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论班级管理论(钟启泉钟启泉 编著编著)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班级组织改革班级组织改革的趋势:改革班级组织的基本目标是创造新型的教学组织,使每个儿童在大团体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进度不受阻,不放任自由,保障每个人的学习进程畅通无阻地进行,同时,要考虑如何把儿童分成若干小团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亦即要探讨出一套最有效的发挥教师的指导职能的学习组织形式。在设计教学组织时,应当注意下列事项:第一、不要拘泥于班级、年级的架构,应从学校全局角度去发掘、应用教育资源。第二,不宜使教学组织僵化,应把它当作更灵活、更具通融性的可变组织加以探索和开发。第三,设想和研究适合所有儿童个别能力的学习历程,创造出能有效运用并促进这种学习历程的组织。(第 14 页)二、管理主义教育班级团体的结构性隐含着一种危险教师一不留意,便会陷入“管理主义”的泥淖。这是因为,实现团体要求的教师容易把与之矛盾的儿童个人属性之要求视为障碍,往往强制性地压抑儿童的这种需求。这就是管理主义教育。正因为有这种危险,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热情及专业素养。(第 23 页)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危险境地,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信念?必须具备哪些专业素养?一、教育信念所谓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种责任感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而且要对他的终身负责。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促使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全国模范教师曾国寿老师说,教育信念是教师的生命,有了这个信念才能产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无穷的力量。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信念,这个信念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并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肖川博士在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写道: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式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二、专业素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指导者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专业道德、专业职责、专业能力。班主任专业化的三大素养中,专业道德是主导,专业职责是基础,专业能力是关键,这三者构成班主任专业化不可缺一的整体,也是新型班主任素质的根本内涵。班主任应从精神境界、职业道德、专业化知识技能、身心状态等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正如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所概括的: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融合、相适应的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其次他必须了解今天的学生在想些什么、喜欢什么、满意什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近学生,理解学生,进而影响学生。我们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具备这样的教育信念,这样的专业素养,那么,我们绝对不会陷入“管理主义”的泥淖。在面对儿童个人属性要求与团体要求相背离的时候,我们能够科学理性又不失人文关怀地妥善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请看如下案例:晴朗的天突然乌云密布,落叶随风四处乱走。A 老师心里念着第三节的口语课。第四节周考。无论如何得到班级看看。A 老师带上伞就赶紧冲到学校。果然,班级里空了好多位置。靠窗口的学生告诉她他们也许到图书馆读书去了。A 老师并不生气,而是十分着急。已经下雨了,他们肯定回不来。跑到图书馆,站在学生的背后,温和地说:下大雨了。第三节课的铃声也同时响起。他们收拾好书本随老师回班。但大雨挡住了回班的路。A 老师只有一把雨伞,她只好便像摆渡一样,把学生一个一个送过去。一位学生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你不知道,那口语教师有多恐怖。”A 老师心里清楚,她在为她们的逃课去阅览室寻找借口。然而 A 老师啥话也没说。回到班级,接着监考周考。A 老师知道,英语口语为两位外教上,因其课堂不受学生欢迎,故而在他们的课堂上缺席的学生特别多。分析:班级团体的要求,肯定是不可以逃课,而学生个人属性的要求则是:与其坐在教室里受罪,不如去图书馆学点有用的知识。这里很明显地存在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作为班主任的 A 老师该如何解决?首先,理解学生的选择。其次,要做好学生与外教老师的沟通,让学生能更礼貌地理智地处理好这个矛盾。最后,从学生的成长看,他们今后一定还会遇见类似的矛盾,不能采取一走了之的消极回避矛盾的态度,而应该养成积极迎战矛盾,主动解决矛盾的态度。2008-4-10班级管理论(钟启泉 编著)读书笔记三、班级中的问题行为所谓班级中的问题行为是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所以从儿童方面找原因是错误的。把班级团体中的儿童的问题仅限于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矛盾来研究是不充分的。因为儿童不仅要适应伙伴团体,而且要适应团体要求。当团体要求和伙伴团体的要求之间发生矛盾时,儿童往往会陷入烦恼之中,不知道该忠于哪一方面的要求。(第 23 页)我们知道了班级中产生问题行为时首先要研究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但是,仅仅限于这样的矛盾研究又是不充分的,我们还要考虑到另一个团体,即伙伴团体。这一点很多老师容易忽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班级中的伙伴团体有所了解,首先要了解儿童在班级之中有哪些伙伴团体,这些伙伴团体的属性要求属于哪一类型。此外,还要了解儿童在班级之外的伙伴团体,主要是年级之中跨班级之间的伙伴团体。如果对这一方面不了解,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考虑不周而影响问题解决的速度和效果。那么,班主任该从怎么去了解这些伙伴团体呢?班主任可以采用明查暗访的办法,了解学生的生活团体、学习团体。最主要的是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中具有感召力。班主任要力求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与你敞开心扉,述说他的快乐与忧伤。针对不同的团体,要理解他们的团体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引导,保持他们团体的合理需求,以及他们多样的性格,不可强制要求伙伴团体服从班级团体。毕竟,学生不是共产党员,班级也不是党组织,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提出,强制个人需求一定要服从集体需求。但是,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一定要居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朝理想的方向发展。班级中有许多规定和规则。规范不等于规定和规则。规定和规则只有成为多数成员的参照标准时才能成为规范。这时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方面接受团体要求,同时又可以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需求。班级团体规范基本上是解决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需求之间矛盾的团体规则。(第 25 页)一个集体只有形成了自己的规范之后,才能更好地解决班级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行为。所以,在制定规定和规则的时候,要特别谨慎,特别花心思下去,不可以随随便便,更不可以不了了之。否则,你会卷入无穷无尽的矛盾之中去,终日疲于应付,而且,集体也会往你期待的反方面滑去。2008-4-11班级管理论(钟启泉 编著)读书笔记四、自我归因德韦克认为,当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处于不能控制的状态时,儿童通常 把困难事态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能力,形成无力感。希洛托和塞利格曼以 成人为对象证实了在某种情境中形成的无力感会泛化到其他情境。而这种无力 感也可以借助失败时的归因(从能力因素改为努力因素)(再归因法)加以克服。 失败时主要归因于努力者,即使面临难以解决的事,也会采取生产性的反应方式 ;而归因于能力者,则会放弃积极进取,明显地重复错误的反应方式。(第 106 页) 在美国,通过改变归因来提高积极性的做法非常盛行。乐观者之所以乐观 ,主要在于他们采用了正确的归因方式。要纠正悲观者的无力感,关键就是改 变其归因。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向家长一致呼吁,要仔细分析孩子的归因方 式,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并从小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抱有的稳定的情感和态度,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形成 的归因模式所决定。归因简单说就是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 向外归因表现为遭受失败时首先找寻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背运,并推 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向内归因则表现为遭受失败时先反省自己的 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向稳定因素归因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是不 可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向不稳定因素归因则表明导致失败的因素 是可以改变的,一般认为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向不可控因素归因说明自己不能 够对导致失败的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消极对待;相反则说明自己可以或者能够 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地坦然地面对。 所以,当你迟到时,不能归因为公交车迟了,或者堵车了、下雨了等外因 ;当你成绩差了不能归因为题目太难了、运气太差了等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当你遭受挫折时,不能向稳定因素如能力归因或者向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归因 这些归因模式都是不正确的,只能让人越来越消极。 “外界的控制感无非就是自己对控制周围的能力的评价。从这个观点出发, 归因可说是自己的存在价值的自我评价或自我认识。追求理想的自我,超越自身 的现状,使自己朝着某个方向成长的意欲与态度,一般认为在儿童期与青年期即 已奠定基础。”(第 102 页)所以,要从小培养儿童积极的归因能力,以期形成乐 观健康的心态。错误的归因模式一旦形成习惯,很难改变,这将会影响一个人 的命运。 2008-4-11班级管理论(钟启泉 编著)读书笔记五、共存性他人 因为他人往往是作为“支配性他人”或是“敌对性他人”出现的。在这种场合, 他人对于他(她)来说,只能成为拒绝、排斥、抨击的对象,换一个角度说,他(她) 即使要求自己接受他人,也不能对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因此,教师必须扮成全新的他人,出现在他(她)的面前。这就是“共存性他人”教师的出现,这可以使儿 童学会相互共存的交往方式。这样,进而与不可替代的他人(“共生性他人”)发生 质变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不过,这里必须有相应的逻辑,即他(她)是能够左右事 物的主体。(第 125 页) 疑问一:什么是相互共存的交往方式? 找了一段话来进一步理解“相互共存的交往方式”: “交互主体性的英文是 intersubjectivity,这个单词曾被译成交互主体性 、主体间性、主观际性等。这些译法源自译者对词根 inter-的理解。但交互主 体性的词根 inter-在这里并不只是“在两者之间”,还有一种“共存”的意思 。所以,交互主体性是由主体的共存而产生的,交互主体性在德文中的本意是 “若干人的意识共有的”。在交互主体性的达成上,胡塞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 了笛卡儿的自我主体概念,这个主体通过现象学的“悬置”方法,使自然人的 自我还原到先验现象学的自我,而这种先验的自我具有经验的超越性,它可以 使一个自我通过与另一个自我(别人)的结对联想(类比性知觉)形成两者间 的意识统一体。由于两个自我具有了这种相通的意识统一体,一个自我的陌生 经验能与这个自我的经验得以共现。由此“我”便可以理解“他人”。自我通 过这种把自身放在他人位置上的“移情作用”去理解他人,进入他人的经验, 形成一种更高层面上的意向性的自我主体的交互渗透和他们先验生活的意 向性交互渗透,达成一种共识亦即交互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与教育:一 种反思的视角余清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疑问二:“进而与不可替代的他人(共生性他人)发生质变的过程联系在一 起”这句子好难理解啊。 共生?共生是一种追求异质者积极共存的理想型,是向异质者开放的社会 结合方式,是不同生活方式的相互包容。(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周明宝) 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 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 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了新的结构。(百度百科) 共生性他人?海德格尔在论“此在”(人的存在)时也强调“此在”就是 “在世界中存在”,而这种存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共在”的,非关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