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太极拳内劲的初步认识太极拳内劲的形成,在开始修炼阶段要通过放松等手段,结合意念、内气 等因素综合磨炼而成。内劲的形成,是因为人体的筋骨、肌肉等结构产生了一 系列变化,这种微小的变化不易被察觉所以许多人就误以为内劲仅仅是一种用 力的感觉,而忽略了内劲的产生是人体结构微观上发生变化的结果。让我们来了解下人体结构在内劲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劲呢?可以肯定地说,内劲是一种肌肉力。任人体的劲 力是离不开肌肉力而无故产生出来的,不管你有多少内气,或用了多少意念, 只要你移动身体,就必须用肌肉力。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太极拳的先辈们就直 教导我们要练气,要用意不用力呢?其实这是练功的过程,练气或练意,都是 为了更好地用力,更好地利用人体的肌肉力。这就是太极拳创造出来的奥秘, 练太极拳就是要从练气、练意开始。很显然,内劲一定是肌肉力在“气”和 “意”的配合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肌肉用力的配合方式,民间常把这种力叫 作“丹田力”。陈式太极拳中就有通过丹田内气的运转来练习太极拳的内劲的。 但是也有其他的训练方式,比如杨式太极拳有的就是利用意念身体上的各种气 圈、气球等来进行内劲的训练。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练出内劲,就可以形成肌肉 新的用力配台方式呢?原来,意识通过人的神经和内气,可达到调整矶肉的目 的,肌肉的不同协调变化,就产生了各种的勤力。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意识 或意念,通过特定的意识,可以使肌肉产生某种变化。然而单单认识到这点是很不够的,因为人们会产生一种假象,以为在太极 拳运动的过程中,只有意识的参与,才能有内劲的产生,因此练拳用拳都不 能离开意念,没有意念就没有内劲。而真实的情况是,内劲一旦形成,已经随 时可以出现,就说明肌肉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这时就再无需什么意念和所谓 的导引内气来生成内劲了。二、对太极拳内劲的机体结构认识 那么,当内劲已经随时可以出现时,肌 肉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当今人们可能很想通过现代的生理学或解剖学来 看到这样的变化,但是很可惜,目前的生理学或解剖学还不具备准确破解这种 现象的能力。但是我们如果用构建于中国传统的医学与武术理论体系之上的经 络理论,不必借助各种的仪器,而是直接通过对人体自身进行各种试验与观寮 来解释这些内劲,将有可能得到比较台理的认识.譬如:太极拳中最重要的一种 肌肉用力方式就是“节节贯穿”,很多技术都是建立在这“节节贯穿”之中的, 这是老一辈武术家自身人体试验的总结。这“节节贯穿”是如何贯穿的呢?很多 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肢体像老蛇那样蠕动,就是节节贯穿了。很明显,这种 认识只着眼于最易观察到的大块肌肉群所做的同种运动,因此是很粗糙的。实 际上,“节节贯穿”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人体的各个肌群,在进行很精细的 肌肉运动,因此必须存在一种精确的肌肉结构,能在同时间里互相联系互相挤 调作用。 这种能使身体在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时做到“节节贯穿”的肌肉 结构是什么呢?是全身肌肉在通过锻炼后产生的条有明确线路,能明确感受到的筋状感肌肉,民间就称之为“筋”。在有些拳种的理论中,也说到“筋”的 出现。但是据说这种“筋”是看得见的,而且很大,很粗,那么这肯定不是我 这里所说的“筋”了。太极拳练出的这种“筋”,是与经络的走向有关的它 的“筋”路。很多与经络的路线差不多,就是说经络参与了这种“筋”的产生。可以明确地说,这“筋”不是我们解剖学中的“筋”,而是一种肌肉感, 一种磨练出来的,高度协调的,有一定线路的肌肉作用力形成的线路,给人的 感觉就是条筋或多条筋在同时用力。不同的劲力,有不同的“筋”。因此要练 出各种筋来,是不容易的,要百练才能成“筋”。如果错误地理解成是解剖中 的“筋”,你就发生了偏差,那么这根“筋”就无法体会到。 而且这种 “筋”在身体中的存在不是条或几条,而是密布身体,功夫越浑,这样的“筋” 就越多越精细越微小,控制身体的作用就越大。 安徽太极桩(1278519599) 8:44:10 二、对太极拳内劲的机体结构认识 那么,当内劲已经随时可以出现时,肌 肉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当今人们可能很想通过现代的生理学或解剖学来 看到这样的变化,但是很可惜,目前的生理学或解剖学还不具备准确破解这种 现象的能力。但是我们如果用构建于中国传统的医学与武术理论体系之上的经 络理论,不必借助各种的仪器,而是直接通过对人体自身进行各种试验与观寮 来解释这些内劲,将有可能得到比较台理的认识.譬如:太极拳中最重要的一种 肌肉用力方式就是“节节贯穿”,很多技术都是建立在这“节节贯穿”之中的, 这是老一辈武术家自身人体试验的总结。这“节节贯穿”是如何贯穿的呢?很多 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肢体像老蛇那样蠕动,就是节节贯穿了。很明显,这种 认识只着眼于最易观察到的大块肌肉群所做的同种运动,因此是很粗糙的。实 际上,“节节贯穿”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人体的各个肌群,在进行很精细的 肌肉运动,因此必须存在一种精确的肌肉结构,能在同时间里互相联系互相挤 调作用。 这种能使身体在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时做到“节节贯穿”的肌肉 结构是什么呢?是全身肌肉在通过锻炼后产生的条有明确线路,能明确感受到 的筋状感肌肉,民间就称之为“筋”。在有些拳种的理论中,也说到“筋”的 出现。但是据说这种“筋”是看得见的,而且很大,很粗,那么这肯定不是我 这里所说的“筋”了。太极拳练出的这种“筋”,是与经络的走向有关的它 的“筋”路。很多与经络的路线差不多,就是说经络参与了这种“筋”的产生。可以明确地说,这“筋”不是我们解剖学中的“筋”,而是一种肌肉感, 一种磨练出来的,高度协调的,有一定线路的肌肉作用力形成的线路,给人的 感觉就是条筋或多条筋在同时用力。不同的劲力,有不同的“筋”。因此要练 出各种筋来,是不容易的,要百练才能成“筋”。如果错误地理解成是解剖中 的“筋”,你就发生了偏差,那么这根“筋”就无法体会到。 而且这种 “筋”在身体中的存在不是条或几条,而是密布身体,功夫越浑,这样的“筋” 就越多越精细越微小,控制身体的作用就越大。 安徽太极桩(1278519599) 8:45:16 三、从“筋”看内劲的技击运用效果有了对“筋”的概念认识,我们就会明白太极拳训练中强调“不用力”的 真实意义。太极拳实际运用是要靠这种“不用力”百练而来的“筋”来实现技 击的。而且用“筋”来进行搏击,就会给人不要用多大力的感觉,感觉很轻松, 这时也不妨称之“不用力”了。这种“筋”显然变化多端,可大可小,可柔可刚,可散可聚,可圆可方,上下变化,左右逢源。只有具备这样的“筋”,才 能在各种的场合中运用出各种劲力才能在快速的搏击中做到“引进落空”、 “粘沾连随”,也就是说这种由纵向和横向组成的“筋“的网络中,在每个点 上都能发出各种劲力来。关于这种“筋”,有一点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即这些筋是互相联系的,而不 是僵死的、固定的,它可以通过对对手劲力变化的感知,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因此我们说的“筋”如果用“活筋”来描述则更准确。当你具备了这些“活筋”,你会发现你在练太极拳各家门派的各种动作, 做各种发力时,都能运用自如,终于就会体会到各家门派只是道路不同,形式 不同,而目的一样,这个目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在人体这种“筋”的构建 上,寻“筋”的路径是多样的,不在什么门派,什么形式。只要 是适应你自身的环境与特点,就是最好的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