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绪论绪论一、国内外对“五戒十善”的相关研究(一)国内对“五戒十善”的相关研究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五戒十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一是文本性叙述,如方立天所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杨曾文主编的中国佛教基础知识 、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 、劳政武的佛教戒律学等,但这些叙述中关于“五戒十善”部分大多简要概括,缺乏深入分析与细化说明;二是拓展性发挥,即以“五戒十善”为话题倡导各自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发挥往往在很多方面忽略了五戒十善的本来义涵,如姚卫群的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 、方立天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洪修平与陈红兵合著的中国佛学之精神 。方立天认为,佛教“五戒”中的不杀生戒对保护生态平衡有直接的启示意义, “十善”则是提倡普遍的社会公德,他把“五戒十善”机械化地理解为“五戒偏重于身业,十善着重于意业和口业;五戒侧重于止恶,十善侧重于行善” 。1固然,从外在规范上讲, “五戒”呈现出止恶的功效, “十善”趋向扬善的倡导,但方先生忽略了“五戒十善”的另一个向度,即内在德性的范式。作为德性维度的“五戒十善”与作为规范维度的“五戒十善”是互为区别的:作为德性维度的“五戒十善”强调从内心上遵循戒律,从根本上提高行为主体的自觉性与主观性。在这个向度上, “五戒”的规范特征不仅仅停留于身业的界面。对此,劳政武先生也犯了相同的错误,他把“五戒”归结为消极修持,把“十善”归结为从“五戒”分化出的积极性善行,2尽管劳先生对佛教戒律的理解相对于其他国内学者而言已较为贴切,却在“五戒十善”这样的伦理向度上有所偏颇。在这个问题上,姚卫群先生对“五戒十善”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他认为“戒”带有自觉的性质,是信众出自自身意愿而遵守的准则, “律”则多少有了强制的性质,是信徒加入僧团后必须遵守的规定,3然而,姚先生虽提出“戒”的自觉性,却只是寥寥几字一笔带过。更为可惜的是,由杨曾文主编的中国佛教基础知识作为佛教基本义理的介绍,却对“五戒十善”这样最为基本的佛教知识不加涉及,只是简单几句话提及“五戒” ,这是该著作相当遗憾的一项缺失。由此可见,现前国内学术界对“五戒十善”的关注度依然处于较弱的态势。(二)国外对“五戒十善”的相关研究1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77-879。2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201-202。3 姚卫群.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2。2据现有资料显示,相比国内而言,当前国外学术界对“五戒十善”的研究则相对比较稀少。在佛教伦理的领域里,只有英国的萨达提莎所著佛教伦理学比较明确地涉及到“五戒十善”的伦理问题,萨达提莎试图以西方读者能把握的方式解释传统的佛教伦理理论,以佛教的观点分析、评价并解释一些伦理概念。4萨达提莎认为, “我们有时太多注意诸如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之类的标签,而不注意它们所传达的教义” ,5因此,萨达提莎对佛教教义的阐述是相对比较接近佛教伦理的本来义涵的。然而,他将该书的角度立足于西方社会的语言风格与逻辑结构,故而在细节上对起源于东方的诸如“五戒十善”的佛教伦理思想的把握就免不了一些失误。与国内外学术界相比,宗教界对“五戒十善”的阐述更为深入与广泛,在宗教领域, “五戒十善”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宗教人士以教、理、行、果为逻辑进路,以劝善为伦理旨归,充分强调“五戒十善”作为提升修行的基础性意义,如印光法师的文钞、虚云法师的佛教律学入门 、净空法师对佛说十善业道经的开示、惟贤法师的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正果法师的佛教基本知识等。从“五戒十善”本身来讲,佛教界关于“五戒十善”的资源比较学术界而言更为丰富而集中,然而,从学术界的视域看“五戒十善”的研究进度,现前恰恰缺少一个环节:即连接合拢学术界与宗教界、宗教理论与现实社会、真谛与俗谛6的落实界面。这个“界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合理性与操作合法性的双重提示,并使得本文的研究有了一定的价值。二、论文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如何提升个体道德修为,如何维持社会伦理秩序,这两个问题被古今中外许多哲人探讨研究。从行为个体的主动自觉性与社会群体的积极导向理路上看,所有伦理问题的探求都离不开“思想的规则” ,譬如,儒家提倡弟子规 ,道家推崇太上感应篇 ,佛家奉行十善业道经 ,此三者在思想的规则与范式上都达成“弃恶扬善、去妄存真、离苦得乐”的共识,这些共识往往聚焦于“善”与“恶”的抉择问题。所以,从伦理规范与伦理践行的角度思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以概括它们的伦理思想。而“止恶”是从“五戒”始, “扬4 英萨达提莎.佛教伦理学M.姚治华,王晓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55-74。5 H. Saddhatisa. The Way to Health and HappinessJ. In Memoriam:Venerable Dr. Hammalawa Saddhatissa ( London: International Buiddhist Center, 1990):5. 6 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谛,梵语 paramartha- satya,巴利语paramattha-sacca,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之真理。俗谛,梵语 sam!vr!ti-satya,巴利语 sammuti-sacca,又作世俗谛、世谛,即世间之真理。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谓,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间之真 理者,故俗谛又译作覆俗谛、覆谛。3善”则自“十善”入,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五戒十善”可以作为个体道德修为与社会伦理秩序的尺码。现代社会存在各式各样的伦理规范,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自以为摆脱了“过时的教条” ,却很不幸地陷入“新的教条”和教条式的规约。它们一方面勉强维持着正在被改写的、即将崩溃的社会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又使得不同群体之间产生更大的分歧,所产生的人群的不和谐关系本身成了对合理伦理秩序的背离。因此,必须通过某些途径和方法,对现成的伦理碎片进行整理,使之恢复应有的伦理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朝着有序和谐的方向前进。从现代伦理实践的视角观察,佛家的“五戒十善”7及其延伸拓展的“六和敬”8等主要伦理元素,在绝大程度上能够适用于各个群体、各种族类;它们所揭示的人类道德底线与潜在价值,也往往内含了各个阶层的共识与需求。因此,对“五戒十善”进行现代伦理意义上的解释,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佛教戒律的圆融性及其现世意义,并以科学合理的伦理规范指导现实生活。三、论文主要内容与思路框架基于当前学术界对“五戒十善”的研究尚为薄弱,本文力求从相关经典文献与社会道德现状双重向度考察“五戒十善”的真实义涵与内在价值,以佛经原典为论据,以“五戒十善”自身所具有的超时空德目为基准,以社会存在的正反道德现象为范例,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五戒十善”的现代伦理意蕴:7 五戒:梵语 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 在小乘经量部中,受三归依即成优婆塞,准许五戒分别受持;说一切有部则须先受三归依,后具受五戒, 始名优婆塞,故不许五戒分别受持。五戒之中,前四戒属性戒,于有情之境发得;后一戒属遮戒,于非情 之境发得。又前三戒防身,第四戒防口,第五戒通防身、口,护前四戒。我国古来以五戒配列于仁、义、 礼、智、信五常,复以不杀配东方,不盗配北方,不邪淫配西方,不饮酒配南方,不妄语配中央。杂阿 含经卷三十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毗尼母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三、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俱舍论卷 十四、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摩诃止观卷六之上。十善:十善即十善业,梵语 das/akus/ala- karmani。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之十种善行为。又作十善业道、十善道、十善根本业道、十白业道。反之, 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梵 das/akus/ala -karma-pathani )、十恶 业道、十不善根本业道、十黑业道。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 (五)两舌,即说 离间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 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瞋恚。(十)邪见,即愚痴。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依此顺序, 属身业者三,属口业者四,属意业者三,称为“身三、口四、意三”。除意三外之七支,称为七支业(口 四亦称语四)。造业之经过可分为加行、根本与后起三个阶段,此十业道属根本者,故立为根本业道。 8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喜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 (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 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 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 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 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 (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4第一部分:“五戒十善”的含义。此部分分别从“五戒”与“十善”两个向度解释“五戒十善”的经典含义,根据佛经原典阐述“杀戒” “盗戒” “淫戒”“妄语戒” “饮酒戒” “不两舌” “不恶口” “不绮语” “不贪欲” “不嗔恚” “不邪见”等十一个伦理条目的本来义涵。需要指出的是, “五戒”中的“杀戒” “盗戒” “淫戒” “妄语戒”与“十善”中的“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在教义上基本重合,只是在伦理实践上有着细微的区别,故而在这部分不加以重复阐述。第二部分:“五戒十善”的现代伦理精神。此部分从“五戒十善”的心行与事相、 “五戒十善”的现代伦理内核、 “五戒十善”之于现代文明的价值三个方向阐发“五戒十善”的现代伦理精神。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该部分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五戒十善”本具的规范维度与德性维度,以及这两个维度意义上的“五戒十善”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可估价的角色。在这部分的论述里,本文对“五戒十善”的研究创新之处充分体现在“双重的双重向度”特点上:即“五戒十善”在规范向度上的个体规范与社会规范双重向度和在德性向度上的个体德性与社会自觉双重向度。第三部分:“五戒十善”的现代伦理践行。此部分从三个层面展开:落实“十善”的十种行持;与其它佛教伦理规范相合而生;践行“五戒十善”的终极价值。在这部分的论述里, “五戒十善”的现代伦理意蕴得以进一步提高与升华:“五戒十善”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仅仅是理论意义上的合法性,更是现实意义上的可操作性。此外,与其它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伦理纲目相比较, “五戒十善”的优势在于:它并不局限于从“个体道德提升”到“社会伦理建设”的单一进程,而是在终极意义上返回个体的精神追求,完成“个体规范 - 社会伦理 个体德性”的循环式运转,在直指精神追求的视域下, “五戒十善”的践行既是公民的普遍美德建设路径,更是个体的终极价值实现之路。5第一章 “五戒十善”的含义佛家所说的“五戒” ,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说的“十善” ,通常被分为“身三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四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三业”:不贪、不瞋9、不痴。 “十善”里的“身三业” 、 “语四业”与“五戒”里的“四性戒”10(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虽互有涵盖,却也存在层次深浅的不同。主要是,二者在性戒上虽有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