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容提要本文以汉魏六朝的隐语文学为研究对象, 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 对这类文学作出深入、系统的论述。全文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对 “ 隐语文学” 概念进行重新界定。以 刘潞 文心雕龙 谐隐 中对隐语特征的揭示为依据, 辨析在此问题上的四种理解, 进而为隐语文学确定义界。指出所谓隐语文学指的是具有隐语性质的文学。第二部分对汉魏六朝隐 语文学类型进 行研究。 这一时 期的隐 语文学作品, 按体裁划分,主要有民谣中的一些谴语;诗歌中的字谜诗、离合诗、风人诗;散文 中的 连珠文以 及附载于史传中的 一些人物言 语。第三部分对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特征进行分析。它们主要呈现出题材的广泛、语言的 “ 回互其辞” 、结构的灵活、文体的简洁等特征。第四部分对汉魏六朝隐语文学功能进行探讨。首先是政治功能,包括橘谏; 协调政治关系; 对政治生活的 看法。 其次是娱乐功能, 包括测智和嘲 戏两个方面。 再次是抒情功能, 包括抒发男女婚 恋过程中的各种不愿明说的 感情、 人生经历中各种不便明说的感悟之情、抒发人们的某些不敢明说的愤感之情等。第五部分对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流变进行揭示。 指出这类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隐语文学作品种类不多, 创作主体以宫廷徘优为主, 是一种不自觉地创作。三国时期,隐语文学种类渐趋增多,艺术渐趋精巧,创作主体多是自觉的文人,可谓是隐语文学史上的一次转型。两晋南北朝时期,隐语文学种类繁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关键词:汉魏六朝隐语文学AE x P o s i t io n o f t h e A r g o t Lite r at u r e in t h e Ti m e s ft o mt h e H a n D y I1a s t y lo t h e S o u th 。引言我们常常需 要借助一些文学作品 来表达我们游戏的心 态和含蓄的语 意, 汉魏 六朝的隐 语文学 正是这种心理的反映和表现。 尽管隐 语文 学是人们的生 活所需,自有其价值和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却长期受到学界的冷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即使有文学史论著涉及到隐语文学,亦属一鳞半爪。胡适 白话文学史 、 郑振铎的 中国俗文学史对其保持的源 自民间的通俗风格给予了肯定。 刘师培 中古文学史 在总结南朝文学的得失时把隐 语文学 与诙谐文学并 举, 认 为是世风淋漓, 作者轻薄 所致。 此后几 一 1 一年, 这方面的论述可谓付诸网如。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这一问题开始得到一些学者重视。王运熙先生发表了 汉 魏六朝四言 体通 俗韵文 等文章, 对汉魏六朝隐语又学中的 部分作品作了 梳理,指出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发展中的价值意义, 此后, 有关隐语文学的研究逐渐有了一些成果, 但也多是以单篇论文形式对先秦阶段进行研究, 涉及到汉魏六朝的,多是以诙谐文学研究为主, 或者略述隐语文学,或者把隐语文学作品都纳入诙谐文学的范围。有鉴于 此, 本文以 汉魏 六朝的隐 语文学为研究对象, 试图 通过对相关文 献资 料的 收集、 整理和分析, 对 这类作品 作一个整体、 系统的 观照, 力求揭示其本质,显示其特征, 勾勒其流变, 分析其成因, 尽可能展现出汉魏六朝隐语文学的面貌。, 见 当代学者自 选文库 千 运熙 卷 合肥安 徽教 育出 版社1 9 9 8 / 12版川3第一章隐语文学概念的提出刘腮在 文心雕龙 谐隐篇中专门提到 “ 隐” 这一文体, 称 “ 隐” 就是“ 隐语” ,并给其下定义为 “ 遁辞以隐意,橘譬以指事” ,即用隐约的语言暗示某种意义,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一事物。刘碍的这个提法让我们至少明确,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文学样式- - 一 隐语,并且它有着 自己独立的文体地位。 但是, 刘翩给隐语下的这个不确定性很强的定义, 却带来了学术界对“ 隐语”的诸多理解,大致有下列几种:1 、缪俊杰认为“ 谐隐” 当是讽刺 文学, 并说 诗经中已 经有不少讽刺作品, 而刘解只是在 谐隐篇中建 立了 讽刺文学的一些 基本理论。讽刺文 学的显 著特征是一要语言幽默, 引人发笑: 爪要有益于劝戒2,2 、游国 恩以为“ 其无 隐 之名,而有 隐 之实者 - - - 一 殆难偏 举。乃至庄周之 寓言, 屈原之 离骚 , 荀卿之 赋篇, 下逮图邀歌括,童谣谜语,皆其流一也。而我国文学中所谓比兴,所谓寄托,所谓婉而多讽,其 树义陈辞莫不以 隐为 之体。 隐之时义大矣哉! 昔刘彦和已 尝言 之, 而未有尽; 故复考论 之如此,。 ”3 、朱光潜、詹瑛、钱南扬、王运熙等认为 “ 隐”即是 “ 谜” ,二者原是一件东西, 不过古今名称不同, 可能是因为汉以前书上还未出现“ 谜”字,而魏代以后,谜语在文人中己经相当流行。4 、陈望道则认为“ 现今许多人都把雯词、 隐语与所谓谜语混同。 但是 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 重在斗智,而雯词隐语却重在斗趣或暗示,中间略有分别;我们或许可以说谜语是从雯词化出来的,但不能把雯词、谜语混看为一件东西。 ”综观这些观点, 各有其侧重。 观点 1 侧重于隐语的功能, 认为隐语中有讽刺的内容,它的主要功用就是劝诫讽刺。因此, 隐语文学当是讽刺文学。确实,从刘姗所举的隐语的例子看,有不少隐语表现了劝诫讽刺的内容和作用。 但是, 我 们也知道并不是 所有的 讽刺文学都是 隐语文学。 同时 , 刘姗所 举隐语之例中, 有 不少隐语作品并不存在 讽刺的 意味。因 此,二 者是 交叉关系而非等同 关系。观点2 侧重隐语的影响。 换句话说, 这种观点把作为文学样式的隐语和作为 表现手法的隐混为一谈。 关键在于区分 谐隐之隐与 隐秀之隐。 谐隐本属 文心雕 龙的文体论部分, 而隐 秀属于 文心 雕龙 的 创作论 部分, 二者好像也 关系不大。杨明先生在考察隐秀的 “ 隐”之义时 石 ,联系了 文心雕龙其他篇章中的“ 隐” ,独独没有涉及谐隐之 “ 隐” 。 但是学界也有类似游国恩先生的观点,如吴林伯先生就认为 “ 本书 谐隐也讲到隐,但着重说明隐语的史例及其作用。与本篇注意言隐语的特征者,截然不同。 ”好 谐隐之隐与隐秀之隐到底是否一致?隐语的“ 遁词以隐意, 话譬以指事” 和后来转化出来的谜语的“ 回互其辞, 使昏 迷也。 ” 都是对某事某物不直接点破, 而是有意绕弯子, 用含蓄的 语言适当作 些暗示“ 使昏 迷也” , 故布疑阵, 使人一时摸不 着头脑, 陷入困 惑之中。 当然, 最终还是要让人通过对暗示性语言的反复琢磨, 从 “ 昏迷 ” 中清醒, 找到谜语、隐语的答案。猜谜和射隐的过程好比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显得几分急切, 几丝焦虑。一旦猜着 了, 就好比 “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愉悦、惊喜顿时会涌_ b心头。因此,隐语很大程度上是在做文字游戏。刘姗 文心雕龙 隐秀 篇云: “ 隐也 者, 文外之重旨 者也。 ” 丁 就是文字表面之外包含着丰富的含意。范文澜曾这样注解说:“ 重旨者,辞约而义富,含味无穷,陆士衡云 文外曲致, ,此隐之谓也。 ” 日 这种解释是正确的也就是我们所 说的“ 含不尽 之意 见于言 外” 、 “ 言有尽 而意无穷” 。 也即 刘艇所说 的 “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因为有内在蕴潜的心、情、意、理、神,所以刘姗又说:“ 隐以复义为工。 ”即多种意义。这些意义主要在文辞之外,要以含蓄不露的描写,表达深 广丰富的内 容。 正 如刘露说的“ 隐 之为体, 义 生文外, 秘响 傍通, 伏采潜发, 譬艾象 之变互体, 川滨之温珠玉也” 。, 可见,隐秀之隐当是指文学作品的一种含蓄美,这种含蓄表现为圆融会通, 即既有象征意义, 又不拘泥于某一确指之义; 又表现为圆融蕴藉,即有所指, 却不明示, 而是表现为委婉、含蓄、朦胧而多义。 试以阮籍 咏怀诗其一为例:夜中 不能寐 起 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 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 林。 徘徊将何 见? 忧思独伤心。( 魏诗卷十) “全诗以形象的表现为主。 首二句叙述阮籍长夜难眠, 起坐弹琴, 在诗人的这种状态中, 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个体形象。 三四句的景物描写, 在清爽明快的表面下, 由于 夜半时 分的景 象衬托, 仍给人以阴冷、 寒嚓的感觉。五六句孤鸿、翔鸟的 形象,则具有丰富的含义。 失群孤鸿、 夜半翔鸟, 其声尤显凄哀怖厉, 再加上寂无一人的外野北林。就进一步加强了前四句中所隐现的悲凉凄哀的景象描写, 暗喻当时险恶动荡的时局环境。而孤鸿翔鸟哀鸣的形象, 正是诗人 自身的写照,象征诗人身处乱世的悲恐不安的心理。 后三句的笔墨, 又回复到诗人身上, 并在诗人踌躇千 徊的形象描写之中, 点出其忧思独伤心的情怀。这种情怀又始终蕴藏、贯汇在前面 的诗人形象和自然物象的描写之中。 同时, 这种情怀的产生根源, 又无疑是当时名士难自存的乱世。因此 也就具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1 护1 , 的形象意义也就显得史为广邃遥深。“ 下从上文的比较中, 我们可以看到和费人猜度的只有复意的做文字潇戏的隐语 相比 ,隐 秀之隐是要人去品 位和感 悟的 它的心、 情、 意、 理、 神。 隐语的含蓄和 隐秀的 含蓄是完全不同的。 游国 恩先生看到了文学艺术的 作品 均有所藏的 含蓄的特征, 而起源甚早的隐语也确实在文学领域有不小的影响, 但是隐语和为表现作品的隐秀而所使用的比兴、寄托等等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观点 3 、4 侧重于揭示隐语与谜语的关系。隐语究竟是不是我们今天的所谓谜语昵?在先秦典籍中, 隐语又称 “ 隐” 或 “ 史词” 。 国语 晋语五记载: “ 有秦客为雯词于朝。 ” 韦昭注:“ 雯,隐也。 ”扬雄 方言称:“ 雯,隐也,谓隐 匿也。 ” 韩非子 喻老 又记: “ 右司马 御座而与王隐语” 之事, 集韵 释 “ 隐” 为 “ 史 语” ; 正字通说 “ 隐与隐 通。 ” , 可见,在早期隐语又叫雯词或隐语。 2”东汉班固 汉书 东方朔传中才有 “ 隐语”一词出现:“ 臣 郭舍人)愿复问 朔隐语, 不知亦当 榜。 ” 那么, 众多 学者何以 会把隐语和谜语等同呢? 它的由 头 在东汉许慎的 说文 解字 云: “ 谜, 隐语也, 从言谜。 川3 正如钱南 扬所说: “ 周 秦两汉之书, 不载 谜 字, 宋刻本 说文 解字 有之, 则后人增入也。 ” 就是说许慎之前无“ 谜” 字,人们用 “ 隐语” 、 “ 雯词” 称之,许慎之后有了“ 谜”字,谜语也就是隐语。那么,我们来看今天所谓的谜语。谜语, 刘姗语: “ 谜也者, 回互 其辞, 使昏迷也。 川乙 又说谜语的表现形式“ 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 。 辞海解释为: “ 一种游戏,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射。源于口头文学,后也成为文人游戏。今多称猜射事物者为事物谜,以文义作谜底者为文义谜。前者多为民间谜语,后者专指 灯谜 。 ” 我们现今所见到的谜语形式多样,可以是诗、是词、是歌、是赋,也可以是曲、是画、是对联、是短文。为了达到游戏的目的,它 “ 遁词以隐意”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比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比拟、夸张、设问、析字、镶嵌、复叠、折绕、回文、 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幽默等等。使用这些手法主要是为了达 到 “ 纤巧以 弄思, 浅察以炫辞, 义欲婉而正,辞 欲隐而显” 。 丁 尤 其值得 注意的是 每一 个谜语的 独立性都很强, 不需要依附 于任何背景、 气氛、 环境, 而只需通过字面去猜测它的谜底。我们可以体察一下刘姗认为 “ 己兆其体”的荀卿之赋,我们来看其中两则:爱有大物月卜 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