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建民族思政教育学综述创建民族思政教育学综述 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客观需要,也缘于笔者多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悟。 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 1一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2011 年 3 月由笔者领衔出版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一书,学界也给予了较高评价。这些成果的取得,只是为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做了初步探索。要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还任重道远,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再思考。一、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意义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意义,除了已经揭示的“有利于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 “有利于提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水平”、 “有利于应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2(p46)之外,还有“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野”。(一)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一门学科能否称之为科学,首先需要它能对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研究达到理论的层次,形成一套特有的概念和原理,并按照这些概念和原理内在逻辑关系,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既有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一般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特殊性,就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特殊性。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某政党或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民族观教育,促使社会成员认同民族、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的社会实践活动”。2(p2)其存在前提是在民族国家,主体是某政党或国家,客体是多民族的社会成员。中国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多民族社会成员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研究为基础,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再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和机制的建立,深入阐释和系统解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这不仅能全面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又可以更加深邃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二)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野过去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实践教育活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若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和民族工作的实际,只从它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来加以考察,那么这样的概括就显得不够了。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可作多种理解的:它是一项事业,是党和国家整体事业的一部分,包括党和国家的民族事业;它是一种活动,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也包括民族观、国家观、宗教观、民族团结等的教育实践;它还是一个学科,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学问。只有三者紧密关联,相互支撑,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因此,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具体化、精细化、深入化的角度理解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其他一系列具体问题提出了理论前提,也为我们构建科学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石。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归属所谓学科归属,是指某一科学知识分类体系的类别归属、特质和学科边界。学科归属问题的研究,将确认一门学科在整个科学系统中的类别、层次和准确位置。学科归属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科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也关系到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类别归属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类别归属问题,主要是分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归属于民族学还是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问题。要厘清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从学理层面来看,要分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是知识教育还是价值教育的问题,这是解决其学科类别归属的深层问题。民族学尽管也包含着价值引导的成分,但其侧重点主要是民族知识的传递;而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也包含有知识教育,但其侧重点却是价值教育。也就是说民族学主要是保证民族知识的研究和传递,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是保证一定的价值形态不致流变。第二,从现实研究层面来看,民族学界习惯于研究民族问题相关的知识溯源,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则习惯于研究民族问题的价值探求。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成果来看,几乎都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由此可见,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学术研究旨趣,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正契合了两个学科的学术侧重点问题。从学理层面和现实层面相结合分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领域。(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质从上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类别归属的分析可知,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能不能作为一个分支学科而存在,这取决于其是否有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地方。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中,笔者曾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p1011)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还要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没有自身的学科特质。很显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民族学的交叉学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民族学的学科交融性。这种学科交融性,主要体现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民族性”2(p13)等学科特点上。这种学科交融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分支学科所不具备的。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也具有学科交融性,但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学科交融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民族学的学科交融性,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质。正是这个学科特质,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区分开来,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边界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构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集群。既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独立分支学科,就必须弄清楚其学科边界。第一,与民族学的边界。关键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将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作为本学科的知识基础,而不是直接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第二,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边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属”与“种”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其研究边界限于民族观教育、宗教观教育、国家观教育、历史观教育、文化观教育等。第三,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的边界。主要是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民族学的学科交融性把握其边界,做好与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资源“共享”。三、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社会基础、实践基础、研究基础等四个层面。(一)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创建的。它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系统地阐述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但是他们创建的唯物史观却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建提供了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其中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理论,人的本质的理论,实践标准的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等等,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创建和发展的指南。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其中民族发展的理论,民族关系的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等,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理论基础的重要作用和功效。(二)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社会基础一切社会学科都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都是为着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受到这一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也不例外,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必然产物,并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一定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构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深层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的需要便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切实的目标和最有力的规约。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为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建奠定了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决定和规划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性质、主要形态和发展轨迹。社会政策法规,尤其是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的社会政策法规,作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中的具体体现,构成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社会依据。社会文化作为历史的传承物直接体现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它经常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二自然,也直接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和发展的草根地基和精神土壤。诸多社会文化形态,由于历史发展的时间差序,不一定完全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因此,这种社会因素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首先加以甄别和批判。(三)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基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民族政策大宣传、大教育和执行情况的大检查,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且强调,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特别重视在青少年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要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使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与此同时,国家还把一批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同时,中华大地不断掀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热潮。全社会形成了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危害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形成了各族人民携手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动局面。这已经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创建的实践基础。(四)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基础研究是一门学科创建的基础。虽然之前没有人明确提出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概念并对这一客观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这方面的相关探索却早已展开。这些研究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建做了理论、人员和舆论方面的准备,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建奠定了研究基础。这方面的探索主要包括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地民族班、民族地区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些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学术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就专著而言,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概论 、 3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与实践 、 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5等。就涉及的研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民族观教育、宗教观教育、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等。仅学术期刊论文就有 50000 余篇,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硕士博士论文和专著。现在的任务是将这些散落于各处的人员和成果组织成军,归类成队,形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阵地和力量,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深入研究服务。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涉及民族理论、民族观、民族政策等方面,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曾将其概括为”民族观教育、国家观教育、民族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宗教观教育”2(p101141)等方面。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认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民族观教育、国家观教育、历史观教育、文化观教育和宗教观教育。由于民族观教育、国家观教育和宗教观教育已在专著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中阐述,在此仅探讨历史观教育和文化观教育。其一,历史观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人民牢记中华民族是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