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载之前请注意: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 !请邮箱联系:lcs012gmail.com 激发培养运动员的动机历史背景 在现代竞技运动体系当中,竞技运动能力的四大因素可以概括为心理、技 术、战术和身体素质,而在这些心理因素中运动动机对运动员的体育行为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是针对动机结构中 的某一部分,例如参与动机、成就动机等等,并没有全面系统地对动机系 统进行研究;而且这些研究没有对动机与产生的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做进 一步深入的研究,这样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动机系统的内涵,动机到底对 竞技运动有什么作用。基于这一点,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从自身的观点 出发,对竞技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动机结构中各动机和行为结果(主观努 力程度)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1 目前的研究现状 11 动机系统理论的提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史丹福大学教育学院的福特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动机是 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动机的不同起因导致动机所表现的需要 的种类不同、动机所采取的形式不同,以及动机赖以实现的活动的具体内 容不同。 11.1 动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兴趣。它认为兴趣对个体的身体锻炼具有定向作用,对 个体的创造性活动能产生积极效应。因此,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兴趣是经 常推动认识的机制,是个体活动动机的重要方面。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信念。它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 的统一,一个人没有了信念就不会有意志,从而失去了目标,就更不会有 积极主动的行为。它能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 ,从而达到最佳竞技水平。 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意图。它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个体活动的积极性。 意图往往以企图、幻想、热情、理想等不同的心理形式表现出来,而它又 和兴趣、信念系统不可分割,其共同特点是能被个体所意识。 最后,它认为,个体的动机系统除了能够被意识的部分外,还有无 意识的部分。由被意识的动机系统和无意识的动机系统共同构成了个体完整的、有层次的动机系统,而它们二者之间是彼此联系、能够相互转化的 。在未被意识的动机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形式是定势和意向。 1.2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最早是由麦克尔兰德和阿特金森在1935年提出的,指个体 在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任务时尽力去做,并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的心理倾向。运动员有了比赛的成就动机,就会积极参与进来,克服困难 、战胜自我,取得好的成绩。 13 引起运动员体育动机的条件 1.3.1 体育活动的需要 第一,身体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因素之 一,通过竞技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最终起到健身的作用。 第二,参加竞技运动可以愉悦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掌握运动技 能,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力,还能满足成就的需要。 第三,多参加竞技运动可以扩大社交面、结交新朋友、增强凝聚力、提高 竞争能力。 1.3.2 体育参与的外部诱因 体育参与的诱因指激起个体参与体育行为的外部原因,它能引起个体参加 体育活动的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这些刺激包括物质因素 ,也包括精神因素。 1.4 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动机因素 1.4.1 不良竞赛动机 如果动机水平比较高的话,就会使机体的兴奋性增强,这样运动员的注意 力就不容易集中,导致他的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好的控制动作,使动作质 量下降;如果动机水平比较低的话,运动员就不能充分调动自己参加竞赛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自己的最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达不到最 佳竞技状态,赛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适宜的竞赛动机是促使运动 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在以速度和力量为主的竞技项 目中,需要的是较强的动机水平;以比较复杂、精细动作为主的运动项目 ,则需要相对较低的动机水平。 1.4.2 过度紧张情绪 引起运动员在比赛时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因素还有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 如果运动员太看重比赛的结果,或者说对输赢所产生的社会后果、观众的 情绪、对手的水平等考虑得太多,就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甚至是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导致运动员成绩下降 。当然,有些时候这种情绪会随着赛前等待应急刺激来临,而产生的情绪 反应程度比较高,赛中由于心理能量的释放,会向着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 ,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赛后的情绪状态也与比赛结果有关,如果结果不 是很理想,那么,接下来的比赛中不良情绪会随之上升。 1.4.3 急于求胜心理 运动员从训练、动作技术的掌握、运动技能的提高到参加比赛,是需要一 个漫长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难以用文字 形容的。有些运动员过高的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专项能力强,素质基本功 扎实,产生自满心理,因此求胜急切,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导致比 赛失利。 1.4.4 过分恐惧心理 相对上述运动员的自满心理,还有一些运动员由于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差, 或者自己平时对技术动作和运动技能掌握得不够好,在比赛时很容易产生 恐惧心理,担心这担心那,自信心下降,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完成动作 的难度,从而导致比赛失败。甚至于有些运动员因缺乏信心和勇气,出现 中途中断比赛或干脆不上场比赛的现象。 2 存在的弊端 2.1 对于以往的研究割裂了动机系统的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只 是单纯的从某一方面来说明他们对体育行为产生的影响,造成的后果,并 没有说明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影响条件,缺乏整体性,引起体育动机产生 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的因素还应包括外部的因素,是二者共同起 作用的结果。 2.2 运动员在比赛前后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有焦虑、恐惧 、激动等,产生这些现象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并不仅是某一个内在动机 在其作用,以往的研究只限于探索单个影响因素,比如需要、兴趣、成就 动机等,认为只要把握好这些片面的心理动机因素就能赛出好成绩,获得 比赛胜利,殊不知正是这一个个小的方面的串联才得以引起个体内心活动 的复杂变化。3 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对于如何激发运动员的体育动机人云亦云,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阅读 了一些有关动机方面的书籍,总结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大致如下 :3.1 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 运动员参加体育活动是属于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具 体情况,确定当天或一个阶段内所要完成的任务,不要制定过高的期望目 标,使运动员感觉很迷茫;也不要制定过低的期望目标,使运动员很容易 就成功,从而失去了积极主动性。3.2 创设良好的运动情境良好的情境具有诱发运动员体育动机的功能。客观环境是影响动机形成的 重要条件,它包括个人和群体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家庭和工作环境。有 什么样的客观环境,人们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动机。为此教练员应 创设多种有利于激起运动员的体育动机的情境,包括创设激起认知内驱力 的情境、创设激起归属内驱力的情境、创设激起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情境。3.3 合理的利用反馈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样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能力、技能水平等情况,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更努力训练的动机;看到 自己的不足,改正并更好的投入当中来。3.4 加强心理训练教练员应学会综合运用心理训练方法如通过表象训练帮助运动员掌握运动 技术,运用放松训练帮助运动员克服紧张情绪等,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迎接每一次挑战,参加好每一场比赛。3.5 正确认识自己教练员在赛前搜集一些竞赛对手的资料,采取口述或观看投影的方式,让 参赛运动员正确了解自己和对手的竞赛实力,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定位,以 免在比赛进行中遇到比较强的对手时出现慌乱和急躁情绪。同时能帮助运 动员正确分析当时的情况,让队员分清不同情况下该如何发挥技能,消除 慌乱和急躁心理,从而赢得比赛的胜利。3.6 加强归因教育必须重视归因教育。归因教育重点有二:一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 全面归因;二是要引导运动员多从内在可控因素 努力方面归因,这是因为努力因素是自己能够认知和控制的,即使失败也 不会降低期望水平或怨天尤人,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因此首先应 指导运动员归因于“努力”,使他们明白无论成败都是努力与否造成的,只 有坚持努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3.7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运动员的体育价值观决定其体育参与动机行为的心理基础。因而,我们必 须在体育动机指导中强调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运动员了解体育竞技活动的价值在于增强体质,报效祖国,了解体育的社会意义。3.8 恰当运用外部奖励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手段,能刺激运动员产生求胜的欲望,激起争取比赛胜 利的信心,使他们从中获得乐趣。4 建议内部动机是促使运动员进行体育竞技活动的关键因素,运动员除了应该调 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外,作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同样应该认识到内部动机 的重要性,要加强运动员的体育动机系统训练,恰当利用它们之间的内在 联系,并综合分析,这样有利于排除比赛当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运动 员对比赛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使运动员能正确认识比赛和端 正比赛态度,形成最佳心理状态,最终提高运动竞赛成绩。5 结论对竞技运动中的动机系统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个人人为只有在 不断的汲取前人的经验过程中,归纳提炼出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并加以创新 整理,就会加深对它的印象,从整体上把握运动员的动机规律,以下是我 总结出的动机与运动员的体育行为的关系:意识 感情 需要意向愿望欲望运动参与动机诱因运动成就动机诱因体育行 为 利益 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梅生.对影响我国华北地区高水平运动员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 动机因素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23-624 2徐瑞霖. 浅析大学生体育动机的激发J.科技信息,2008(29):220 3刘 芬, 符明秋, 于志涛. 体育运动中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1) :1-3 4金 帆, 崔 野, 于 晶. 我国部分优秀赛艇运动员动机水平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J.沈阳体育 学院学报,2002(2):31-32 5吴 楠.对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4,27(10):1426 6杨文斌,段爱明. 浅谈竞赛心理对竞赛成绩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6,27(4):59-607刘一民.体育行为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72-87 8季浏,朱学雷.体育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9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2 8-96 10徐斌.大学生体育动机类型浅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 1):102-103 网络收集,如果侵犯了您的利益,请立刻和我联系,我将第一时间内做出 处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