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 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可译为“研究与开发”、 “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就集成创新和 NI 公司的发展对本专业的看法王福宏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测控专业,0121204931327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 争。进入 21 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愈加变幻莫测,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 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较好的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原始性技术创新 与重大发明专利都较稀缺的我国及我国企业来说,集成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集成创新有可 能成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集成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帮助测试、控制、设计领域的工程师与科学家解决了从设计、 原型到发布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通过现成可用的软件,如 LabVIEW, 以及高性价比 的模块化硬件,NI 帮助各领域的工程师不断创新,在缩短产品问世时间的同时有效降低开 发成本。 关键词:虚拟仪器;NI;创新;渐进性创新引言: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科学技术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掌握了先进的 科学技术,就等于把握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作为测控专业的学生,我们的专业内容横跨 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这将决定,我们专业的学生将作为科技创新道路上一支奉献 力量的主力军。在这里我将会就对集成创新的认识和 NI 公司的发展谈一谈对本专业学生的 创新方向和就业方向的看法。集成创新的发展 集成创新(Integration Innovation)的思想可以追溯到 1912 年 Joseph Schumpeter 首 次提出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 的一种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 控制原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组合,就促使经济 向前发展。 集成创新的理论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为应对动态环境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挑 战,Dillon、Dosi、Utterback 等分别从内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 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指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在于合理协调 上述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他们的研究促进了创新集成化思想的传播和发 展。 1982 年,美国学者 R.Nelson 和 S.Winter 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提出了创 新系统演进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经过优选,并以 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Freeman 则在更广范围上展开 对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他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意义上 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 这表明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科技管理实践中得到 推广和应用。 1998 年,哈佛大学教授 Marco Iansiti 提出了“技术集成”(Technology Integration)的理念,而这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定为集成创新概念的首次提出。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它为提高 R&D的 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Nancy Staudenmayer 把集成创新界定为按照社会和市场需求, 系统地组织内外部优势资源 (如技术、知识、信息等)而产生具有功能倍增性技术发明和创 新产品的过程。Philip Sadler 则认为,在当今企业创新管理中,构建柔性的组织结构、 流程和创新型文化以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更利于集成创新。这表明,在创新管理领域中, 更高层次的集成及技术创新与组织、制度等由分化走向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朗化。 HKTang 指出,集成创新思想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不是技术供给本身,而是日益丰 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是把握技术的需求环节。 在创造符合需求的产品与丰富的技术资源供给之间创造出匹配。Best 则基于 Marco Iansiti 的研究成果,从国民经济和地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系统集成” 的概念,并以 Intel 公司为个案进行研究,研究证实了系统集成既是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驱动力,也是企 业生产的组织方式。Best 的“系统集成”进一步明确了“集成”模式或方法的普遍适用性。集成创新的理论源泉是 1998 年 Marco Iansiti 提出的技术创新,而早期的集成创新也 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所展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及企业生存 环境的复杂化,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集成创新不只是集中在技术方 面,还要考虑组织、战略、知识等方面。集成创新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是产品、生 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 Ragatz 提出了战略整合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管理权限、地位与作用。他认为要实现企 业技术集成创新的要求和目标,实施正确的战略整合直观重要。Freeman 在更广的范围内 开展了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Dillon、Dosi、Utterback 则 分别从内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 创新。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的特点,对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应的 完善与修正。欧光军、胡树华从技术集成、知识集成、组织集成、管理集成四个层面提出 了集成动态创新模式。江辉、陈劲为分析研究企业形成集成创新的机制,将企业内部运转 的三个层面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作为构成企业集成创新的要素。李文博、 郑文哲在剖析企业集成创新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将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四个方面:技 术、战略、知识、组织。黄玉杰、李忱、田杨茁则将企业的集成创新分为企业内部各要素 的集成创新和企业之间的网络集成创新。其中,与本文研究相符合的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集 成创新包括技术的集成创新、管理职能的集成创新和企业整体的集成创新。 史宪睿、金丽、孔伟认为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企业通过集成创新模式实现企业竞争力 的能力,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由各种能力要素连接而成的能力系统,包括战略集成能力、知 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赵光辉认为集成创新是一个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各 方面内容的一个系统总体, 是对企业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集成的过程。孙金梅、黄清则将 集成创新的要素划分为六个方面:战略集成、技术集成、知识集成、资源和能力集成、组 织集成和时间集成。 集成创新是美国高技术企业为适应经济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技术管理和生产 组织方式。它的出现与美国的工业服务基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当 前,国外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基础之上的,但由于不 同的产权关系、不同的工业基础、不同的员工素质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国家的集成创 新模式必然有其各自特点。而国内有关集成创新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对国外集成创新理论 的讨论和概念描述,缺乏深层次的系统性研究,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因素本身, 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组织、文化等非技术因素及时空因素对集成技术创新过程和绩效的影响。此外,集成创新不仅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企业获取长期利润的源泉。 但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大多数都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实证方面,无 法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此一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NI 的发展National Instruments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简称 NI)创立于 1976 年,总部设 于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是一家测量行业的上市公司 (纳斯达克挂牌代号 NATI) ,在世 界各地设有 50 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和众多系统联盟成员。 30 多年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帮助测试、控制、设计领域的工程师与科学家解决 了从设计、原型到发布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通过现成可用的软件,如 LabVIEW, 以 及高性价比的模块化硬件,NI 帮助各领域的工程师不断创新,在缩短产品问世时间的同时 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如今,NI 为遍布全球各地的 30,000 家不同的客户提供多种应用选择。 NI 总部设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在 40 个国家中设有分支机构,共拥有 5,200 多 名员工。在过去连续十二年里,财富杂志评选 NI 为全美最适合工作的 100 家公司之一。 作为最大的海外分支机构之一,NI 中国拥有完善的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和强大 的研发团队。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詹姆斯楚查德博士、比尔诺林和杰夫科多斯基三个年轻 人在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应用研究实验室中工作。因为从事对美国海军项目的研 究,这些人使用了早期的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当时数据收集方法的低效使他们 十分沮丧,于是他们决定创造一种新产品,来使他们的任务变得轻松。 1976 年,在詹姆 斯楚查德家的车库里,三个小伙子建立了一家公司。 最初公司命名时曾有过“长角牛仪器”、“得克萨斯数据”等创意,但提交申请时均 遭到拒绝,于是最终采用了如今的名称:“国家仪器”。 公司成立后,从 Interfirst 银行贷款一万美元并购置了一台 PDP-11 小型计算机。设 置和建造 GPIB 接口是公司接手的第一个项目,第一个成功的订单则是向位于圣安东尼奥的 凯利空军基地推销而得的。由于三人受聘于学校,所以在 1977 年他们雇佣了第一位全职人 员来负责订单、账单与客户服务。随着公司交易额的扩大,1978 年,他们搬到了一个 56 平方米的办公室内。 1980 年,三人从学校辞去工作全职投入公司的发展,公司也搬到了一个拥有 500 平方 米的办公室内。为了帮助创收,公司接手了许多特别项目,包括油泵信用卡系统和美国海 军声纳测试所需的波形发生器。到 1981 年,该公司已达成 100 万美元的销售大关,因此他 们 1982 年迁移到拥有 1000 平方米的一间更大的办公室。 1986 年,LabVIEW 这一基于苹果机环境下的著名图形开发系统推出。这款软件使工程 师和科学家们可以生动的采用“电线”等图形进行编程,而非像之前一样基于代码来输入 文字。通过人们更直观的使用和框架结构的减少,生产力得以大大提高,这使得 LabVIEW 一经发布便大受欢迎。次年,基于 DOS 环境的 LabVIEW 新版本 LabWindows 发布。伴随着这 如今已成为旗舰产品的面市,NI 提出了“软件就是仪器”的口号,开辟了虚拟仪器这一全 新的概念。 此时的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已经拥有了 100 名员工,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 的每一份成就都会得到赞誉。在 1987 年,公司决定直接销售产品而非继续通过代理,于是 在日本东京开设了第一家国际分公司。 1990 年公司挪到了奥斯汀湖畔的一栋建筑里,并于 1991 年将其购置。因紧邻当地一 座桥,又称为“硅丘桥点”(“Silicon Hills = Bridge Point.“)。1991 年,公司通过 LabVIEW 获得了第一份专利。其后,他们相继发明了 SCXI,LabWindows/CVI 等,并开设了 NI 园区。2002 年,公司在匈牙利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开设第一家海外工厂。 早在八十年代,随着金牌产品 NI LabVIEW 的诞生,NI 提出“软件就是仪器”的口号, 开辟了“虚拟仪器”的崭新测量概念。25 年以来,NI 不断致力于开发基于计算机的测试测 量与自动化平台。长远的发展目标保证 NI 的产品具有长期的兼容性,并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