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碰撞与动量守恒”部分的要求动量守恒是自然界普遍遵从的基本规律之一,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模块 3中的重点内容。 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叙述如下: (一)碰撞与动量守恒 1内容标准 (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 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例 1 火箭的发射利用了反冲现象。 例 2 收集资料,了解中子是怎样发现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作用。 (3)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2活动建议 教材分析1、教材是课程标准再创造的产物,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它的编写体系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与大纲 (2002 版)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比较见下表:内容 版本 标题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要求教学大纲 (2002 版)动量动量 (A)动量定理 (A)动量守恒定律 (B)一维情况,反冲(A)火 箭(A)航天技术(A)课程标准 (2003 版)碰撞与动 量守恒理解 动量(未提及)理解动量守恒 定律一维情况,火箭、中子的 发现、弹性碰撞、非弹性 碰撞从标题的立意我们可以看出, 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某一方面的知识,而课程标准更关注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正因为如此,动量定理作为牛顿提出的力和运动的关系,即牛顿第二定律的原始表达形式, 课程标准就没有必要再提出相关的要求。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上来看, 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强调了动量定恒定律应用的普遍性,在宏观世界的应用火箭,在微观世界的应用中子的发现,有弹性碰撞,也有非弹性碰撞。强调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2、与过去教材中“动量与动量守恒”一章相比,新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知识获得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物理教材的编排是这样的:动量的概论(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冲及其应用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这种安排突出了知 识的中心地位,便于教师采用授受的讲解进行教学。新教材大都是创设一个情境,激发起 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提出问题,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经历 知识产生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例如“人教版”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首先由火 车的挂接、台球的碰撞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研究思路和需要考 虑的问题,再根据上面的设想设计实验展开研究。教材的意图十分清楚,不拘泥于知识的 先后关系,而是以能力培养为线索,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再 如“广东教育版”的教材,在本章的第一节就专门讨论碰撞,从历史谈到现实,从宏观谈到微观,从弹性谈到非弹性,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产生的对学习“碰撞与动量守恒”的急 切的欲望是可想而知的。于是,第二节开始进行实验探究。2、实验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常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传统教材多年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做实 验是为了学习器材的使用,是为了验证某一原理或定律的正确性。新教材打破了人们的这 种想法,使实验的设计功能、选择功能、研究功能以及能力培养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例如, “人教版”在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给出了三套设计方案:方案一是气垫导轨 与光电门的方法;方案二是两个摆球相碰撞的方法;方案三是小车与打点计时器的方法。 “上海科教版”也提出了三个方案:一是闪光照相法,二是气垫导轨与光电门方法,三是 运用 DIS 系统进行研究。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某一个方案,也可 以自己设计出另外的方案,思想活跃了,思路开阔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加强。3、学生的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教材在编排上都为学生安排了不少开放性的栏目,这些栏目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对 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 体验到了学习的甜、酸、苦、辣,这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获得积极的体验, 使他们在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标新立异的求知欲望,从 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的火花。同时,这些栏目,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 设计实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交流成果的 能力,并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利用各种手段主动获取、有效加 工信息的能力。 如研究碰撞和动量守恒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误差,因为无论是再精良的仪器总是会有误差的,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2、操作误差,接触面粗糙,两球非正面碰撞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