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太宗的治国密码唐太宗的治国密码唐太宗的治国密码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一共 23 年(627-649) ,因为治理天下成效显著,历史上誉为“贞观之治” 。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回顾贞观时代,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而从隋朝的覆亡中,唐太宗一班君臣也确实获得诸多启发。那么,唐太宗的时代对于今天是否也有启发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讨论人物应该从最真实的历史,从历史的实际开始。但实际上,一千多年后谈唐太宗,要凭借记载,而这些记载不完全靠谱,不完全真实,历史人物永远在真实与非真实之间徘徊。研究越不过记载,但是记载又存在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角度和取舍立场,造成同一个人物有不同版本。但一个人物的基本特征,还是有稳定因素的,不能因为一点分歧和假象,就否定全部。唐太宗为何能理性运用权力理性从政唐太宗在古代历史记载中基本上是明君形象。在帝王谱系中,他的位置肯定是数一数二的。帝王掌握很多权力,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带有个人好恶,带有任性的地方,感情用事,所以权力悲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时有发生。唐太宗在贞观之治中给出不太一样的形象。他在运用最高权力时比较理性。在古代帝王中,像他这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在此表现最为出色。在专制体制下,能够如此理性运用权力,实在是应大书特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他在位时期取得的成绩。如果他不是这样,那么贞观时代的政治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为什么他会形成理性运用权力的特点,有几个原因:第一,中国历史演变到唐朝,经历很多大风大浪,见过盛世,也见过乱世,见过民族大融合,也见过大仇杀,中国历史给人们积累的经验到唐代已经很丰富,统治者如果能够理性地面对历史,能够得到治国的启发和智慧。像战国就很少有参照。历史学在整个唐代,和我们现在概念不同,那时候历史学和现世政治紧密联系,对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唐太宗身边都是历史学家。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东西,那时候很实用,直接对政治发挥作用,很明晰。这个时期,中国皇帝通过“兴” ,王朝的兴衰、兴退来把握自己手中权力。唐太宗为什么那么理性、不会感情用事,因为他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这太重要了,作为国家统治者、掌舵者应该知道国家的何去何从,怎么知道?就是看历史。当今世界有所不同,不仅要看历史,还要看整个世界的历史经验教训。但是唐代这些政治家学习政治的办法就是从历史中学习。第二,从个人角度讲,他有治理好天下的愿望。那隋炀帝就没有吗?统治者都有治理好天下的动机,唐太宗尤其具有这个动机,因为他夺权是通过逆取。所以不能对玄武门之变一概做否定评价,确实有负面的消极作用,但是也有积极作用,唐太宗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一定要治理好天下为自己树碑立传,来为自己最后的名声评价写上正面的词汇。这跟玄武门之变有关系。后来贞观 18 年修禁书的时候,有很多关于唐太宗的议论,让人一看就知道大家是在谈论贞观之治和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就感慨,真是不懂人心为什么会这样?对一件坏事记得这么牢,做了这么多好事,却总是记不住。从他个人讲,他想做好皇帝的角色,与个人经历,特别是玄武门之变关系是很密切的。而且有同等心情的人不止他一人。周围大臣,一方面都是从隋末过来的,对国家民众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对国家向何处去,有深刻的思考,都不是混事的人。贞观时期一大批这样的人,一心一意考虑国家事情,要把国家建设好。个人受到损失都无所谓。如果统治集团里想法不一致,不同心同德也是很麻烦的。看贞观时候的故事,让人感慨的地方特别多,换一个时代,换一个主人,事情肯定不是如此处理。比如公主出嫁,因为是皇后所生,皇帝想让女儿多带嫁妆,换个时代没什么,谁能管这事?有什么不对吗?但魏征就能出来阻拦,认为不符合礼法,影响会不好,皇帝能接受,皇后也能接受。即使今天我们也讲公私关系,但是在唐太宗时期,公私真的很分明,即使私事也从国家角度考虑。如何维护皇帝形象、国家政府形象,他可不是用新闻检查的办法来管理形象,实际上就是不做。这样良好清明的政治,这样理智统治的集团,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唐太宗认为是臣子缔造了君王君臣关系封建时代不全是罪恶的皇帝,也并不是所有的权力运行都很野蛮,所有的时代都很黑暗。我们今天强调法制,唐朝是典型人治时代,如果人治能够把现有人员充分调动起来,统治集团能够理性地运用权力,他们也可以达到一个很高水准。所以在一个人治范围内讨论这个话题也不是不可以。比如,人治一个重要问题以德化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行。唐太宗时期能做到,他以身作则,确实让人看到,自己吃点苦受点罪,也不觉得什么,像毛泽东时期也这样,听说主席生活很艰苦,总理衬衣补了多少补丁,大家就感动了,认为领导人都能这样,大家吃点苦也可以。国家领导人不管人治还是法治情况下,都应该是表率。唐太宗懂得群策群力的力量,所以他理性运用权力。唐太宗时代有很多制度保证权力运行是理性的。现在我们说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这个道理唐太宗时代就认识得很清楚。他说过,大臣你们担当各色职务,都应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尤其见到不同意见一定要提出来,否则就失之千里了。观点是理性的,避免决策失误。贞观时代有几个重要会议都能做到这一点,包括唐太宗亲自主持的御前会议,几个阶层会议,不同声音一直可以达到皇帝面前,不同声音可以争论争吵。唐太宗要求文武百官都要提意见,有些武官连字都不会写,怎么提?武官长何就不会写,房客马周就替他写,皇帝看了观点不错,长何说是房客观点,唐太宗很快找来马周,最后马周做到宰相。唐太宗夺权当天就有这样的公布,要求官员对国家问题献计献策。这样比较容易使唐代官员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集思广益的做法是理性行政的一部分,其中最有名的是纳谏,以魏征为代表的大臣很多时候纳谏方式直截了当,让皇帝难为情。但毕竟凡是正确的,唐太宗就接受了。很多人都认为,做到皇帝很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担心被否定,但唐太宗确实克服了这个问题。唐太宗也有感情用事的时候,但他能知道这种做法不好。长孙皇后就有很好的总结,说魏征善于以理治主之情。唐太宗误杀了一个大臣张蕴古,张确实犯了错,但不致死,唐太宗后悔了,错误犯了不可挽回,就确定了一个复奏制度:以后皇帝下令杀谁,不能当场就决定,要带下去第二天复奏一次,皇帝怒气不消还要杀再复奏,给皇帝充分时间和余地。根据历史记载,复奏制度挽回了不少生命,减少了皇帝犯错误的次数。后来唐太宗几乎一刻都离不开魏征,他不会觉得自己权力受限制,反倒觉得自己应该少犯错误。以至他形容自己和魏征是璞玉和玉工的关系,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因为魏征雕琢才越发不错,这种话至少说了两次。认为是臣子缔造了君王,古往今来,最高当局者谁说过这样的话?后来魏征去世,他痛心自己失去一面镜子。后来他果然犯了错,打辽东战败而归。唐太宗对生命的珍视以民为本先秦以来的治国理论就是以民为本。后来孟子概括的民贵君轻理论,一般认为是儒家象牙塔之说,没有实现过。但是唐太宗时代就很好实践了这种理论。有一次唐太宗要结婚,要娶一个郑家的女儿,手续已经进行了一半。魏征听到消息,了解到郑家女儿已经跟别人订婚了,皇帝不应该再跟她结婚。当时魏征说的是:皇帝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想想人家的感受,如果硬娶,老百姓作何感想?最终唐太宗这婚没结成。唐太宗建国之初,朝廷考虑如何减少犯罪问题,有臣建议严查严打,唐太宗认为去贼最好的办法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他能够按照常理去理解问题。他知道换位思考。贞观 4 年,房玄龄报告唐太宗,国家的粮食储备、军事器械已经超过了隋朝。唐太宗听了很高兴,但是他又说,隋朝不是因为贫困而灭亡,而是因为隋朝太富有才灭亡。农民起义是因为农民饥饿,那么,隋朝有粮食吗?有很多。唐太宗亲口说,隋朝粮食留到现在还能吃五六十年。但当时发生自然灾害时,朝廷就舍不得开仓放粮。所以隋朝不是灭亡于太穷,而是太富,两级分化很厉害,国家严重不和谐。所以唐太宗说应该藏富于民。唐太宗对生命的珍惜,差不多空前绝后,尽量不实行死刑。他减少死刑数量,死刑变成肉刑砍脚,后来又变成流放。唐代轻易不执行死刑,有很多执行限制,春天不执行,夏天也不行,秋天还不行,下雨天不行,下雪不行,晚上也不行。贞观四年,全国犯死刑的只有 29 人。唐太宗有个制度,就是要定期检查监狱,直接面对犯人,这也是犯人的机会,有机会向皇帝喊冤。有一次他到大理寺监狱里面看犯人,一般情况下犯人都要喊冤,今年很奇怪,400 多死刑犯没有人喊冤,唐太宗很奇怪,大家都认为罪有应得。人死不能复生,唐太宗当即决定释放他们回家,明年秋收后再回来报到。一年之后一个不少都回来了。这就是贞观时期很有名的象征,400 死囚来归狱。唐太宗最后全部赦免。齐名的故事还有放 3000 宫女,共放了两次,他说本来都是隋朝时候进宫,除了洒扫之外没什么事干,一则节约国家开支,二则可以任意嫁人,还可以繁衍人口。嫁娶也符合人性,让她们自由生活。当然唐太宗也不都是正面形象,像玄武门事件,这也是这个制度下的死结,解不开的问题。最高权力总是会有人争夺,皇位继承总是会被人事冲突所干扰,一般都不太平。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最高权力转移总是个大问题。其实对很多历史问题的理解都是随着研究而逐步深入,才有新的发现。我们现在认为贞观之治的伟大之处在于制定了一个很好的制度,打下了制度的基础。以前都是着重看君臣,看阶级斗争。现在我们会发现理性从政、制度建设有多么重要。唐朝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房玄龄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最近颇受关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 人物篇部分包括了吴敬琏、姚明、李嘉诚等五十位各领域的知名人士。其实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国家形象”宣传,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电视,是靠画像来表达的。具体地说,唐朝的这个“国家形象” ,是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凝聚而成的。凌烟阁是长安城内太极宫三清殿旁的一个小楼,唐贞观十七年(643 年)春,扫灭群雄、欺父灭兄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感怀青年时代激荡的战斗生活,并为了安抚仍然健在的共打天下的功臣们,请画家按真人比例,绘出二十四功臣像,悬挂于凌烟阁中。李世民开出的这个名单(排名分先后)是: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12,屈突通;13,殷开山;14,柴绍;15,长孙顺德;16,张亮;17,侯君集;18,张公谨;19,程咬金;20,虞世南;21,刘政会;22,唐俭;23,徐世勣;24,秦叔宝。古人成名何其难!在古代那个没有传媒和网络的时代,一个人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在史书中留下一笔?他们都留下了,而且还是好多笔。从这个角度,回望那个庞大的帝国与那个帝国的精英们,我们总会感慨不已。这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历史和传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