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新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程度日益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 济中的重要一环,我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交往密切,除了商业活动外,也必 然存在涉外侵权现象,这是难以避免的。涉外侵权行为,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 侵权行为。当侵权行为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外国人,或者侵权行为地在国外 时,即可认为侵权行为具有了涉外因素。目前已经产生了很多著名的涉外侵权 案例,特别是我国公民在国外遭受他人侵权的案件,例如,2005 年 11 月 7 日 4 名中国妇女在马来西亚遭受警方巨大侮辱事件被评为 2005 全球华侨华人社会 十大新闻之第九。当然,涉外侵权主要是一个法律问题,即各国通过法律制度 的安排,来解决由于涉外侵权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在理论上,涉外侵权涉及到 很多国际私法的理论问题,在现实上,涉外侵权法律制度的构建对于解决涉外 侵权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 象,希望通过对国内外涉外侵权制度的研究,对完善我国涉外侵权法律适用制 度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侵权行为之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或财产权利并造成损失而承担民事责任 所构的一种法定之债。这种债由单方面的不法行为而发生。而非合同之债。在 这种法律关系中,受害人为债权人。加害人为债务人。如果因侵权行为而产生 的这种债务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或其住所位于外国,或者被侵 害的客体位于外国,或者侵害行为或侵害结果发生在外国,就属涉外侵权行为 之债。由于涉外侵权行为之债与数个国家发生联系,而各国关于侵权行为的法 律规定又存在差异,因此涉外侵权行为之债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法律冲突这 就使得一国法院在处理涉外侵权关系时。需要进行法律选择以决定涉外侵权行 为之债应适用的法律。在涉外侵权案件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人是 否应负损害赔偿责任,以及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等问题,一般由侵权行为 的准据法决定。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或法院地法是传统国际私法的作法。 但是到 20 世纪,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商品的生产和分配以及交通和 运输行业,国际性的产品责任案件与日俱增,国际交通事故日见频繁国际性 的产品责任日益增加,跨国界的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国际性的诽谤案件出 呈增加趋势。这些新的含有多国因素的侵权行为,其责任的构成和范围的复杂 程度使得 19 世纪以前形成的理论和制度的局限性逐步暴露出来。对于侵权行为 机械地适用行为地法的主张,学者们认为:首先,行为地在现代科学技术和通 讯交通条件下。正象合同缔结地一样。往往带有偶然性,用这种纯粹出于偶然 的原因发生的地方的法律来判定行为人的责任,往往是不符合案件情况 的;其次行为地究竟在何处也会因各国法律的不同理解及侵权行为发生、延 续的不同情况而难以确定。因此。如机械地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而完全不考虑加 害人和受害人的住所或居所,不考虑其他各种因素。极有可能得出违背常识的 极不公正合理的结论。对于侵权行为为应适用法院地法的主张。学者们认为:之所以主张侵权行 为适用法院地法主要是以侵权行为极类似于犯罪行为,因而侵权责任也极为 类似于犯罪责任为根据的。但是,侵权法甚至早已在罗马法时代就开始从刑法 领域分离了出来。就侵权法来看它更接近于合同法,都是规定一种债权债务 关系的,主要是以调整经济和其他利益为目的或职能的。因而,把刑法的不具 有域外效力类推于侵权法这种民事法律制度,显然是不妥当的。正是基于对传统的法律选择规则的批判,各国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合理的法律选择规则, 从而使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选择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侵权行为自体法的提出侵权行为自体法是英国当代著名国际私法学家奠里斯于 1951 年在美国(哈 佛法律评论上发表的(论侵权行为的自体法一文中,根据“合同自体法”的概 念提出的。即侵权行为应适用与侵权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莫里斯认为。 尽管在许多场合下,法院并不需要到侵权行为地外的地方去寻找准据法。但是 仍应有一个足够广泛和灵活的冲突规范,既能适用于通常的情况,也能适用于 例外的情况。而“侵权行为自体法”这一公式便可满足这种要求。它可以使法 院在实践中把各种不同情况的侵权诉讼个别进行处理,并能使他们对个案所包 含的各种社会因素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考虑。从本质上讲。侵权行为自体法可以 说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延伸,是对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当事人本国法的 一种糅合。它顾及到侵权行为地法之外的其他法律的可适用性,是对传统国际 私法上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改进。侵权行为自体法这一学说提出后便在国际上 得到了绝大多效学者的赞同,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也采用了这一理论。 在美国。对侵权行为传统的作法是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但 1963 年纽约州法审理 的“贝科克诉杰克逊”(Babcock vJackson)一案却断然抛弃了传统的法律选择 规则。而是根据“重力中心地” 、 “关系聚集地”等概念确定了该案应适用的法 律。该案事实为:1960 年 9 月 16 日。住在纽约州的杰克逊夫妇邀请其好友贝 科克小姐于周末乘他们的汽车去加拿大旅游不料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因杰克逊 驾车不慎出了事故,致使贝科克小姐身受重伤。回到纽约后贝科克即向法院 起诉,要求杰克逊夫妇赔偿损失。如按美国传统的冲突规范,本应适用作为侵 权行为地法的安大略省法律。而安大略省法律是不承认免费乘客有此种损害赔 偿请求权的。但审理此案的纽约州法院富德(Fuld)法官认为,在处理侵权行为案 件时,到底适用什么法律。应该考虑到与案件有直接联系和重大利益的法律规 定。在该案中安大略省只是事故偶然发生地,其他各种因索都集中在纽约州 一当事人双方的住所都在纽约州,汽车、车库和驾驶执照等均在纽约州注册和 保险旅游的始发点和 终结地也都是纽约州,从而认为只有纽约州法律与该案具有最重要联系应适 用纽约州法律作为准据法。而纽约州的法律承认免费乘客的赔偿请求,结果满 足了贝科克小姐的诉讼请求。 “贝科克诉杰克逊”一案所确立的“最密切联系原 则”即是对侵权行为自体法这一理论的最有力的论证。莫里斯的侵权行为自体 法理论在美国 1971 年的第二部、1982 年 (土耳其国际私法和国际诉讼程序法、1988 年等多部 法典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和侵权行为自体法理论也有所反映。最密切联系原则和侵权行为自体法理论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法律选择规则呆 板、假化的缺陷,使得侵权行为法律选择规则更加灵活、合理。虽如此,我们 还应注意到,该原则毕竟太过于灵活且缺乏必要的明确性。它给予了法官太大 的自由裁量权。每个涉外侵权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与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 当事人属人法等多个法律发生联系而最密切联系地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适宜该原则援引法律时法官很可能会受到自己主观意志的影响。从而使 得法律的选择再次陷入不公正、不合理的状态。因此,在肯定最密切联系原则 和侵权行为自体法理论的同时。还应通过立法等方式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 二、当事人意思自治制度的引人在侵权行为准据法理论的新发展中。另一引入瞩目的现象便是当事人意思 自治制度的引入。意思自治原则最早为 16 世纪意大利学者杜摩兰所倡导,主张 在合同领域应充行当耵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选择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来支 配其问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旦当事人之间产生争议,受案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当 以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以确定其问的权利义务。国际私法的实 践表明,意思自治原则自 16 世纪提出以来已经逐步成为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 首条原则,但在涉外侵权领域传统观点一般认为侵权法属一国的强行法在 这一领域不应当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近些年来有些国家的立法也将意 思自治原则引入到侵权法领域如 1987 年的第 3l 条规定:“非法律行为所产生之债,依债务原因事 实发生地法;但当事人有同一国籍又在同一国内有住所时依当事人本国法。”1979 年第 4S 条规定:“如果侵 权行为人和受害人具有相同国籍。或拥有共同惯常居所地的。恰好双方都临时 在国外。则可适用共同本国法或共同惯常居所地法” ”我国不但规定了一般侵 权行为的法律适用而且对人身损害、诽谤、隐私权、干涉婚姻关系、对有形 物的损害、欺诈及虚假陈述、伤害性虚假陈述、跨州诽谤、对隐私的跨州侵犯 和恶意控告及滥用法律程序等 10 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分别规定了适用规则。另外。 1979 年、1979 年奥地利国际私法)、1987 年瑞士国际私 法)等多部法律也都将一些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相分离。并分别规定了 法律适用。通过以上对各国关于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制度的分析与比较,我们不难发 现在涉外侵权领域虽然传统的行为地法主义与法院地法主义都有其难以克 服的缺陷,但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规则仍是侵权行为领域中一项重 要的、基本的原则,并为当今许多国家立法所坚持。而法院地法在判定涉外侵 权行为的成立及效力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对发生在境外的侵权行为仍有许 多国家坚持重迭适用法院地法。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最密切联系原则、侵权行为自体法及意思自治等新的 法律适用规则的提出和运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冲突规则的缺陷。 但不论是哪种适用理论其自身仍有不足之处。还有待理论上进行进一步地研 究。立法上进一步地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浩培李浩培文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李双元中国国际私法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3)肖永平冲突法专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4】赵相林国际私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刘想树国际法学一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冲突与 法律选择M】 199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