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将维护和谐稳定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方能托举起万众 一心的平安中国此心安处是吾乡。对百姓来说,平安中国,意味着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 环境,安定的社会。百姓心中有平安,才是更高起点的平安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 “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 。这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政治责任。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平安中国建设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今天,面对人民群众 的更高期待,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挑战,落实这一要求,关键在于创新。既包括观念理念的创 新,也包括体制机制的创新。对各级政法机关和党委政府来说,要把百姓平安作为政治任务来 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百姓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要更 加注重人民群众的感受和需要,用动态开放的机制体制创新,推进平安中国建设。近日在苏州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要求, 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平安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 度,是衡量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标。这意味着评价体系的更新,平安不平安,百姓说了算。 平安建设如果只是围绕指标和排名转,就可能出现忙得团团转、群众不买账的尴尬局面,把工 作指针置于群众感受的磁场,才能让平安效益最大化。比如,吉林省在社区会议室、村屯小卖 店、集贸市场等群众聚集的场所设立 1.4 万余个“百姓说事点” ,收集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意见, 解决群众现实问题;江苏无锡通过 12348 维权热线和法律咨询平台,倾听民意,提供法律公益 服务。这些都是群众意愿主导机制创新的好尝试,也说明,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让群众意愿成为工作指针,意味着各 级政法机关和党委政府要创新工作方式,把转作风和平安中国建设结合起来,始终把民心民愿 作为“第一信号” 、始终把安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 、始终把百姓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如 何让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实践中,一些地方摸索出“脚板加鼠标”的工作方式,既注重靠脚底 板走到基层、群众中去了解社情民意,也注重用鼠标键盘倾听网络民意。在信息化时代,尤其 要重视科技手段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在湖北武汉,空巢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通过“一键 通”发送求救信息到“智慧街道”指挥中心;儿童乘公交出行,可以携带“智慧出行”终端, 方便家长实时查询。这些创新手段,是未来实现平安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方向。所有文字等资料,凡注明“来源:山东中公分校(sd.offcn.com)“(知名山东公务员网,山东 公务员网)的相关资料,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地址!创新归根结底是治理方式的创新。平安建设的目的是百姓心安,自然离不开人民群众 的参与。正如苏州会议上所要求的,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协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 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各级政法机关和党委政府来说,群众不仅是服务的对象,更 是治理的主体。让群众参与到平安中国建设中,形成整体合力,才能铸就平安中国的庞大底座。 近年来,从基层自治到“大调解” ,从多元纠纷解决到安保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无不说明,群 众的广泛参与,社会的发育和成熟,才是平安中国的活力之源。群众不仅是平安中国的参与者, 更提供了正义的力量。只有将维护和谐稳定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 共享,方能托举起万众一心的平安中国。“我有平安如江河,我有喜乐如泉源。 ”更高起点的平安中国,不但和人民群众的安 全感有关,更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有关。在新的起点和新的历史时期,以民意为导向、法治为 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平安中国建设必将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同步提升,成 为中国梦灿烂绽放的有力保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