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3 页 天水日报/2010 年/7 月/18 日/第 001 版 凤县旅游缘何一夜走红凤县旅游缘何一夜走红 凤县旅游迅速崛起的启示凤县旅游迅速崛起的启示(上上) 穷山恶水的过去和美丽迷人的现在 汽车经宝天高速,翻过大散关,满山叠翠的车窗外一座座白墙灰瓦,马头墙高矗的村镇出现在眼 前。导游小邵告诉记者,这种由县上统一设计,为配合打造凤县旅游品牌而建设的新农村,也是凤县 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将凤县山水与人居环境完美结合。 此后的两天时间,从嘉陵江源头到紫柏山,从灵官峡到通天河,从农村到县城,从人造月亮到水 景喷泉,从羌舞到漂流,从岭南建筑到山水画廊,记者到处都能感受到凤县县委县政府竭尽全力打造 “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绿在人中,人在画中”的旅游景观的魄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迷人 情调。 谈到凤县旅游平地崛起的秘密,上起旅游部门领导,下到普通百姓,大家众口一词的回答是:“没 有县委县政府的魄力,没有县上主要领导为凤县未来着想的决策,穷山恶水的凤县将永远穷下去!” 凤县第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形象。2008 年,国内媒体爆出一条震惊大众的 新闻:陕西凤县要耗巨资建人造星星和人造月亮,打造月光城。这条新闻一出现,立即引发舆论广泛 关注,质疑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批评说凤县作为一个贫困县,花那么多钱搞人造月亮和星星,同其 他地方建“天安门” 、 “大广场”一样,是形象工程、劳民伤财 紧接着,2008 年 10 月,凤县县委、县政府又发出了关于恢复和变更凤县部分羌族群众民族成 分的相关通知 。通知称,原来是羌族后来改为汉族的居民可以恢复羌族身份,而具有凤县户籍、居 住三代以上的汉族人,也可以更改为羌族。 这份通知,更是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质疑凤县在“发地震财” 。各种争议铺天盖地而来。反 对者说它是权力的臆想,支持者说它是为发展县域经济独辟蹊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争议,让凤县知名度骤然飙升。 去年 4 月,凤县县长李智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县上受到质疑时,他每天在想,当 时小岗村签生死状的决心,和他受到的压力一样。 李智远说,如果怕别人说什么就停手不干,那什么事也做不成。凤县就会这样穷山恶水下去,资 源逐渐枯竭。 实际看来,凤县选择对了,他们选择了适合凤县发展的一条特色道路。 几年前到过凤县的人都知道,这座地处南秦岭山区的小县基本上是九亩石山一分田,不仅贫穷, 而且落后,是宝鸡为数不多的几个贫困县。至于县城所在地双十铺,更是破烂不堪。然而时隔三四 年,到了凤县,你会被一种突然出脱的美所吸引。县城周围群山环绕,城中一江两岸,高楼依山傍水, 七彩的山与五颜六色的建筑相映成趣。 凤县县城虽然很小,但小得玲珑,小得别有情趣。县城虽只有乡镇的地盘,但却有大都市的大气 与洋气。这里有亚洲第一高的喷泉、近千米的步行街,以及许多地市级城市都没有的体育馆和体育 场。2009 年 7 月,这里曾举办了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总决赛。 凤县旅游局天水办事处主任宁怀民说,凤县的夜晚更有味道,就像有人说的,这里夜晚像香港。 果然,华灯初上,凤县县城便成了一座诗意浪漫的月光城,3000多盏太阳能星星灯和一轮人造月 亮悬挂在天上,人造月亮时而满月朗照,时而斜月如钩,时而如蛾眉,时而似玉盘。 晚 7:30 分,在新建路,广播开始播放羌族舞曲,大家开始跳羌舞。 记者来之前,一直怀疑街上那些 跳舞的人是有意安排的。到了才知道,现场好几百号人不仅有游客,更多的是县城居民。宁主任告 诉记者,晚饭后跳羌舞,不仅是凤县旅游的一大亮点,而且已经成为凤县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第 2 页 共 3 页 “城市舞会”,除了刮风下雨,一年 365 天从来不曾中断过。 晚九时许,羌舞表演结束后嘉陵江上的大型灯光音乐喷泉表演开始了。优美的音乐声中,无数 盏变色射灯直穿云霄,给人无比美妙的视听享受。180 米高的景观音乐喷泉、嘉陵江两岸交相辉映 的花灯、大街小巷曼妙舒展的舞乐凤县县城变成了海市蜃楼,人间仙境。 68 岁的王大爷是凤县农业局退休职工,说起凤县的变化,老人一脸自豪。他说,以前的凤县穷山 恶水,嘉陵江河床到处裸露,穿城而过,两岸的民房高低不平,破旧不堪。 因为凤县太穷了,所以他竭力 供给 3 个孩子上了大学,让他们离开凤县。如今,3 个孩子都在西安成家立业,觉得父母年龄大了,要 将老两口接到西安,但王大爷却舍不得离开。他说,如今的凤县环境好,气候好,治安好,变化大,住着 舒服。 在王大爷眼里,凤县是在 3 年前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搞建设的。从那时起,变化特别大,几乎一月 一个样子。以前凤县全是本地人,见了面大家基本都认识,现在外地人特别多。 和王大爷一样,许多凤县人喜欢给游客讲述凤县的变化,提起凤县的变化,不仅自豪感溢于言表, 而且对县委、 县政府充满感激和赞美之情。 陪同我们参观的导游小邵,说起她们的县长抓旅游的事, 总是一口一个“我们的李县长”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凤县百姓都说,没有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没 有县上领导的真抓实干,凤县不仅不可能变得如此美丽,而且连未来也看不到。 决策:缘于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危机 其实,在许多当地人眼里,几年前的凤县,已经危机重重。 凤县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 80%以上来自矿山企 业。2007 年 5 月,国家取消了铅锌矿石出口退税政策,一直依靠出口的铅锌价格立刻下滑。在价格 下滑的同时,铅锌业又遭遇了金融危机影响,当时锌锭都压在厂里不敢卖,卖就赔钱。 危机不止于此,当西汉高速、宝天高速相继开通以后,凤县在交通方面的优势也逐渐丧失,甚至 面临被边缘化的问题。凤县境内最大的火车站也已门庭冷落。再加上多年前就开始的三线企业外 迁,甚至连卖菜的农民都面临“失业”的问题。此时的凤县何去何从,成为摆在执政者面前的一副 生死局。 “情况是危机的。 ”凤县县长李智远说。李县长 2006 年 9 月上任后发现凤县靠资源支撑的局 面,三天没睡好觉。他在想:资源终会枯竭,到那时凤县怎么办?要么靠国家救济,要么整体移民? 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在资源枯竭后的命运如何,让凤县当政者深感忧虑。摸索的过程非常艰难, 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凤县把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放在了首位。 一个依靠矿业资源的县城,选择了发展旅游业,其转身的背后不仅仅显得华丽,更是一种无奈的 选择。 凤县县长李智远多次强调:“黄土锻成砖。 ”意思是黄土不是产品,锻成砖就是产品。凤县的山 山水水是资源不是产品,要旅游兴县,就要打造自己的产品。 然而,凤县从开始打造自己的一个个旅游产品时,争议也就开始不断。 在凤县的旅游发展规划中,2006 年看“绿“(绿色生态长廊)。一路上的绿树翠竹,还有成排的徽 式民居,被网友评价为“山寨版江南” 。民居的侧墙上手绘的青山绿水,被称为“遮羞墙” 。 2007 年看“灯”(人造星星和月亮)。 “人造星月”被质疑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2008 年看“水”(180 米高音乐喷泉)。当时凤县想建亚洲最高的音乐喷泉,可是刚建成就听说 又有了比 180 米更高的了。 2009 年看 “羌文化” 。 但刚下发了 关于恢复和变更凤县部分羌族群众民族成分的相关通知 , 得到的是“背宗忘祖”式的抨击,随后此事也被省上叫停。 但面临危机,凤县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只有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顶着压力和非议, 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了 3 亿多元,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和景区(点)开发。 建桥修路,这原本是惠泽百姓的好事,还是引起一些人的非议:那么多钱咋不发给老百姓。 非议和争议并没有阻碍凤县发展旅游业的步伐。 第 3 页 共 3 页 按照发展“大旅游”的理念,凤县提出“把凤县当做旅游景区来建设,把县城作为星级酒店来 管理”的理念,全方位改善旅游发展大环境。 “我们做旅游不将着眼点放在开发一个景点,收取一些门票上,我们整个县都变成一个开放的 大景点,让所有人免费前来参观,人来了,效益就自然来了。 ”凤县旅游局局长梁瑞利说。 在凤县,旅游不只是旅游,而是在做山水经济,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其丰富 的旅游资源逐渐走出了“大山深闺”,以其亮丽的景色形成了“深锁千年今开启,扬名天下始争春” 的局面。 当有人质疑人造星星和月亮投资巨大的时候,凤县却用数字说明了一切。凤县旅游资料显示, “星星月亮”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已经超过了投资的十倍。旅游业收入已占到凤县经济的 25%。 今年,凤县实施城乡生态环境大提升,让游客到凤县体验山水生态,感悟岭南文化。这一年,也是 凤县旅游争议最少的一年。 凤县从 2006 年开始做旅游,到 2008 年迎来第一次游客井喷,仅用了 2 年时间。2008 年,全年接 待游客 51 万人,仅黄金周就接待游客 11 万人,相当于每一个凤县人都要接待一个游客。 “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凤县旅游局局长梁瑞利说,游客剧增是必然的,没想到的是来得 这么快。 2009 年,凤县共接待游客 126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2 亿元,提前三年实现了年接待游客 100 万人次的奋斗目标。转型之后,凤县矿产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下滑 1 个多亿,而旅游收入增加了 4 亿 3 千万,为县财政贡献了一千多万。 今年,凤县的目标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城镇就业人口中旅游 从业人员达到 30%以上;最终,把凤县大景区打造成为秦岭中央公园的核心区,打造成中国西部新 兴热点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大发展对全县经济社会的贡献 随着旅游的发展,凤县对有创业愿望的家庭,引导其积极投身到投入低、见效快的三产服务业, 仅 2009 年新发展农家乐、 农家宾馆及农产品经销店 69 家,辐射带动就业 1.2 万人,使三分之一的农 特产品就地转化为旅游商品。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由 2008 年的全省第 25 位上升到第 3 位。游客的吃、住、游、玩、乐、购带旺了第三产业,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全县大大小小的酒 店宾馆每天都近乎爆满。凤凰大酒店的薛经理说:“县上发展旅游,我们尝到了甜头。酒店还把原 来的几间办公室改造成为客房。 ” 在县农业局退休职工王大爷看来,凤县旅游搞起来后,许多老百姓都受了益,开旅店的、开饭馆 的、开出租车的,有些人以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现在这些人也有正事干,治安也比以前好多了。 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近三年来,凤县生产总值以年均 18%的速度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比 2006 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比 2006 年增长了 2.7 倍;相继摘取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 示范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县城、中国最美小城、国家湿地公园、中国生 态文化旅游强县、中国羌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名县等金字招牌。去年,这个原来不被人看重的山区 小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九,与煤炭资源丰富、 成本之低让发达国家嫉妒的榆林市府谷县, 及以养鸡闻名全国,又以“吨粮县”笑傲西北,现在大力发展各种工业的关中老大西安市高陵县一 道,进入陕西 10 强县。 发展了的凤县,有了能力实施很多涉及民生的工程,如凤县最早提出的免费为孩子每天提供一 个蛋一份奶的蛋奶工程;率先实施了撤点并校创建寄宿制学校,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些举 措现在正逐步向宝鸡市和陕西全省推广; 在凤县,60 岁以上的老人都有养老保险,每个月发放 60 元 钱; 在农村,98%以上的人都加入了农村医保,65 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准新人免费婚前医学体检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