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改 100 问 (教学篇)1 1、教学方式、学习方、教学方式、学习方 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高度概括地说就是自 主、合作、创新。所谓自 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 中的自主性,独立性 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 进度上,更多地给与学生 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 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 主承担的机会。过去的课 堂是老师控制学生学什么, 什么时间学,学生始终处 于被动状态,这种过度控 制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 习过程中的美好体验。 所谓合作就是学生之 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孤 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 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 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 与成功的体验。合作是一 种开放的交流。培养学生 合作的品质,乐于与他人 打交道,是培养人的亲和 力的基础。 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 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 不墨守成规,总是试着无 能为力改变,所以创新、 探究和发展是健康人格的 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创新 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 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 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 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固 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 这些就是新的学习方 式的基本精神,不管你是 接受学习还是探究学习, 也不管是个体学习还是合 作学习,都要体现一个这 样的精神。所以接受学习 也完全可以是自主学习, 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 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确 的目标追求,不断的反思 和检视自我,能清晰的认 识到自己要完成的学习任 务,积极地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 些内存动力的支持去达成 目标的实现,这样的学习 就是非常有效的,因而是 高品质的自主学习。 2 2、现在的学习方式有、现在的学习方式有 哪些不足和缺点?哪些不足和缺点? 新的学习方式有哪些?过去的学生的学习更多的 是机械重复、简单训练、 接受学习。学生的探究、 实质性参与教学的过程、 学生之间互动与合作、交 流与分享太少。所以今天 我们要强调合作学习、探 究学习,要把所有学生的 学习都提高到一个自主学 习的高度。自主学习就是 学生自我导向明确学 习的目标,自我激励 有感情的投入,自我监控 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和思考策略,作为教学的 一个目标,应通过具体真 实的问题解决来更好地明 确解决问题所依持的原理。 让学生能够把这一原理应 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去。 原有的试图说服学生、命 令学生、简单重复已有的 正确结论的学习方式,禁 锢了学生的思想,剥夺了 学生质疑的权利,压抑了 学生的创造潜能。 学习方 式不管是合作学习,还是 个体独立学习,也不管是 探究学习还是接受学习, 都要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 中的内在品质,不是外在 的表现形式。它必须具备 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 我监控三种构成要素。 3 3、教学方式应该实现、教学方式应该实现 哪些转变?哪些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 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 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 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 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 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 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 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 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 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下,它的缺陷越越来显现 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 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纲 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 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 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 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 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 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 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 势在必行。 1、变“组织教学”为 “动机激发” 其目的是让 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 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学 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 进而形成学习的动机。学 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系统中 重要的动力因素,在学习 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 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 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学 生的学习动机并不会无缘 无故的产生,而要靠教师 在师生的交往中去激发、 去培养。实践证明, “目标 激励法” 、 “表扬促进法” 、 “友好交往法”等等,都 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好方法。2、变“讲授知识”为 “主动求知” 其目的是让 学生摆脱教师那种生浇硬 灌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 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 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 材中的知识。在这一阶段, 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 字。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 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 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 讲义来应付全班学习不同 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 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 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 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 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 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 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 进之中深入。教在学后, 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 为参谋。这个阶段很重要, 也很复杂,操作的难度较大,一般可以采用“问题 讨论法” 、 “主题研究法” 、 “师生方谈法”等方式展 开教学活动。 3、变“巩固知识”为 “自我表现“ 其目的是让 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 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 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 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 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 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 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 协作的精神。在这一阶段, 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 人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 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 表演,工对抗辩论,或演 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 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 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 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 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 足。 4、变“运用知识”为 “实践创新” 其目的是让 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突 破经验教训的禁锢,不做 知识的奴隶,不做教师驱 赶的绵羊,着力培养自己 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 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 从学习过程的整体上 看,这一阶段是实施全过 程的归宿环节,前三个阶 段原活动都是在为 这一阶 段的完成蓄积力量。一堂 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成功, 关键要看这一阶段的质量。 因为只有搞好为这一阶段 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学 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才 能达到教学就是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主的目的。因此,教师 在这一阶段要做探险队长、 突围队长,打破常规,运 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学生解答一个问题 后,教师可提问:这是不 是最佳办法?此题是否还 有其他解法?换一种说法 是否效果更好?这里是否 有错误或漏洞?以此鼓励2学生质疑书本,鼓励学生 突发奇想,敢冒风险,鼓 励学生动手实践,身体力 行。 5、变“检查知识”为 “互相交流” 其目的是让 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 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 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 习方法,感受学习的酸甜 苦辣。这一阶段虽然是结 尾阶段,但切忌流于形式。 成果汇报、学习拾遗、几 点补充等,都是很好的交 流方式。总之,要让学生 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 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 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 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 力。 4 4、什么是学习环境?、什么是学习环境?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 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 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 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 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 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 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 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1、情境,学习环境中 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 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 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 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 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 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 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 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 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 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 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 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协商的 意识。协商主要有自我协 商和相互协商。自我协商 是指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 什么是比较合理的;相互协 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 的商榷、讨论和辩论。 3、交流,是协作过程 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 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 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 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 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 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 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 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 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 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 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 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 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 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 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 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 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 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 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 理解。 5 5、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新课程的教学原则 有哪些?有哪些?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 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 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 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 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 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 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 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 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 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 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 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4、 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 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 复杂环境。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 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 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 己解决问题。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 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 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 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 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 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6 6、教学理念和课堂教、教学理念和课堂教 学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学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 么?怎样融合教学理念与么?怎样融合教学理念与 教学行为?教学行为?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 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 火如荼的进行,广大第一 线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 已经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 等新理念,但实际课堂教 学却还是非常陈旧。这种 理念一套套,课堂上“涛 声依旧”的现象比较普遍, 导致这种理念和行为相脱 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 为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 没有被内化。陶行知先生 说过这样的话:知识有真 有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 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 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 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 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我 们要有自已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发生的知识做枝, 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 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 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理 念是个体的认识、经验、 行为在其头脑中的反映。 教师的教学理念来自自身 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 识。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 念与教师的实际感受联系 起来,才有可能构建起属 于自身的新的理念。理念 通过行为来体现,理念更 是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 展起来的。 这里我们提出一种 “实践+反思”的教师行动 研究模式。一般的研究多 着眼于理论层面,而教师 行动研究则着眼于实际的 教学问题,从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遇到的实际疑问出 发,研究的主人翁是第一 线的教师。行动研究的结 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 的新做法。教师通过有系 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 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不断改进自已的教学,精 益求精。用先进理念对照 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教学, 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在新 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 实践,找出理念与行为之 间的差距,进一步改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实 践+反思”是理念和行为相 连接的最直接的手段,也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 径。 7 7、怎样定位师生角色?、怎样定位师生角色? 怎样看待师生的作用?怎样看待师生的作用?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 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 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 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 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 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 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 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 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 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 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 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 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 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 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 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 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 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 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 学生元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