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大方县县情简介大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周代先后为卢国、夜郎国地,蜀汉时期彝族土司济济火因助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 、并“世长其土”定都大方。宋末元初以来,贵州省毕节市以大方县为中心区域的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金沙县、七星关区、纳雍县及六盘水市的水城县、六枝特区的部分地域称为“水西” ,是苗族、彝族聚居的地方。明、清两代曾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明代摄贵州宣慰使杰出女政治家奢香为代表的水西彝族历史文化遗产积淀殷厚。水西方国政权的彝语称谓叫做“慕俄格” (也称为“慕俄勾”等) ,系由其第 27 代君长毕额抹勿在蜀汉时期所建,到公元 1664 年结束,共沿袭了一千四百多年。慕俄格城堡是水西彝族纪慕(彝族土官制君长)的城堡,距大方县城 1 公里,位于清毕公路东北侧洗马塘边。从实地出土文物和有关史籍对照,洗马塘为人工开凿的石岸石底水塘。城堡横跨在水塘边土坡上,整个建筑北高南低,占地 20 余亩。城堡四周为石砌城垣,高约 5 米。城堡有东、南、西、北四道大门。城堡中靠北半坡间,雄峙着一栋长五间的大金殿。城堡四周有八个兵营环卫。清康熙初年,建大定府时曾拆早圯的城堡石头修建城垣。1953 年以来,曾先后在城堡南、北大门出土了一个石虎头、一块门柱转角石、一块门斗石和一块城垣彝文石碑,碑上镌有译意为“地找石记万固不尽”的 8 个彝文字。1985 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慕俄格城堡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方素有“漆城”之称,与仁怀茅台酒、玉屏萧笛并称贵州“三宝” ,明、清两代为朝廷贡品,民国时期及解放后曾为国家出口产品,被誉为“漆器之乡” 。大方漆器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兼各种杯、盘、碗、罐、瓶、壶、画等,质地坚实,造型古朴雅致,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坏、不褪色之功效。特别是传统漆器工艺与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与大自然、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创造出许许多多各具风格的珍品,堪称当世一绝,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大方的农民画驰名中外,始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与陕西的户县、上海的金山于 1988 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2008 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大方农民画“以情造型,以情用色” ,以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格和淳朴粗犷的画风创作出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在历届全国农民画展中屡创佳绩,连获大奖,部分作品曾出国参展并被收藏。据统计,大方农民画共外出参展20 余次,展出作品 500 多件次,获奖 80 余件次,销售国外 65件,国家收藏 33 件,出国展览 7 件,各种报刊登载作品 261件,曾打入美国、瑞士等国际市场。特别是农民画与漆器、工艺装饰画、壁画、蜡染、刺绣等的结合,大大满足了人们对各类旅游产品的需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大方的天麻、豆制品、有机茶、辣椒系列产品、中药材等绿色特色有机产品,集食品、养身保健为一体,享誉海内外,久负盛名,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特别是大方野生天麻,因天麻素含量较高而著称,其加工的天麻饮料、饮片、胶囊、颗粒、酒类、菜类及礼品天麻、保鲜天麻颇受市场客户青睐,目前年种植面积达到 10000 亩,年产天麻饮料 5000 吨、饮片100 吨、胶囊 10 吨、颗粒 10 吨、天麻酒类 l000 吨、保鲜天麻 l00 吨、礼品天麻 20 万盒。大方豆制品历史悠久,色、香、味俱全,以骟鸡点豆腐、豆腐脑、臭豆干、豆豉粑、豆豉颗、腐竹、豆棒、等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受到很多外来朋友的欢迎,目前年产各类豆腐 270 万吨、臭豆干 20 万吨、豆豉粑 10万吨、豆豉颗 10 万吨、礼品豆干 l00 万盒、腐竹 20 万吨,豆棒 20 万吨,为各地朋友所喜好。大方为“皱椒之乡” ,生产的辣椒曾称为“贡椒” ,香、辣、色、味俱全,产品主要有油辣椒、鸡丝辣椒、五香辣椒、泡辣椒等,是食品调料和化工最佳原料之一,目前年种植面积 180000 亩,年产量辣椒面油辣椒10 万吨、鸡丝辣椒 50 万吨、五香辣椒 50 万吨、泡辣椒 10 万吨、豆豉辣椒 20 万吨。大方的海马宫毛尖茶、九洞天毛尖茶、明前茶等原为贡茶,享有很高的荣誉,目前茶叶种植面积20000 亩,年加工各类茶叶 2000 吨。等等。彝族是大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民俗风情淳朴。彝族以杂粮面、米为主食,以荞麦面最富有特色;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 、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彝族常饮酒、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面糊酸菜肉、白水煮乳猪等。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各地不尽相同,但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及“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英勇善战的气概、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彝族的房屋结构多与汉族相同,其中土掌房是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 ,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火塘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彝族音乐丰富多彩,歌曲、舞蹈、器乐优美动人,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歌曲有俄、雅、左、格等名目,乐器有口弦、月琴、胡琴、笛子、唢呐、葫芦笙、皮鼓、铜铃以及木叶等,舞蹈有节日舞、婚礼舞、悼念舞、或丧事舞、宫廷舞和铃鼓舞、劳动舞和征战舞、对脚舞、赶街舞、手帕舞、手镯舞、轮翻舞等。彝族美术有绘画、雕刻、刺绣、银器工艺美术等。 彝文传说创于 1500 年前,到目前为止各地的彝文总数在万字左右,但较常用者只有一千多字,1974 年制定了统一的彝文 819 个单字。彝族笃信精灵,崇拜祖先,认为人死后灵魂变成了鬼,到处游荡,常常作祟加害于人;彝族还相信整个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神灵存在,地有地神,日月而且诸如雷电、草木、岩石、衣服、首饰都由神灵主宰,相信自然巫术,主要用于除邪驱鬼、诅咒仇人。为了弘扬和传承大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 “水西”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被提上议事日程。继“奢香博物馆” 、 “贵州宣慰府”恢复重建后,以大方县慕俄格古城开发为标志的古彝文化开发纳入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 “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编制了中国贵州慕俄格古城概念规划 、 贵州省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了加快推进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区开发,促进大方旅游业快速发展,规划建设的各项设施正在逐步加紧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为了适应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建设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按照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控制性规划定位和“一轴六区”规划结构,本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发展轴中段的古彝文化产业发展备用区,规划区拟打造成为中国古彝族文化交流中心和研究基地、西南地区影视拍摄基地、黔西南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城、贵州彝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古彝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