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懂孩子,尊重孩子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硕士 16 年的教子手记。这本书之所以起这样一个书名,就像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所说的:“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本书是两年前黄老师为我精心挑选的,我能明白黄老师的良苦用心,黄老师是希望我能做一位智慧型的母亲,又能做一位思品好老师,我非常感谢黄老师。利用每晚临睡前的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本书。读过之后,就像一位最先读完本书的家长所说的那样:“读了尹硕士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还一位网友给作者的博客留言:“你的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些文章读一次根本不够,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对本书我也不只读一遍。 在阅读完后,我最大的心理感悟是:“要精心教育好孩子,首先得读懂孩子,读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建莉硕士之所以能寻找到好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最重要一点就是遵循了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当然读懂孩子的前提就是要知道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只有读懂了孩子才知道怎样去尊重孩子。”如: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家长的一大难题。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吃饭,一顿饭下来孩子还没吃饱,家长倒先累得精疲力尽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为自己的孩子吃饭犯难了,当然不是孩子身体上出现了什么毛病,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的娇惯、是我的教育不得法造成的。尤其是看了尹硕士书中的一篇文章如何让孩子爱吃饭,感触更深了。其实一件简单的事,人的一种天性,被家长们搞复杂了,也把家长们累着了。“如何让孩子有正常的食欲?”专家的观点非常简单,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这顺其自然我理解为“尊重人的生理需求。”吃是人的一种天性,它怎么可能需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让孩子张嘴呢?饿了肯定会想吃东西(有生理疾病或得了厌食症除外),不饿她怎么吃得下呢。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问题了,给了零食吃,还要她吃饭,明明不饿还要强迫吃,“孩子的正常食欲被当下物质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坏了。”农村老人总结的“饿他两天吃饭就是香”也许就是这个理。看来,包括吃饭就要读懂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尊重孩子的意愿。学生也还是孩子,读懂学生的生理、心理,尊重学生也是很重要的。某班有位男同学,他上课总喜欢转笔。听讲、看书的时候拿着一支笔在手中不停的转,速度还挺快的。在我上课的时候看到这种现象,批评了他几次,没有什么效果。改正这个不好的习惯也不难,但为什么就是改不掉呢?这事别的老师肯定也没少批评他。在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第六章“小事儿就是大事情”中的相关文章后很受益。后来我也尝试改变一下我对他的教育方式。有一天在我上课时,他又开始不停的转笔,我就微笑着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你以后上课可必须不停的转笔哟,不转我就要批评你了。”他不好意思了。那次后我在他们班上课就注意观察,他偶尔也转,但抬头把我一望,脸一红,马上就又停下来了。显然是在努力克制自己。一段时间后,我上课没看见他转过笔了。怎么这样一句话比批评还管用呢?就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对孩子的坏习惯,家长为什么不可以改变一下方法,用策略来攻孩子的心呢?”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一味的批评、教训不是每次都会管用的。作为家长、老师,要读懂孩子,尊重孩子。首先要体谅孩子的难处。其实这位学生开始转笔也只是觉得好玩儿,但慢慢就成了一种习惯。我想我批评了他之后他也不是不想改,只是习惯成了自然就不容易改了。二是要讲究教育方法,当一种方法不管用时,为什么不可以再换一种教育方法呢?三是要耐心,得给他改正不良习惯的时间。其实人人都需要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小孩子也不例外。每位家长、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能听自己的话,能接受自己对他们的教育。但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去看问题,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很多时候是让孩子“有苦说不出”,家长、老师也觉得“苦不堪言”。曾经在我的教师博客上我写了这样一篇案例与评析经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这是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案例: 尊敬的覃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的一名男生。有一件事我觉得对不起您,我一直放在心上,也一直想给您道歉。那是上周放假后的第二天,天阴沉沉的,我要去医院看病,路经学校,遇见了您。不知怎么的,我本来想得好好的给您打招呼。可是一走近,却找不到时机说话了,一直到您微笑着离开。说实话,您的微笑使我很惭愧。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您的原谅,所以我只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心中的内疚。我知道,一个学生给老师打招呼,老师并没有得到什么,而是体现了这个学生的素质。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今天,我写出了我的心声,我想今晚我一定会做个好梦的。我期待您的原谅。祝您快乐每一天!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男孩11-3看着这稚嫩的笔迹,我既感动又惭愧。说实话,要不是这位同学给我写这封信,我的记忆中还真像没发生过这件事,也没当回事。他的信唤醒了我的记忆:那几天一直阴雨连绵,放假几天在家呆闷了,我就一个人下楼在操场上走走。这时,一对母子从我面前经过,我们三个谁都没有说话,直到我微笑着目送他们走远。评析:现在回想起来,我和那位母亲没有互相打招呼,是因为我们素不相识。我的学生没有请教我,是因为他见了老师窘迫一时不知怎么打招呼。他为此还专门写了道歉信,请求原谅让我觉得意外。幸好我是微笑着望着他们走远,既没有主动叫他,让他在自己的母亲面前下不了台,事后也没有把学生的过错记在心里,上学后批评他。这使我想起了“少儿频道”中的一档节目:主持人采访获得全国十佳少年的父母,让他们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其中一位家长说了一点: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不是“给了孩子犯错误的权利”?不是!在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误,我们首先是批评,认为只有批评了学生才尽到我们老师的职责。也有老师偶尔不批评学生,原谅学生的过错,但原谅的语气就像是一种“施舍”。今天,我的学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无意之中“给了他犯错误的权利”。虽然这位学生算不上犯了什么错误(只能算是“失误”),老师也没有说什么,但他总觉着自己做得不够好,说明他有强烈的上进心。就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当孩子有过错时,其内心肯定会出现自责和冲突。这位学生就有这样的心理。我的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只是让他在错误后有了自我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其实像他这样好强、上进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也不可能不犯错误。事实是:什么人都可能犯错,家长会犯错,老师也会犯错,孩子们为什么不能?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长大。关键是给予孩子犯错误以及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最后,我认为尹建莉硕士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孩子有什么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怎样才算真正尊重孩子。作为母亲和教师双重身份的我在以前做得很不好,我会继续向教育名著学习,向身边的老师学习,朝智慧型妈妈、优秀老师的方向努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