冬季号)第 74 页。在开始时就必须认识到,就连专家们对这一术语都没有作出一致而精确的定义,对这一概念的含义也没有一致的意见。这主要是因为分析家们对未来武装冲突的性质和进程有着不同的观点,对其激烈程度,地理范围以及最为重要的预警时间等,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所有这些不同观点,都对引起语义上的问题产生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在动员及其有关问题上,独树一帜地运用自己的一套术语,借以区分动员及其进程的各种不同的程度和种类。其精确定义是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作出的(参见 1979 年版国防部军事术语辞典)。在本书的以后章节中,还将使用这些术语。 。对普通公民来说,动员就是“使国家做好战争准备” ,是使一国力量进入应付武装冲突的戒备状态的过程,包括集结和组织人员、物资、补给品以及有关重要的生产设备,使之处于战备状态。 但是,归根结底,动员是一种从属于政治意志的行动。对美国及美国社会来说,动员就是为准备战争(有时甚至在武装冲突实际开始之后)或准备进行战争威慑而由总统作出的某种决定,并得到国会,最终得到美国公民的支持。这种从属于政治意志的行动,是一种基本手段,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于 19401941 年间采取,杜鲁门总统再次于 1950 年采取的正是这样一种基本手段,但是,1965 年上任的约翰逊总统以及后来的历届总统却没有采取过这一手段。 动员是一种既定的从属于政治意志的行动,它从广义上说通常包括下列四种主要类型 注:本书所述动员类型见之于里查德B福斯特和弗朗西斯F霍斯伯所著的80 年代的准备与威慑战略 , 环球季刊第 24 期(1980 年秋季号)第 448449 页。 : 一、军事动员 1、增加国防拨款 2、增加国防采购,包括战争物资储备和各种武器装备 3、征召人员 4、预备役进入战备状态 5、征召预备役人员 二、工业动员 1、动员基础 工具、机床和仪器 备用生产线和工厂 备用定货 储备物资(包括制成品、零部件以及原材料) 授予立法权 2、动员 确定武装力量、军事支援以及重要的民用物资的需求量 确定并发布工业动员中优先考虑的事项 实行统制(物资分配统制、信贷统制以及对国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等) 三、民防动员 1、领导人及普通老百姓的防护(建立掩蔽部,制定后撤计划) 2、工业与公用事业 实施加固 实施疏散 准备备用设备 四、联盟动员 1、领导人调动和军火输送 确定共同的战略目标 确定各成员国在后勤、物资采购和人员方面承担的份额 建立共同的基地以及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和后勤系统 2、外交动员 签订协定,建立地区性国家联盟 确定战后目标以及长期的政治、经济、战略目标 一次动员可能同时采用上述所有措施,也可能不同时采用所有这些措施。由于对威胁的性质及国家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同,动员的内容和紧张程度可能相差甚远。事实上,在国际上出现紧张局势时,或在实际冲突发生之前的危机中,可能实行动员,也可能不实行动员。但是,一旦实行动员,动员的程度就可能随着潜在或实际冲突的升级而扩大。由于需要采取大量截然不同而又无法预测的步骤,所以,这种动员可能涉及很大的范围。 第一节 经济能力与动员 在现时的世界上,一个国家所进行的任何动员,其关键性组成部分就是它的经济能力。 注:这一部分主要根据詹姆斯R施莱辛格的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纽约弗雷德里克A普雷格公司 1960 年出版)第三章整理或节选而成。 因此,本书一开始就重点从与这种经济能力有关的几个方面来探讨其一般含义及影响,这样做可能是适宜的。人们普遍认识到经济能力是一个国家达到其内外目标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把经济资源作为一种可资运用的国力更具体地说,作为一种动员能力的尺度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经济能力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数十年来,美国人一致认为,和苏联相比,美国巨大的经济资源为美国与苏联竞争提供了较大的优势。毫无疑问,美国丰富的经济资源是它强大的一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苏联人在其以比较贫乏的资源实现其目标的努力中,一直承受着放弃国内目标而满足总体战略目标需求的巨大压力。但是必须认识到,尽管苏联付出了放弃国内目标的代价,而其实现目标的效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年来,苏联领导人无视消费者的福利,对其经济进行控制,以实现其国家力量目标。这样做的结果是:尽管其整个资源比较贫乏,但苏联已成功地达到并保持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水平,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美国及其盟国能够很快拿得出来的力量。 虽然经济能力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和明显的联系。西方国家惯于把这种联系看成是直接联系看成能精确测量的联系。一般来说,这些国家都熟悉这样一种观点,即两个国家相比,资源比较丰富的一方在发生军事冲突时,较之对方具有较大的优势。多年来, “战争经济潜力”(EPW)这一术语,一直是个具有诱惑力的词语。然而,对其含义及其意义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就会使人发现,它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当然,一个国家的经济潜力可以为其提供可能用来实现国家目标的手段,认识到这一点是必要的。但是,潜力与实力间有很大的距离,而且把潜力变成实力以实现国家目标所需要的步骤,可能永远也不会付诸实施。 在估算相对力量时,人们通常的做法是,把“经济潜力”解释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能实现的商品和劳务的最大产出,由此看来, “经济潜力”概念向“战争经济潜力”这一概念迈进了小小的、合乎逻辑的一步。 “战争经济潜力”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国家的经济潜力减去为民用而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产品。 注:要广泛了解“进行战争的经济潜力”这一概念,可参阅克劳斯诺尔所著的国家的战争潜力(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6 年出版)和军事力量与潜力(纽约 DC希思有限公司 1970 年版)特别是后一本书的第一章, “军事力量性质、组成部分和功能” 。 然而,后一部分是难以估计的,因为没有精确的办法可用来计算民用产品的社会需求量。民众的精神状态与期望不同,民众对国际压力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国家对民众提出的要求以及民众愿意承受牺牲的程度不同等等,所需要的民用产品就会不同。 如同目前的情况一样, “战争经济潜力”依赖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统计数字,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在正确运用这一概念之前,人们必须根据国家产品构成和工业结构来考虑作必要的调整。有些工业适合于转产战争必需品,而另一些工业是不适合转产的。犁铧厂可以转产刺刀,但是,化妆品厂、纺织厂或黄油厂要转产刺刀,可能是困难的。军火生产需要重工业这样一个事实,使得许多国家在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上无法选择。只有工业化国家才能作出这种选择。当然,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尽管可能很富有,但它缺乏生产现代战争所需武器的工业设施。要得到进行现代战争所必要的武器,就得另想办法。 “战争经济潜力”的概念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就在这一概念与国民生产计算有密切联系。从国民生产的角度观察,生产的目的就是消费,就是为了生产者的福利。这种观点虽然是西方社会意识的反映,它却是有点武断。在某一特定国家里,如果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军事效益,而不是消费者的福利,那么衡量产量的标准与通常标准就会完全不同而是经久耐用产品的产量,或是军事装备的产量,或是转产军事装备的能力。对国民生产进行衡量的传统方法与这些因素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国民生产的构成,特别是工业部门的构成,对我们研究“战争经济潜力”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对生产结构作分析时,人们就要放下“潜力”这一抽象概念而转到“经济能力”这一比较具体的概念上来。我们不想谈论包括各种物资的国家综合产量,因为其中许多产品与战争目的毫不相干,只是有选择地分析那些有战略意义的工业。这就把我们引向“动员基础”这一概念。动员基础与战争经济潜力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动员基础可能更有意义。由于动员基础强调现成的工业设施,而不强调以整个经济资源为标志的无形力量,因此,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动员基础”看作是“战争经济潜力”的一个核心。经济潜力的概念本身没有涉及时间因素,但时间因素是经济能力与军事实力关系的核心。经济潜力忽视了经济准备的程度,而转产的速度则是动员问题的关键。 动员基础的观点强调积极地看待经济能力问题: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我们倾向于需要哪一种生产?我们现在拥有什么设施直接生产适应军事冲突所需要的物资,或者有什么设施能转产这些物资,与此相反, “战争经济潜力”的观点则消极地看待经济能力问题:什么样的资源对民用无关紧要而最终能用于支持战争?由于动员基础注重此时此地的能力,所以比较稳妥。人们给其所下的定义是:“在全面战争条件下,能够允许生产迅速扩大,以满足军事作战保障,民用必需以及出口需要的能力。 ” 注:见本杰明H威廉斯著从战时转入和平时期的恢复与局部动员(华盛顿武装部队工业学院,1954 年出版)第 6768 页。 因此,动员基础与“战争经济潜力”的主要不同之处有三: 1、它只关心战略工业方面的能力,而不关心一般性经济能力;2、它视必需的民用生产为战略生产,而不把它看成是对战争经济能力的资源的分散; 3、它强调动员准备和快速转产中时间因素的重要性。 简言之,动员基础理论集中阐明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压缩非必需的生产和资源分配,能以多快的速度提供进行战争的手段?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必须注意“经济能力”这一概念使用的局限性。第一个局限性与国家生产构成有关:“经济能力”可以迅速地转为军工生产吗?第二个局限性则产生于一个国家是否愿意把其经济能力转化为军事能力。至少有这么一个问题,即民主国家的人民在必要时是否愿意作出牺牲。 但还必须考虑到第三个局限性一个更加重要的局限性。经济潜力能产生多大作用,取决于动员条例和动员时机的选择:一旦国家需要时,能有适当数量、适当种类的力量可供使用吗?除非恰当地协调经济力量与动员条例的关系,否则经济能力就可能释放不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有必要制定与军事战略相适应的经济战略。 有效的经济战略本身就是一种节约,如果这种战略奏效,即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如果不奏效,投入的所有资源都是浪费。经济战略不仅要与国家的资源状况和政治目标一致,还必须与实施预定战略的时间要求相协调。而且,经济战略不能由一个国家在真空中制定,还要设想抵挡住其它国家的冲击。总之,经济战略是一个国家整体战略理论的组成部分。资源可以转化为实现国家目标的手段,但是运用这些资源的速度、步骤和数量则取决于经济战略。 两次世界大战显示了协调经济战略与军事战略的必要性。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会影响其军事计划,而军事战略则反过来影响经济资源的组织与运用。在两次大战中,德国都把命运系在速胜上,结果证明这种战略是不高明的。西方当时设想,自己能得到时间进行动员,所以,可以允许其现役部队滞后于敌人的现役部队。结果证明这是个成功的战略。不过,它也经受了令人吃惊的风险,而且可以想象,要是采用另一种战略,西方在战争中所付出的绝大部分代价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节 美国的动员准备:历史的透视 人们普遍认为,可靠的国家安全,取决于一个国家在危机时迅速、果断地作出反应的能力,即集中和组织人力物力资源,并运用于共同防御的能力。但是,历史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下面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从来就没有充分地作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