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驻马店市农民收入情况况分析驻马店市农民收入情况况分析2009 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精神,抢抓国家“战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机遇,采取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举措,加大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全面实施家电下乡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全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9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15.9 元,比上年增加 315.9 元,增长 8.1%。一、一、农农民收入的民收入的现现状及状及结结构特点构特点(一)(一)农农民工就民工就业业形形势势好好转转,工,工资资性收入性收入稳稳定增加。定增加。2009 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1462 元,比上年增加 147.1 元,增长 11.2,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34.7%,比上年上升 1 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达 46.6%,比上年提高 9.8 个百分点,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从工资性收入来源看:一是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增速最快,人均收入 218.3 元,增长 20.1%,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 33%;二是农民外出从业收入稳定增长,人均收入 1081.2 元,增长 9.9%,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 66%;三是农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稳中有升,人均收入 99.7 元,增长 1.6%。(二)(二)农产农产品价格企品价格企稳稳, ,农农民家庭民家庭经营纯经营纯收入持收入持续续增增长长。 。2009 年全市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 2486 元,比上年增长 6.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9%,增幅比上年下降一个百分点,仍是全市农民收入构成的主体。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产纯收入人均 2264 元,同比增长6.8%。2009 年全市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农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达1615.1 元,同比增加 150.3 元,增长 10.3%。种植业收入占“一产”收入比重达 71.3%,较上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受供求关系、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和甲型 H1N1 流感等因素造成生猪价格走低的影响,农民养猪效益下降,农民牧业纯收入人均 604.3 元,同比下降 1.3%。农民家庭收入中的二、三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人均纯收入 221.9 元,同比增长 2.7%。随着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贸易饮食业、社会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农民家庭二、三产业收入的增加。(三)(三)财产财产性收入性收入稳稳定增定增长长。 。2009 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6.7 元,增长 4.9%。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机拥有量快速增加和农民家底逐渐殷实,农民得到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出租农业机械等租金收入、利息和其他投资收益成为全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增长点。2009 年农民得到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是上年的 1.95 倍,利息收入是上年的 1.6 倍,出租农业机械等租金收入增长 61%,其他投资收益增长 59.8%。(四)(四)转转移性收入移性收入显显著提高。著提高。随着农村医保标准的提高、各种财政支农补贴的增加等,促进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2009 年全市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 231.1 元,增长 8.3%。其中,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等其他转移性收入 173 元,增长 15%;报销医疗费收入 18.4 元,增长 71.7%;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 4.8 元,增长 26.7%;附表一:20092009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组成及构成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组成及构成表项项 目目纯收入纯收入( ( 元元) )构成(构成(% %)农民人均纯收入4215.90 100.00 (一)工资性收入1462.16 34.68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2485.97 58.97 *种植业纯收入1615.10 38.31 *牧业纯收入604.27 14.33 (三)财产性纯收入36.71 0.87 (四)转移性纯收入231.06 5.48 二、二、农农民收入的差距及制民收入的差距及制约农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民增收的因素(一)(一)农农民人均民人均纯纯收入收入总总量偏小,增量偏低,量偏小,增量偏低,与全省及周边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和全省及周边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的差距由 2002 年的 137 元拉大到 2009 年的591 元,年均拉大差距 64.9 元;与信阳市的差距由 2002 年的-145 元,扩大到 2009 年的 402.5 元,年均拉大差距 78.2 元。2009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 18 市中居 16 位,位次与上年持平;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8.1%,居全省第四位,但增量仅有 316 元。分析原因主要是低收入户的影响,全市农民中还有相当部分的低收入户,其全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人均水平的 40%,低于高收入组人均水平的 20%,全市还有 11.3%的农户纯收入低于 2000 元,30.3%的农户纯收入低于 3000 元,农民家庭收入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全市人均总量偏小、增量偏低的重要因素。(详见附表)附表:全省、黄淮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对比表附表:全省、黄淮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对比表单位:元单位名称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全 省22162236255328713261 3852 4454 4807 信阳市19342000239627083153373742724618 商丘市18801556205623452745324837504050 周口市19951582204822762641312236053908 驻马店市20791726222624862906341039004216 与省差距137510327385355442554 591 与信阳差距-145274170222247327372402.5(二)(二)农产农产品生品生产结产结构不合理,构不合理,农业农业增增产难产难增收。增收。2009 年全市粮经比例高达 70.9:29.1,全市高效经济作物、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比例小,规模小,农民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增收的空间极其有限。另外,农民生产的普通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也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三)(三)农农民家庭民家庭经营经营非非农产业竞农产业竞争力弱。争力弱。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多以食杂店、小商品店、小餐馆等为主的商业与餐饮业,以及以短途客、货运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小作坊式的工业,小规模建筑业为主,发展规模小,设施落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2009 年,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经营纯收入仅增长 2.7%,增幅明显低于农民收入的增幅。(四)(四)农农畜畜产产品价格波品价格波动动,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农农民增收。民增收。2009 年全市农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尽管上年第四季度粮、油、菜价格上涨较快,但从2008 年四季度至 2009 年第三季度,粮食、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同时以生猪为代表的畜牧产品价格低迷,使第一产业纯收入呈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低增长现象。特别是农民畜牧业纯收入近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现象。由于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加之国家对粮食价格的调控,使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作为主要饲料用粮的玉米价格上涨,缩小了养殖户利润空间,农民依靠畜牧业增收的空间有限。(五)(五)农农村村劳动劳动力力转转移与就移与就业压业压力增大。力增大。目前全市非农就业劳动力占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 40%。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已开始进入减缓阶段,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多数是文化素质偏低、择业观念陈旧、年龄较大,其就业竞争力不强,加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难度,靠劳动力转移数量为主来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减弱。(六)(六)农业农业技技术术推广推广难难度加大。度加大。当前全市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多是农业生产主力军,无论是在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优秀群体。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家中仅留一些老弱妇幼,外出务工家庭的农业生产,一般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只能解决吃粮问题,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加大,科学种田难以推广。(七)(七)农农村金融支持相村金融支持相对对滞后,服滞后,服务务“三三农农”内在内在动动力不足力不足。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增加了城乡市场农副产品供给。但受资金和技术影响,多数农民扩大再生产、增加收入仍然存在较大困难。资金短缺问题始终困扰着农民,通过金融部门贷款难度较大,成本过高,发生民间借贷又存在较大风险。近年,农村信用社推行的农户小额贷款,在缓解“贷款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户额度较大的贷款,由于抵押担保条件不具备,难以得到贷款支持,“放贷难”、“贷款难”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三、几点建三、几点建议议(一)(一)调调整整优优化化农业结农业结构,充分挖掘构,充分挖掘农业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内部的增收潜力。我市作为全国粮食核心区之一,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着力改善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二)健全(二)健全农产农产品价格保品价格保护护制度,制度,稳稳定定农产农产品市品市场场价格。价格。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加强政府调控,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行,防止谷贱伤农。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走势,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密切产销衔接,畅通流通渠道,减免流通环节费用,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产品加工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三)加大(三)加大对对“三三农农”的支持力度。的支持力度。近几年出台的多项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不仅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应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惠。继续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机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医疗养老负担,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四)加(四)加强对农强对农民的技能培民的技能培训训,大力,大力发发展展劳务经济劳务经济。 。整合全市“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等培训资源,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支持农民工创业。坚持劳务输出与就地就近转移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五)大力(五)大力发发展展农农村二、三村二、三产业产业,拓,拓宽农宽农民增收渠道。民增收渠道。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渠道,不仅可以解放部分农业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等资源占有量,还可以提高非农产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形成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应继续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继续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六)促(六)促进进低收入群体增收。低收入群体增收。不断提高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各方面应继续共同努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农村低保户、失地农民、残疾、缺少劳动力的低收入户提供可行的增收方式,对“失学”、“因病致贫”的农户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进一步健全和推动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低保等社会保障机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