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生育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生育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当前各项工作需要着力解决的紧 迫课题。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之后,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把“促进社会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 涵。计划生育作为政治社会的一个有机组织系统、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我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在新的形势下,计划生育系统应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总体要求,找准新的工作着力点,全面加强生育文明建设,共同促进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建设。一、深刻认识建设生育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关系。所谓生育文明,是指在生育及其相关领域内形成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它是 人类社会总文明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生育及相关领域内一切具有时代精神和进 步特征的内容。生育文明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代表着生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在 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 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 发展的社会。生育文明和社会和谐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生育文明是社会 和谐的发端和基础;社会和谐是生育文明向高端的发展和必然结果。二者相辅 相成紧密相伴,互为促进,其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1、生育文明体现社会和谐。生育文明标志着发展和进步,渗透着“和谐”的理念,代表着生育及相关领域 内各种关系的协调。这些关系既包括抽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也包括作 为生育行为的社会结构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关系,当然也包括在此基础上拓展 的人口与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进一步来讲,一是在权利与义 务统一方面,生育是生育主体不可剥夺的权利,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充 分保障权利和自愿履行义务中体现和谐;二是在家庭与社会和谐方面,当前人 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矛盾在于家庭生育需要与社会生育需求的冲突,在工 作的协调中体现和谐;三是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的和谐人口问 题上,所产生的两个矛盾,即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人口发展与资 源环境的矛盾,在措施制定和政策落实中体现和谐。2、构建社会和谐离不开生育文明,即人口自身的和谐。人口自身的和谐主要表现为适度的人口规模,不断提高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 口结构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就是现了实际意义上的人口安全。 适度的人口规模,要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速度、资源总量、环境保护相适应,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 会结构,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人口结构。构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口安全的核心。人口自身的和谐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3、建设生育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心、关注 的主题。生育文明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动力,在促进人口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方 面正在也必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助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保护 和改造自然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从而实 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是我国实施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协调人口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生育文明实现人口与社会的 协调发展,对社会和谐具有促进作用。 生育文明,就是要努力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就是要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中 起到促进作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迅速提高人口质量,适当调整人口结构, 使人口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有中国特色的“生育文明”的建 设,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二、认真总结建设生育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经验。刻总结生育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并以此引领今后统筹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问 题的工作实践,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宁晋县是河北省中南部的 一个计划生育困难较多、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突出的人口大县。多 年来,该县致力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曾两度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 进县,也是全国“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县。去年以来,该县又启动了生育文明 “双评双建”(创建生育文明乡(镇)、村,评选生育文明家庭和标兵)活动, 在生育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比较有 代表性。据此,以该县为例,进行总结,以期共同探讨。1、坚持与乡风、村风、民风文明建设共同推进。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环境下,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 孩行动”等为突破口和有效载体,在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部署和 开展生育文明“双评双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 的生育观。一是与社会主义“大文化”共建。将生育文明的创新点放在促进社 会和谐,满足群众多方面需求上,与农村群众文化一道纳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中,使农村生育文明始终体现“时代性、科学性、群众性。二是大力倡导先进 生育文化。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的生育文化教育,使群众真正认识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依法生育和优生优育优教的对社会和家庭的好处,同时,突出“关 爱女孩行动”,大力倡导男女平等。三是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在利用文 艺形式,教育培训,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新闻媒体以及开展多种群众 文化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先进的生育文化,在农村形成良好纯朴的乡风、 村风、民风。2、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均纯收入是农民最现实的要求。稳定低生育水平, 控制人口增长,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一是强 化整体合力。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体制下,明确职责分工, 部门协调联动,社会齐抓共管。人口计生部门积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把生育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新举措。二是严格考核制度,把生育 文明“双评双建”活动列入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目标,实行定性和定量考核。三 是促后进转化,加强后进村转化管理。对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差的村,实行重 点管理,落实责任,限期改变落后局面,以此消除不和谐的社会因素。3、坚持以突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 人为选择性别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由此,导致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问题,是当前社会最敏感、对人口安全威胁最大、也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解 决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在工作中,一 是落实三级(县、乡、村)两全(已婚育龄妇女的全部和工作全程)包保服务 责任制,对持生育证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分级负责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特 别是加强对已经生育一个女孩、再照顾生育的怀孕妇女的跟踪服务,教育孕妇 及其家庭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二是依法整治“两非”。建立和落实定点 B 超检 测,定点接生、定点终止妊娠手术的“三定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非法 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的“两非”专项整治活动。建立 “两非”行为信息采集网点,查处到位,奖罚严明,三是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 领导下,整体协调动作,在部门协调上,明确责任,联合执法,建立跨区域协 作治理组织,以利及时沟通情况,共同打击。4、坚持以利益导向为驱动。 首先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引导和促进计划生育家 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一是切实兑现政策,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 庭扶助制度,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制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制度、计划生 育公益金制度,使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在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二是实 施重点帮扶,积极探索对计生家庭帮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把扶贫开发、传播 科技知识面、调整产业结构、全民创业结合起来,发挥计划生育志愿者队伍作 用,积极为计生户提供技术、信息、项目和启动资金服务,促进计生家庭自身 致富能力的提高。三是抓住有利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有关普惠政策, 从本地实际出发,补充制定一些地方性的优先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将计生家 庭纳入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把农村困难计生家庭优先纳入农村最 低生活保障;为考入大中专院校的优秀独生子女给予奖学金,让计生户在发展 致富项目时优先享受贴息低息贷款等。5、坚持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 生育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实行村 民自治,推进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生育文明建设的政治 基础保障。一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 挥计划生育协会的基础作用以及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二是完善计划生育村民 自治制度、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增强农民群众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 义务的自觉性,让农民群众在生育文明建设中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引 导群众开展自我服务,加强对群众服务组织的指导,鼓励其开展各种形式的便 民利民、互帮互助活动。6、坚持不断提升技术优质服务水平。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关系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反映了计生科技文明程度、工 作水准,体现了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水平。一是稳步推进计划生育 “民心工程”即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工作,确保农村已婚 育龄妇女在每年都能享受一次免费的生殖健康检查。二是加强乡(镇)、村两 级计划生育服务室建设。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二室合一,共建共享” 的方法,切实解决阵地服务问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到村。 服务室做到季普查有专用房间、专用妇检床等生殖健康服务用品。三是全面实 施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通 过宣传教育,便育龄群众达到“两个知情”,即对自己的生理健康状况知情和 对避孕方法的种类知情。在选择上,通过签定避孕措施知情选择责任书, 协议书,保证书解决群众在知情选择上的疑虑和盲目性,随意性。实施出生缺 陷干预工程的目的是预防和降低残疾儿出生机率,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优生优 育科技咨询服务网络,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建立孕期档案和病残儿数据 库,进行专家分析,免费发放监测干预药品,实行产后跟踪干预等措施,有效 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的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在广泛 宣传普及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普查普治工作,要采取育医结合” 的方法进行。计生技术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每一名患病妇女提供 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四是加快计生科技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育龄女信息管 理系统经过引入、试点、推广、普及等几个阶段,逐步实现计划生育服务的科 技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计划生痛服务的科技服务水平。7、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农村的生产力不发达、剩余劳动力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与发展 之间的矛盾突出等问题,摆脱人口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必须切实解决 好农村人口问题。生育文明就是为了实现和保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之间的和谐而对人们的生育行为提出的要求,文明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与倡导生 育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较好地整合了家庭和社会的需求。在整个社会形成适度 的人口规模、合理的人口结构和较高的人口素质,以缓解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 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生育文明建设还推动着家庭关系 的变革,是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的重要动力。三、全面推进生育文明建设,以和谐计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建设生育文明要求我们各级计生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要认清自己的使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完成各项人口和计生任务,切实 解决人口和计生改革创新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着力打造和谐计生,从而,促 进和谐社会的发展。1、建设生育文明,要做到宣传教育工作创新。首先,宣传工作思路创新,生育文明代表着生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