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讲第一讲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历史背景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经济上: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上: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上: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二、二、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概况的概况1 1、儒家、儒家 孔子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提出“正名”主张。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评价: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被推崇为“圣人”。孟子孟子(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政治思想“仁政”(思想核心)(含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哲学思想“性本善”说。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评价: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一起称为“四书”。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被尊为“亚圣”。荀子荀子(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哲学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提出“舟水之喻”评价: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结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2 2、道家、道家 老子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3 3、墨家、墨家 墨子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评价: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结论: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4 4、法家、法家 韩非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评价: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三、历史意义三、历史意义(评价)1、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3、法家学说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讲第二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一、汉初的黄老之学汉初的黄老之学1、社会背景:、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3、特点:、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4、作作用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原 因: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2、新儒学理论来源:、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3、新、新 儒儒 学学 内内 容: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三纲五常。4、目目 的: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5、新儒学、新儒学 的的 影响:影响:有利于巩固君主统治和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的提出及其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第三讲第三讲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兴起的社会背景一、兴起的社会背景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2、隋 唐:“三教合一” ,各家思想互相渗透。3、宋 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二、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 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 容: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 “存天理,灭人欲” (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2)历史地位:宋朝,被斥为“伪学” 。 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2、陆王心学、陆王心学(1)内容:陆九渊: “心即理也” “心外无物” 。 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 。王阳明: 核心:“致良知” 。 知行合一 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心学与理学的关系(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2)相同之处: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三、评价:三、评价:消极: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第四讲第四讲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历史背景一、历史背景经济上: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政治上: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文化上:文化上: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二、异端思想家李贽二、异端思想家李贽时时 期:期:明后期主主 张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及主张(1)黄宗羲)黄宗羲著作著作:明夷待访录主张主张:抨击君主专制, “君主乃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主张“工商皆本”(2 2)顾炎武)顾炎武著作:著作:日知录 、 天下郡国利病书主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3 3)王夫之)王夫之思想思想:唯物主义主张主张:反对“天下王土” ,主张耕者有其田。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2、共同主张、共同主张经世致用思想: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君主专制的批判: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评价、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四、四、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改造和发展儒学思想的?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改造和发展儒学思想的?他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泥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具体表现是: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顾炎武反对道学空谈的学风,主张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 王夫之虽然坚持以儒家六经为自己的治学原则,但绝不盲从。他反对“天命论” ,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专题二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一讲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古代中国的科技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一、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一、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发达的古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政策条件:政策条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便于集中调动人力、物力资源。劳动条件:劳动条件:各族人民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动力。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活跃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使中外文化相互借鉴。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历代文化的积累。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未能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三、概况三、概况(一)四大发明(一)四大发明造纸术:造纸术: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纸的发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印刷术:唐朝: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3 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火药: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战争。 五代、宋:广泛应用。如火炮、火箭、突火枪等。14 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 指南针:指南针: 战国: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13 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意义:意义: 对中国: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 1、 “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2 2、1616 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利于科学的研究。其它原因其它原因: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传统思想观念,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二)天文学(二)天文学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两汉:西汉留下世界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早欧洲 1700多年。唐朝:僧一行:制定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