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几乎所有认识孙宇晨的人都觉得,他考入北大是个奇迹。 2007 年 2 月,他因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而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时,面试官甚至不知道他所就读的惠州一中位于哪个省份。 在这所在他之前从未有人考入过北大的学校里,他原本是理科生,但因物理成绩始终徘徊在二三十分之间而不得不改学文科。此后,他的成绩有所好转,但直到高三上学期结束时,仍然排在全年级名开外。 大一时,他在萌芽杂志写下一道论证题 ,试图向人们证明“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 。他在文末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邀请中学生和他一道证明这道题目。文章发表后两年多里,他收到了接近万封信件。 而如今,他即将以北大历史系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结束 4 年的本科学业。 沉浸于文学世界不可自拔 成绩在全班稳居倒数前十 整个中学阶段,孙宇晨从来都不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 。初中时他就读于一所寄宿制学校,他对 3 年初中生活的记忆,大多与网游有关。为了玩网游,他常常装病回家休息,晚上趁父亲熟睡后溜去网吧,再在清晨父亲睡醒之前赶回家。 中考前他突然“觉醒” ,用功学习了半年,跌跌撞撞地考入了惠州一中。 进入高中后,他对网游的热情骤减,因为他发现了新的兴趣点小说。受在大学中文系任教的父亲影响,他接触了王小波的作品,并因此开始疯狂阅读各类小说。他说:“沉溺于小说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有一个引诱者,我的引诱者就是王小波。 ” 在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引诱”之下,他整日沉浸于文学的世界中不可自拔。除了班主任的英语课不方便逃课外,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图书馆看小说。全班 48 个人,他的成绩“稳居倒数前十” ,老师们对他的期望是“保惠大(惠州大学) 、冲汕大(汕头大学) ” 。 那时的孙宇晨认为,应试教育和文学理想是对立的,在他看来,接受“全面平庸”的应试教育近乎“奇耻大辱” , “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无法覆盖诸多不擅长的学科,数学对于一个专于文史的人来说,真可谓是惨痛的悲剧。 ”他因此而并不在乎考试成绩,即使全科挂红灯也无所谓。 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 尽管也许会将棱角冲刷干净 带着二三十分的数学、物理成绩,孙宇晨在高二时不得不选择转为文科生。此时的他发现自己已不再像高一时那样不带任何功利性地“为了看书而看书” ,而已经开始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他坚信自己有着过人的才能,而身边的很多同学却“不知道这世界上除了做题还有何物” 。 但现实却不断地给他挫败感, “多分的成绩,我连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 。 强烈的挫败感使他开始考虑与常规的升学之路彻底决裂,他开始想办法给自己找一条出路,一条不是高考的出路。 带着极高的期望,他先后报名参加了第八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结果却黯然落选。这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打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它也许会将我这块石头的棱角冲刷干净” 。 他为自己定下五项要求:第一是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只留下一本胡适的晚年谈话录;第二是绝对不进图书馆,所有课程一堂都不能缺;第三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获得应试的知识为目的;第四是保证晚自修的时间,小时积极进行应试训练;第五是制订每天的计划,并严格完成。 带着 450 分左右的模拟考试成绩和上述五项对自己的要求,孙宇晨进入了高三。他给自己偷偷定下冲刺目标:中山大学, “极限的非分之想” ,则是中国人民大学,王小波的母校。 一年时间成功完成 从三本到北大的冲刺 孙宇晨执行五项要求的初始阶段,成效并不明显。但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选择, “就像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他只想活,没有其他的目的了。 ”在他看来,到了高三的冲刺期,方法已经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态度和坚持。 渐渐地,他的成绩逼近了 600 分,但增长势头也就此放缓。他的成绩在 590 分至 600 分之间徘徊了很久,他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瓶颈期。在广东省,600 分左右的高考成绩将意味着他很有可能无法考上重点大学。 而就在此时,他获得了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试资格,当时距离高考还有个月。 老师和父母都劝他不要去上海参加复试,但孙宇晨觉得自己“理想主义开始重新萌动” ,抛下所有顾虑,前往上海参加复试。 事实证明,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顺利拿到一等奖,随后的高校见面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利看中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给予了他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资格,可在高考时于录取分数线下 20 分录取。而这意味着,若想考入北大,他还需要在剩下的个月内将成绩再提高 50 分。 此后令他感到神奇的是,他此前最头疼的英语,从参加完“新概念”后的第一次考试起就彻底冲破了瓶颈此前他的英语成绩从未上过 100 分,而自那次考试起,就从未下过 110 分。而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都在稳步提升。 他后来如此解释这种“完完全全的飞跃”:每个人的潜能其实往往是被过低的自我预期所压抑,而过低的自我预期则源于外在制度压迫。他觉得,应试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分数崇拜,强调全面平庸。“在应试教育话语体系中,所谓好学生皆是成绩好的,坏学生皆是成绩坏的,分数评价变成了道德价值判断,人格被分数体系不断否定,破罐子破摔也不足为奇了。 ”在他看来,恰如其分的“新概念”一等奖肯定,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在他前进的脚步中,高考如期而至。他最终考出语文 115 分、数学132 分、英语 130 分、综合 146 分、历史 127 分、总分 650 分的出色成绩,成功完成了从三本向北大的冲刺。 在北大相对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他如鱼得水。他先习中文,后学历史,成绩稳居历史系第一。他担任北大西学社社长,代表北大赴荷兰海牙参加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还曾获演讲十佳称号。 在那篇引来近万封回信的一道论证题的结尾,他如此写道:“我相信自己的才华从来没有被应试教育的河水冲刷殆尽,而是我真正成功地挑战了应试教育。最后,我仅仅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二是希望大家一起帮我做这道题目,我希望它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成立。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