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沧江:彪炳韩中两国文坛的汉文学家金沧江:彪炳韩中两国文坛的汉文学家纪念金沧江漫论纪念金沧江漫论张张 荣荣 生生( (南通大学 张謇研究所, 江苏 南通 226019)摘摘 要要 中国古代正统的汉语言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周边国家具有很强辐射力。中国 儒家正统思想的长期熏陶,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研习琢磨,独特遭遇和丰富阅历,对 中国古典文论的潜心钻研,对文学和史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与南通实业家张謇的诚挚交往并 得其慷慨赞助:造就了旧韩时代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金沧江。绵延 2000 余年的中国儒 学,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文化的一部分,而汉语则是世界上时间最悠久、结构最周密、语词 最丰富、表义最精确、使用人口最多、最具表现力生命力的世界性语言之一,涵育了包括张 謇与金沧江在内的众多中外思想家、文学家。在对外开放的今天,既要大力提倡学习外国语, 更要重视推广和发展汉语言文学,从而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和光荣先贤的文化硕果。关关键词键词 汉语言;文学家;史学家;创作论;金沧江;张謇 张张荣生荣生起于先秦、中经汉唐、迄于明清的中国封建社会,历经两千余年长期发展,孕育了光 辉灿烂的中华古代正统文化。这种文化以汉语言文学为主要表现形式。它的内容博大精深, 它的幅射辐射广阔深远。它不仅深深涵养着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而且深刻影 响着中国周边曾经以汉语言文字为人类思想交际工具的一些邻国,尤其是曾经作为中华帝 国附属国家之一的韩国(朝鲜)的知识分子。著名的韩国诗人、历史学家金沧江就是其中 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据史料介绍,金沧江名泽荣(18501927) ,字于霖,沧江是他的号(他的另一个号是 韶濩堂主人) 。生平以号行。原籍韩国开城(旧名崧都、松京,曾为高丽王朝都城)人。 1905 年,他因官场与其生平所志不相容,而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吞韩国的图谋又日益成为现 实,他眼看着自己的祖国国将不国,决计不做亡国奴,于是寻求中国南通著名实业家、教 育家张謇的资助,毅然背井离乡,渡海流亡到中国黄海之滨的南通城定居为侨民。以此为 界,他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生活在韩国,曾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并于 1891 年 42 岁时考中进士,踏上仕途。他的仕宦生涯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曾担任过编史局主事、 中枢院参书官、内阁记录局史籍课长、正三品通政大夫和学部编辑委员。后期生活在南通, 在张謇兄弟举办的南通翰墨林印书局里担任书籍编校。编校工作基本是个闲职,他的主要 工作是从事著述。1910 年日本正式宣布并吞韩国,金沧江从此失去祖国。1911 年辛亥革命 爆发,统治中国社会达 2000 余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制度宣告结束。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2共和政体开辟了中华民族新的纪元。金沧江为之欢欣鼓舞,曾申请加入中华民国国籍,自 号“中国新民” ,对刚刚诞生的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寄予厚望;但在其著作中署名时仍多用 “韩国遗民” 、 “朝侨” 、 “韩产” 、 “韩客” ,以示永远不忘故国。1926 年张謇因病辞世,他 生前创办的企事业因多种原因限入困境,而中华大地上也正是军阀混战连年不解的黑暗时 期。金沧江看不到这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悲观绝望之下,于 1927 年含恨自杀身亡,终年 78 岁。他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当时江浙知识界广泛的悲痛,人 们称誉他是“韩国的屈原” 。 金沧江毕生以文为业。他利用 78 岁的有生之年写下了大量的古文、诗和史学专著,其 中较为著名的有:丽季忠臣逸事传 、 崧阳耆旧传 、 朴燕岩文集 、 明美堂集 、 黄 梅泉诗集 、 申紫霞诗集 、 沧江稿 、 韶濩子诗 、 韶濩堂文集 、 丽韩九家文钞 、 箕子国历代诗 、 增补文献通考 、 东史辑略 、 韩国历代小史 、 校正三国史记 、 韩史綮等传记、诗文集和历史专著。今人辑其著作编为金泽荣全集6 卷。由于他 的卓越成就,他与同时代的李建昌、黄玹、姜玮(一说李南珪)等 4 人并称为旧韩末期四 大古文家、四大文豪,受到同时代文化人的交口称赞和衷心景仰。例如孙翼厚在沧江先 生实纪序里说他“叩杖入中国,宣壹郁于诗文。中国之豪人通士多同感于声气,愿 与之游,于是沧江之名遍一世;而公之文虽谓之满天下未为过也。 ”1不仅如此, 他已被当今学术界研究朝鲜韩国历史的专家学者们公认为是韩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文家、诗 人、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爱国启蒙思想家和反日独立运动的活动家;他的文学业绩, 对汉文学史和汉文学批评史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而不仅在韩国文化史、而且在中国文化 史上,都有着杰出而不可磨灭的地位。 金沧江作为一个文化人,在他那不算优裕的生活环境里,尤其是后期遭逢多灾多难的 时代,处在颠沛流离的境地,何以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文学和史学创作业绩?个中的原因是 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并加以思索的。这无论对于我们今天造就伟大的文学家,还是对于我们 创造现时代的先进文化,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是值得 重视的。 首先,中国儒家正统思想的长期熏陶为金沧江的著述事业准备了思想条件。以孔孟学 说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曾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韩国也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指导思 想理论。与此相联系,通过科举考试方式进入仕途,曾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韩国也是士 人出将入相、参与政治的必由之路。金沧江自幼师从家乡的老师全象谦学习做诗和时文 (八股文) 。而做时文,是需要站在圣贤的立场说话, “代圣贤立言”的,这就需要举子们 熟读并理解儒家经典。我们从金沧江后来所写的论文中对儒家经典的娴熟引用和精当论证, 可知他对儒家思想学说是烂熟于心的。幼年对儒家经典的诵读和研习,使金沧江从小就接 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和浸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济天下”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正统的思想信条,既是众 多封建士大夫、也是金沧江的人生观和毕生做人的准则。要写妙文,先做妙人。把自己造 成一个正人君子,是写作出类拔萃文章的先决条件。 “有德者必有言” ,正如金沧江自己在 翰墨林诗卷序中所说:“夫英雄与文章皆天地之元气也。故人苟能为英雄于众人之中, 而拨乱世反之正,则其气禀之清明如日如月,其于诗若文不学而自然能之。 ”2 其次,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研习琢磨为金沧江的著述事业准备了艺术条件。鲁 迅先生说过,一切成功的作品都在告诉人们应当这样写,一切不成功的作品都在告诉人们 不应当那样写。据今人研究,金沧江的文学作品受到过许多中国古代著名文人的思想和艺 术的影响。先秦的诗经 ,屈原的离骚 ,司马迁的史记 ,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 诗,韩愈、柳宗元、归有光等人的散文,都曾给予金沧江的文学和史学创作以思想的滋养 和艺术的启迪。在他晚年自撰的自制墓志铭中曾明确地肯定了这一点,他写道:“公3于文好太史公、韩昌黎、苏东坡、下至归震川,于诗好李白、杜甫、昌黎、东坡、下至王 士禛,以自沾沾为喜。 ”3在众多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金沧江尤其喜好诗经 、 史 记和韩愈、归有光的散文。他曾这样赞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和被鲁迅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读毛诗,则可以知后世之诗皆死诗也; 读司马迁史,则可以知后世之史皆死史也。 ”4而他对归有光散文的喜爱与师承神似达到了 这样的地步,以至于他认同了文友将他划入归有光的谱系。他曾写道:“余交游之中,能 知余生平本末及与共文字甘苦之境者,惟宁斋为然。尝笑谓曰:子可谓震川之子 , 此庄周所谓莫逆也。 ”5同时代人李绍箕所写的挽词也指出了金沧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师承 关系,他写道:“崧岳钟灵产哲贤,文章命世岂徒然。渔洋遗韵濩堂集 ,司马逸才韩 史编 。 ”6 其次,独特的遭遇和丰富的阅历为金沧江的著述事业准备了社会内容。如所周知,文 学作品,也包括富有文采的史学作品,对于读者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审美价值主要 是由作品的艺术性产生的,一般具有外在性和直接性;认识价值主要是由作品的思想性产 生的,一般具有内在性和间接性。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都包含着深刻而广阔的时代和社会 生活内容,尤其是蕴含着基于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认识而提炼出来的自然哲理、社会哲 理、政治哲理和人生哲理。这样的作品经得起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式的多次洗涤筛选,经久 弥鲜、历久不衰。我们读金沧江的优秀作品,也感到这样耐人咀嚼的韵味和魅力。之所以 如此,是因为他的作品涉及了众多的领域,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金沧江生活在 19 世纪 末期和 20 世纪初期。这是一个西学东渐、除旧布新的大变动的时代。西方列强(也包括日 本)利用科技革命先一步强盛起来的优势,对中国、韩国等东方弱国实行赤裸裸的侵略政 策和战争政策。正义与邪恶、崇高与卑鄙、伟大与渺小、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进行着激 烈的斗争与较量。在金沧江生平的后期,他经历了国亡家破的重大变故,颠沛流离迁徙到 异国他乡。这使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领略了政治的意义,并较多地接触和体味到下层普 通民众的艰苦生活。这引起了他对生活的深沉思索,胸中积蓄了众多待吐的“块垒” ,使他 在创作时能够做到有感而发,避免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无病呻吟。 而在他生平的前期,生活相对安定,仕途相对平稳。那时他曾接受他的恩师全象谦“其游 学京师乎”的屡屡劝告7,走出家门,遍游韩中名山大川达 60 余日,广交文友,开阔胸襟,拓宽视野,丰富见闻。这使他胸中充满了浩然之气,孕育了他日后创作作品时“气盛言宜” 、 感情自然涌泻的基本风格。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时势孕英才,苦难造就人。特定的 时代,既磨难了金沧江,也成就了金沧江。真所谓“贫贱忧戚,玉汝于成”啊! 其次,对中国古典文论的潜心钻研为金沧江的著述事业准备了正确的创作方法。金沧 江广泛涉猎、深入研究过从先秦直至明清中国文人所著的文学创作理论和文学鉴赏理论, 对一些传统命题一一加以重新审视,有所质疑,有所批判,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在文与 道的关系上,金沧江主张文道一致论。他认为“文章自是天地自然之法则。 ”8士如有道则 必有文:“士但可问其志之有无,而不必问其文之工拙也。 ”9他在答人论古文书中, 引用自己的切身经验来论证“道”可以决定“文”:“夫所谓文章者,简而言之则不过曰 文理。理也者,学问之源本,是非之准绳,趣味之所生,解悟之所机括也。故凡彼体法、 妙气之属,皆不能不资乎理,如鱼之不能不资乎水。故仆阅历于半世之间,多见为文者理 顺则其成也易,理滞则徒用力而无所成。 ”10在文与质的关系上,金沧江主张文质并重,反 对重质轻文。他引用论语中孔子的有关言论并加以发挥:“道非文莫形,而文与道一 也” ;“文不醇雅,则不能感动人心而为后世所重” 。11所以他的文章十分重视文采,力求 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金沧江继承中国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 的文统,十分推崇有神气的文章。归有光曾说:“余谓文章天地元气,得之者直与天地同 流。 ”又说:“为文必在养气。气蕴乎中而文溢于外,盖有不自知者。如诸葛孔明出师表4、胡澹庵上高宗封事 ,皆沛然自肺腑中流出,不期文而自文,谓非正气之所发乎?”12与 此相似,金沧江十分景仰古人有神气的文章,认为“秦汉以上文,其神天然,其气沛然。 ” “夫文章之度,贵在于广大疏宕。故太史公叙儒林则如儒林,叙刺客则如刺客。 ”那么,什 么样的文章才算是有神气的文章呢?他说:“夫所谓神者,非口耳记诵矜富博之谓也,非 奇趣异调乐为妄诞之谓也;惟在于陈言腐辞净然铲去,长短高下先后深浅各职其职,绎之 而理真,哜之而味厚,咏之而韵永,使人读之而不知其手舞足蹈者也。 ” “古文之妙,惟在 乎行之以神。苟神矣,浅可使深,弱可使强,易可使难,小可使大,安用艰文涩句为哉? 然神不徒至,要在于理,此不可不察。 ”13这些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从生活、思想、艺术等 多种角度,探讨了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