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昌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 (试行)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第一条第一条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投身社会,接 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学生深入基 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有效方式。结合团中央、团省委有关文 件精神和本校实际,特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社会实践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受教 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活动宗旨。 第三条第三条 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突出重点、 讲求实效,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密切配合、加强宣传、安全第一的 原则。 第四条第四条 大学生要充分发挥青年才智和专业特长,通过社会 实践的形式,为专业学习和学术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为基层群众服务。 第二章第二章 活动内容及流程活动内容及流程第五条第五条 学院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由分管院领 导和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团委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由 团委负责。 第六条第六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假期和平时课余时 间,有组织地进行以科技文化服务、社会调查、公益劳动、文明共 建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1.社会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 2深入城镇、乡村、部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考察 和社会调查活动,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同时对社会 和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2.科技服务活动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城镇社区、县乡的中小型企业、乡 镇企业,结合所学专业,发挥技术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技 攻关、工程设计、科技成果推广、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活动,使 科学技术为现实生产服务。 3.文化服务活动 深入城镇社区和贫困乡村,开展文化培训、科普讲座、法律宣 传和咨询等活动,服务社区和乡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4.公益劳动和文明共建活动 (1)立足校园,开展公益劳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学生事务等工 作;(2)深入社区开展敬老助残帮困服务、特殊家庭教育服务、社区 事务服务、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等活动;(3)与企业、部队、科研院所、 乡村、居民委员会等单位开展其它形式的文明共建活动。 第七条第七条 大学生可参加学院在假期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及教 学实习活动,也可以回到家乡或自发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 勤工助学、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生也可利用其它时间 (如寒假、双休日)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第八条第八条 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1.利用假期,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中团(队)和分散集中团(队) (统称实践团队)及个人活动。学校重点扶持带有科研选题和去老、 少、边、穷地区以及跨系跨年级的实践团队。实践团队成员可跨年 级、跨专业、跨系,团队人数控制在 812 人,重点实践团队需有 教师带队方可参加活动。 2.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使在实践过程中做到有目的、有计 划,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并自行联系有关单位。 实践计划要求具体化、专业化、书面化。实践团队实行申报制,由 实践团队填报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经所在系对实践项目进行论3证并做出基本评价、并统一上报院团委。跨系、跨学科的项目由团 队负责人所在系负责该项目的申报。院团委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 予以资助。第三章第三章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第九条第九条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本着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平时和假期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原则。第十条第十条 各级团学组织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人才的战略高度,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好社 会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组织社会实践团 (队)的学院要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择优筛选组队,并选派得力干 部和专业教师带队。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 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 合的社会实践机制,了解基层需求,科学规划项目,增强服务的针 对性,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实践过程中,各团队在完成调查的同时,应遵循实 践团队守则,确保安全,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活动主题进行,扎实 工作,明确意义,讲求实效;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积极维护学 校的声誉。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在校本、专科生都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我 院具体情况,除平时的活动外,要求本、专科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 7 天。另外,我院大学生在校期间 应参加志愿活动时间不少于 40 小时。第四章第四章经费来源及管理办法经费来源及管理办法4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学院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作为暑期社会实践专项经 费,用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来源采取学院、各系和社 会、个人共同出资的方式筹集实践经费。另外,积极寻求、争取社 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扩大经费来源。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学院设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的主要用途包括:资 助立项的重点和一般社会实践项目;奖励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个人、 优秀报告和优秀指导教师;为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购买统一的服装 等开支(配备社会实践的装备)。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社会实践经费由院团委统一管理。社会实践团队 须通过各系团总支向院团委上交具体接待单位名称和团队立项登 记表,以进行立项登记。学校将根据申报材料确定是否对有关社会 实践团队立项并予以资助。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学校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实践团队的基本活动 费用,同时参考路程远近、人数多少等因素决定资助额度。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对于虚报实践经费的团队,一经核实,学校不再考 虑予以资助,并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作虚假活 动策划或没有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校团委将追回先期拨付的经 费,并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各社会实践团队要合理使用实践费用,专款专用, 且账目要清晰、规范,在规定期限内到财务处报销冲帐;各实践团 队在资助金额限度内实报实销。第五章第五章考核及奖励考核及奖励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不 断推进我院社会实践活动的纵深发展,学院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团队和组织进行表彰。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学院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对实践 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系授予“优秀组织奖”,对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 出的团队授予“优秀实践团队奖”;个人奖分为“优秀指导教师奖”、5“先进个人奖”和“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奖项。并推荐参加各类省级 先进奖项的申报评比。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申报“团体奖”的单位,应提交工作计划、工作 总结以及与实践活动有关的其它资料。“先进个人奖”由各团总支 根据申报条件及评优指标提出建议报院团委审定;“优秀调研报告 奖”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会同院团委根据评审规则确定。第六章第六章宣传、总结、深化工作宣传、总结、深化工作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要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宣传。校报、校 广播台、校园网等媒体,在特定时间内,要开辟社会实践活动专栏 或专题节目。各级团学组织也要利用墙报、板报等形式,对社会实 践活动成果进行广泛宣传。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要专门成 立通讯组,负责通讯报道和编写活动简报工作。各系也要设通讯员 报道本系的活动情况。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为了扩大和深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在 组织搞好成绩考评的基础上,各级团组织和学生工作系统还要组 织各种形式的宣传、交流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览、演讲会、 报告会、座谈会等。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我院学生社会 实践活动健康、深入地向前发展。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院团委要及时认真全面地做好全校社会实践活 动总结,按时报送上级团组织。第七章第七章 附附 则则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院团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2005 年 12 月 30 日6西昌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登记表西昌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登记表系部名称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团队组织者活动时间活动范围立项依据活动计划预期效果系部团总支推荐意见(团总支书记签字、盖公章):200 年 月 日系部党总支审核意见(党总支书记签字、盖公章):200 年 月 日院团委意见 (院团委书记签字、盖公章):200 年 月 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