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安徽 20112011 年中考数学复习经验交流材料年中考数学复习经验交流材料用策略来提升效率用策略来提升效率安徽省巢湖市黄麓中心学校 杨智刚 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 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以下就今年中考数学复习谈谈我们黄麓镇中心学校数学组的实施方法, 希望能带给大家些许启发,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复习安排一、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第一轮复习的时间:基础知识复习约用 7 周时间:3 月 22 日始,5 月 15 日结束。(含两次模拟考试) 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第二轮复习的时间:专题复习约用 2 周时间:5 月 16 日始,5 月 31 日结束。 6 6 月综合训练、模拟考试,月综合训练、模拟考试,重在学生心理的调节,为文科让路。 (一)第一轮复习(一)第一轮复习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中考考查内容为:(1)知识 点考查(约为 90 个左右,约占总知识点的百分之四十)(初中数学内容共 29 章,螺旋式呈现,从属于 三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共计复习课时为 42 课时。2)数学思想方法考查 (3)学习能力的考查(信息的采集、内化与应用) 1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第一轮复习的目的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牢记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理解就没有深刻的领悟,没有深刻的领悟, 就没有准确灵活的应用。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代数式的化 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分的。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 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 2 2、具体要求与做法:、具体要求与做法: (1)选一本好的复习资料作为复习的蓝本。我校选择的是全品,它主要包括听课部分、课时作 业、综合练习三部分。特别是听课部分,包括知识点的归纳、应注意的问题、典例分析,相当于教学案 的综合,使复习更具操作性,利于提升复习的效率。 (2)备好课。(1)研读课标(特别注意课标中可操作性语言,对“了解”“理解”“掌握”“灵活 应用”等做出具体界定),以课本为依据,深钻教材,不随意扩展范围和提高要求.据课本内容将有关的 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及基本运算、基本推理,基本作图,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 通过网络结构,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现知识的联系,体现知识的应用功能,做到遗漏的知识 要补充;模糊的概念要明晰;零散的内容要整合;初浅的理解要深化,易错问题要强调。要关注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双基”所蕴涵的数学本质及其在具体情况中的合理应用。(2)研读近两年 我省中考试卷及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熟悉中考命题的趋向,也就是要研究:中考必然要考什么?可能会 考什么?不考什么?包括哪些基本考点?哪些是重点?应该坚守的基本东西是什么?(3)倡导集体备课, 集体讨论,统一备课思想。 (3)选好题。选题注意:(1)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及考纲要求(2)注重挖掘课本习题的 功能,抓住基本题型,学会对基本题目进行演变。(3)选题要符合复习轮次的需要和学生实际,尽可能 不涉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4)以全品为主,适当补充。(可多浏览资料,发挥集体力量,划分任 务,作为公共资源共享。) (4)上好课。(1)借助数学教研活动,做好经验的交流与传承。由上届九年级数学教师作经验报告, 推荐一些好的做法。(2)复习伊始,多安排九年级教师的随堂听课,集体讨论交流教学中的优缺点,逐 步达成共识,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帮助授课教师把好度、用好法,提升课堂复习效率。(3)课2堂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提问、多关注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多参与课堂, 不断展现自己,获取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调子 一定要低。(4)课堂教学教师不能满堂灌,形式一定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形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5)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梳理,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合理的删减,突出重难点, 穿插以适当的练习。(6)应以典例来引发对知识的回顾与理解,不能一味的复习知识,人为地将它与应 用隔离,效率较低。 (5)分层作业。在练习的操作上可以分层次布置,基础的练习要全部过关,有难度的题目可选择性的 布置,待进生(占百分之三十)只做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核心的练习,中等及其以上(占百分之七十) 学生可要求全部做,或选做多数题,题量要适中,三轮复习下来的训练量大约在 800 到 1000 题左右。以 此来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学生被各科作业拖垮。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的发生。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定要亲自做题,对试题的难度、练习的时间、试题的取舍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 更好的指导学生练习,提升作业的效率。 (6)经常性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反馈作业问题。对预习内容,不要只布置不落实。定期或不 定期的督促检查,出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和完善,确保预习质量。教师对于作业、练习、 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 馈、矫正和强化,让学生获得教训和反思,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基础,要做到全面系统,也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零散 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力求作到“竖成线,横成片”。将基础知识经过系统梳理和归纳,不仅使知识 更加系统。还能看到知识间的联系,加深理解,激活思维。使学生思路更清晰,知识更扎实。不会“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 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综合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3 3、第一轮复习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第一轮复习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综合而轻基础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复习时有的教师喜欢把着眼点集中在“综合题”、“新颖题”上, 而忽视“小题”、“常规题”,这样易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也易造成只为班级少数同学服务的复习 模式。实际上有的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不是大题、难题上丢分多,而是在貌不惊人的“小题”上出错, 特别是 60 分的客观性试题。因为不能呈现解题过程,这就需要解题过程必须非常“准确”,而这种“准 确”是平时训练养成的良好习惯,仅凭在考场上提醒自己要“细心”是没用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铁环, 综合题就是环环相扣的铁链,如果铁环出了问题,铁链就会断裂或很脆弱。数学思想和方法就像把铁环 制成铁链的加工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是要打造一条特别长的铁链,而在于每一环节相连的基本功 误区二:重题型而轻质量 有的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味的追求让学生多见一些新题型,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1)片面强调题型训练已造成思维定式,产生“负迁移”,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题型训练易造成学生“模仿多、记忆多、分析少、思考少”的不良局面,即缺乏质疑、逆向思 维与创新。 误区三:不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 有的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过分依赖课堂,轻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结果 只会让教与学脱节。一堂课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所复习内容的提前预习上。通过课前 的预习,学生可以加强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把握重难点,形成知识网络,总体上把握教师课堂教学 的脉络,使听课更加具有针对性。 误区四:忽视学生的心理调节与激励。 在整个的复习阶段,由于受难度上和时间上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会出现几次拐点。第一个拐 点是:函数,这是数的拐点;第二个拐点是:四边形,这是形的拐点;第三个拐点是考前一两 周,这是心理压力的拐点。在这些拐点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的激励与调节,助其树立信心,平和 心态,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顺利渡过难关。 中考第一轮数学复习基本思路是:中考第一轮数学复习基本思路是:回归基础,低起点,多层次;重视知识的整合,在变式中逐步提 升;抓好中档题,保住基本分,盯住中等生,带动两头学生发展。3(二)第二轮复习(二)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二阶段主要为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按知识点顺序复习的话,那么第二阶段 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种复习是打破章节界限,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 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 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轮复习中,应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防止单纯的 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防止过多搞难题等。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 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 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 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 “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 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 型。 专题复习,就是从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 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 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 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 力。 (2)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3)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 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4)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 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 个度。 (三)第三轮复习(三)第三轮复习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 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却是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 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特别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第三轮复 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 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的具体要求 (1)我们安排专人出模拟题,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切 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 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 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 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4(8)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 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 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