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竞赛参考大纲竞赛参考大纲( (中医学竞赛大纲中医学竞赛大纲)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竞赛参考大纲(中医学竞赛大纲)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部分一、中医基础学一、绪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 、 难经 、 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内容(2)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内容(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内容(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三、藏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主要特点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4六腑的生理功能5脏腑之间的关系四、气、血、津液 1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及生成2. 气、血、津液的功能及运行特点3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五、病因与发病1病因(1)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2)六淫的含义及致病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3)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8)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2发病机制 (1)邪正与发病(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七)病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2邪正盛衰病机3阴阳失调病机4气血失常病机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6内生“五邪“病机7脏腑病机六、防治原则 1预防的概念及其内容2治则(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2)治病求本含义及应用(3)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4)调整阴阳的含义及应用(5)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二、中医诊断学(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2望神望色望舌(三)闻诊 听声音和嗅气味(四)问诊十问歌的内容(五)切诊 1脉诊的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2正常脉象3相似脉的鉴别;常见相兼脉的主病;真脏脉的概念、特征和临床意义4脉症的顺逆与从舍;脉诊的临床意义(六)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各证候的特点(七)病因辨证病因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八)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九)脏腑辨证1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及意义2各脏腑病的常见病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三、四大经典重要内容解析【原文】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原文】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原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 至真要大论【原文】帝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素问. 至真要大论【原文】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素问. 至真要大论【原文】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疾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素问. 标本病传论【原文】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清.叶桂温热论【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清.叶桂温热论四、方剂学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增液承气汤、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痛泻要方、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导赤散、清骨散、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青蒿鳖甲汤、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大柴胡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吴茱萸汤、大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酸枣仁汤、四神丸、半夏厚朴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消痞丸、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止嗽散、三子养亲汤、旋覆代赭汤、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小蓟饮子、黄土汤、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杏苏散、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散、三仁汤、茵陈蒿汤、八正散、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实脾散、二陈汤、温胆汤、贝母瓜蒌散、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保和丸、健脾丸、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橘核丸、失笑散、活络效灵丹、生化汤、十灰散、消风散、牵正散、天麻钩藤饮、桑杏汤、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五、 中药学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 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5.中药鉴定的概念、任务中药鉴定的依据、一般程序、方法中药储藏保管中发生的变质现象中药质量标准的特点、中药质量标准的项目内容6.中药鉴定的常用术语及常用中药的鉴别特点、中成药鉴定常用方法7.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主要代表作、中药炮制法规8.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中药炮制的目的、炮制的分类方法、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9.净选加工、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复制法、发芽、发酵法、制霜发、其他制法的定义及目的10下列临床常用中药药性、功效(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 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 麦、茵陈蒿、金钱草、虎杖(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8)理气药: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川楝子(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谷芽、麦芽(10)驱虫药:使君子、槟榔(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白芨、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 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三棱、莪术、水蛭、穿山甲(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胆南星、桔梗、竹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紫菀(14)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16)开窍药:麝香、石菖蒲(17)补益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石斛、百合、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18)收涩药:五味子、乌梅、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莲子、芡实、桑螵蛸、海螵蛸(19)涌吐药:常山(20)攻毒杀虫止痒药:硫黄、雄黄蛇床子(21)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炉甘石六、针灸学(一) 针灸学发展概况 针灸学代表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及主要内容特点 (二) 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1.奇经八脉的名称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奇经八脉的功能 1.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2.十五络脉的作用 1.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 2.十二经别的作用 1.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 2.十二经筋的作用 (三)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的作用 要点: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要点: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腧穴的分类 要点: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四)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主治特点 要点: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