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经生物学考点神经生物学考点 0 0第一章1.尼氏体(Nissl body):强嗜碱性,呈粗块状或小颗粒状;由RER 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合成复制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神经调质的功能。2.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中间丝。神经元纤维是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3.神经生物学的概念: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是一门对动物和人类的神经系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综合性科学。它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神经网络(细胞间的活动)乃至整体系统水平上研究神经系统;以了解各个水平上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衰老、调亡规律;为阐明行为和心理产生的机制;物质产生精神活动的机理提供依据。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范畴:分子神经生物学细胞神经生物学、系统神经生物学、行为神经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比较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形态学研究方法:1)剖查法:病理解剖,组织化学,荧光免疫(2)影象学:CT, MRI,PET3)活体示踪:放射免疫,免疫组化, HRP 法,原位杂交(4)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4.神经元的分类:(1 按神经元的突起数量分三类: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3.轴突的长度分类:高尔基型神经元;高尔基型神经元(4.按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化学性质分类:胆碱能神经元(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胺能神经元(多巴胺、5-羟色胺);氨基酸能神经元(-氨基丁酸、甘氨酸、谷氨酸);肽能神经元(神经肽:脑啡肽、物质、神经降压素) 5.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分类: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胶质细胞:有四种,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周围神经系统(PNS)的神经胶质细胞:有两种,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功能:(1.框架、支持作用; (2.保护、修复、再生作用; (3.免疫应答; (4.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5.绝缘;屏障作用 (6.稳定细胞外的 K+浓度; (7.对递质的调节; (8.合成神经活性物质第二章1.化学门控通道::由化学物质引起闸门开、关的离子通道。2.电压门控通道:由膜电位变化引起闸门开、关的离子通道。 (主要有钠、钾、钙等离子通道,通常由同一亚基的四个跨膜区段围成孔道,孔道中有一些带电基团(电位敏感器)控制闸门,当跨膜电位发生变化时,电敏感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响应膜电位的变化,造成闸门的开启或关闭。孔道口的孔径和电荷分布形成离子选择器,但并非对其它离子绝对不通透)离子通道:神经系统中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之一。*3.生物电记录技术概论:见 P23 膜片钳技术的膜片钳技术的膜片钳技术的膜片钳技术的 4 式记录模式 1 细胞贴附式 2 内面向外式 3 全细胞记录 4 外面向外4.膜片钳:用来测量单通道跨膜的离子电流和电导的装置5.静息电位 RP: 细胞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机制: 产生条件:(1)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衡;(2)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产生过程:静息状态时,K+顺浓度差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每流出一个 K+,细胞外便增加一个正电荷,相应的细胞内便产生一个负电荷,随着 K+的外流,正负电荷之间产生的电场力会阻止 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 K+外流的浓差力与阻止 K+外流的电场力达到平衡时, K+的净移动就会等于零,此时,细胞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即为静息电位,也称为 K+的平衡电位。影响因素:见 P35膜内外 K+浓度差;膜对 K+和 Na+的相对通透性;钠泵的生电性作用第三章1.动作电位 AP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由锋电位和后电位组成。机制: :静息时,膜受到刺激,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导致大量钠离子内流,去极化到达一定程度后,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使得进一步去极化至峰电位,此后钙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逐渐关闭,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大量外流超过钠离子和钙离子,引起复极化影响因素:1.化学物质的影响(普鲁卡因、河豚毒素、海葵毒素、蝎毒素、箭毒、四已胺)2.神经纤维结构的影响:直径,髓鞘发达程度,结间段长短和神经传导速度有关2.描述膜两侧电荷分布的一组术语:极 化: 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标准,电位差加大(膜内更负) 。去极化: 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变小的过程 。反极化: 膜电位的极性发生倒转(外负内正)的状态。复极化: 细胞由反极化状态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的过程。3.“全或无” 现象:指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会因为刺激因素的不同或强度的差异而使动作电位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动作电位只要发生,它的波形就不发生变化。4.阈电位:使细胞膜对 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值。5.局部反应(电位) :产生于膜的局部、较小的去极化反应。6.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7.后电位: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8.电紧张性扩布:指发生在膜的某一点的局部兴奋可以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但随距离加大而迅速减小以至消失第四章】1.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改变,导致该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 IPSP.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化学递质,经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受体,并与之相结合,提高了突触后膜对纳钾离子的通透性,使膜电位降低(如使膜电位由静息时的70mv 去极化至52mv) ,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它是局部电位,不能传导,可以总和,一旦达到阈电位便可使轴突始段爆发动作电位2.突触传递: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的过程。非突触性传递:细胞间不存在紧密的解剖学结构,没有明确的细胞间对应关系,前一细胞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较远和较广的的范围3.化学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见 P58 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使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 Ca2+内流入突触前末梢内。进入前末梢的Ca2+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引起突触小胞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使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结果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段暴发动作电位,即完成了突触传递的过程。 4.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与电突触传递的区别:化学突触:突触前成分有大量的突触囊泡,两侧膜有明显的增厚特化。突触间隙较宽。传递时存在突触延搁。单向传递:传递速度较电传递慢,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电突触:又称缝隙连接。在每侧膜上都有多个由 6 个相同亚基组成的连接子。两侧对接形成缝隙连接。无突触囊泡存在,两侧膜也无增厚特化。突触间隙只有 2-3nm。传递特点:无突触延搁。双向传递:传递速度快,信号传递可靠,不易受其他因素影响。5.突触前抑制: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结构基础为轴轴轴轴-轴突触轴突触轴突触轴突触,减少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使神经冲动传到该突触时不易或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EPSP 减小或消失) 。一般存在于感觉传入系统中。潜伏期长(20 ms 达高峰)、抑制作用持续时间长(100-200 ms)。突触后抑制: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产生的中枢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第五章1.神经递质:在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中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神经调质:有一些神经调节物本身并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细胞的功能效应,只是调制传统递质的作用两者区别:1. 相对分子量大小不同 2. 合成部位与方式不同 3. 存储、释放和清除的途径不同 4. 表达的可塑性不同 5. 作用的方式途径不同两者共同点:调质是从递质的概念中派生出来的;某些化学物质在一种情况下发挥递质的作用,而在另外的情况下是调质2.神经递质的分类:经典神经递质;神经肽;其它类型(NO、CO、组织胺、腺苷) ;乙酰胆碱;单胺类(多巴胺 DA、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 ) ;氨基酸类( Glu 谷氨酸、Asp天冬胺酸、Gly 甘氨酸、GABA?-氨基丁酸)3.神经递质的释放:动作电位 Na+内流 突触前膜的去极化电压门控式钙通道的开放 Ca2+内流囊泡的膜同突触前膜的融合泡裂外排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4.神经递质的清除:重摄取(依赖神经递质转运体) 、酶解(酶解是消除神经肽的主要方式,也是消除经典神经递质的最终方式) 、弥散(经扩散稀释后进入血液循环,到一定的场所被分解清除)5.神经肽:神经系统存在的参与神经信息传递,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由 510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在 5005000 之间6.递质共存:见 P79 同一神经元内可以含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化学信息物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生理学意义意义:见 P79共存的递质释放后,起协同传递信息的作用;可通过突触前调节的方式,改变相互的释放量,加强或减弱突触传递活动;可直接作用于突触后受体,以相互拮抗或协同的方式来调节器官的活动,使机体的功能调节更加精密完善,更加协调。7.神经肽的作用方式:见 P79 首先,神经肽具有神经递质的作用;其次,神经肽具有神经调质作用;再次;神经肽还具有激素的作用,即神经内分泌的作用8.神经递质转运体:膜上将递质重新摄取到突触前神经末梢或周围胶质细胞中储存起来的功能蛋白。分类:见 P80Na+/Cl-依赖性细胞膜转运体、Na+/K-依赖性细胞膜转运体、H+依赖性囊泡转运体特点:见 P80存在于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上,大多数转运体存在于含相应递质的突触前膜上;有的转运体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膜上;有的转运体既存在于神经元、又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上分布与神经元的不同部位,通常位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前膜上,也有报道分布于树突上;囊泡转运体主要分布于清亮囊泡膜上第八章1.诱导:在原肠胚中,原肠背部中央的脊索与其上方覆盖的预定神经外胚层之间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组织的过程称为神经诱导。2.生长锥:见 P161 位于轴突的尖端,呈扁平掌形结构,是神经轴突生长的执行单元。向外部突出丝状伪足,在内部的微管、微丝构成的动力骨架支撑下进行生长。膜表面富含不同的感觉器和黏接分子,感受环境中适宜的生长方向,从而决定轴突生长导向3.神经系统的发育包括:神经管的形成、神经管的分化(三脑泡阶段、五脑泡阶段、成熟阶段、身体头尾轴的行程和调控机制)4.眼优势功能柱:见 P178 第九章1.视网膜细胞组成: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纵向组成通路)水平细 胞、无长突细胞(水平方向组成网络) 、网间细胞(内核层2.第一视通路:见 P192 神经节细胞轴突在外膝体换神经元后,由外膝体中继神经元 直接经视放射到视皮层,这是视束的大部分纤维去向,称为第一视觉 通路。神经信号主要是通过视觉第一视通路到达视皮层,在视觉过程中 起着主要作用 第二视通路:见 P192 视束的一小部分纤维走向内方,经上丘臂到达上丘和顶 盖前区。上丘浅层神经元投射到丘脑枕换元后,再投射到视皮层,上丘 还有纤维直接投射到视皮层。由于这条通路不经过外膝体,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