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你在打扰学生吗?课堂,你在打扰学生吗? 课堂教学过程既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教师只有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欣赏,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张扬,思想的交流才能真正抵达学生心灵的深处。但是,细细观察一些常见的教学细节,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成了学生学习的干扰者,而不是促进者。 例 1: 一道思考题在黑板上展示出来了,这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绝对有挑战的。果然,有个别同学皱着眉,啧啧几声,这么难,怎么做呢?教师微笑着说,这是智慧大比拼,用五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看谁最聪明?课堂乍时沉静下来。教师大声说,注意独立思考!不要互相干扰!有的学生瞥了教师一眼,投以不解的目光。教师开始在中间小组中巡视,走到学生的身边,有些学生连忙停住了笔,还有的学生用手捂着本子,有的孩子则是不好意思地看着教师教师心中有点恼意,忍不住说,快点思考,不要浪费时间了!走到一位做好的同学身边,看了一下,说,不对,再想想。接着,再向全班提示说,要认真读题,仔细思考!抬起头来,看到一位同学在埋头写着,就随口表扬道,大家要向小健同学学习,他做得多认真啊!他又风风火火地巡查了几位同学,终于看到一位同学做对了!他两眼放光,大声地说,确实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思考!林春同学已经做出来了!其他的同学要沉心静气思考大家要快点了!有个孩子用双手堵住了耳朵。坐在最后排的两位同学在小声在嘀咕,说了又说,吵死了!教师依然毫无觉察,他喋喋不休地说,大家注意了,一二三快、快、快!“细读深思子自知”,从以上的课堂片断中,我们不由得深思我们的日常课堂生活:学生在冥思苦想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时,我们是创设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还是一个吵吵闹闹混乱不安的环境?都说,宁静以致远。只有在冷静、沉静、平静的心境中,我们的思考才能抵达更远的远处及更深的深处和更高的高度。学习特别是思考摒绝喧嚣浮躁,否则所得是浮光掠影的空疏与表层的。钱钟书先生回顾一生的治学经历时称,读书需要素心人!所谓的素心人就是能返回内心深入思考的人,不追求热闹,不企求功利,不借重于外在的压力与诱惑。教育要培育的是能深思熟虑,能研精究微的有独立思想的人。而这些常常是借境调心、以境养思。在上述的课堂中,教师看似“随时引导”,很是积极与热心,可是其效果是适得其反教师说得口干燥,学生们被搅得头昏脑胀。教师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地说着一些提示语,就是阿莫纳什维利认为的“课堂上的话袋”(这是教学和教育废话的形象的说法)。他认为,这是导致天生富有幻想的儿童的智慧和权利被“湮没”的教育智慧不足的表现。这是束缚儿童幻想的翅膀的黏性的蛛网。这是制止学习的快乐的连锁反应的止动器。“课上的时间不够我来不及教完!”有的教师往往这样说,却不去好好想一想,在这一堂课上,他的“话袋”吞没了多少分钟时间!(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P116)其实,其祸害更在于吞没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致,吞没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吞没了学生思考的灵感。还是中庸中一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定静安虑得!一个舒适宁静的环境是思维飞翔与思想诞生的乐土。例 2: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似乎并不是很满意,于是又问道:“还有没有补充的?”一个学生将手迟迟疑疑地举了起来。教师异常高兴地说:“好,你来说!”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道:“这是”还没等他说完,教师就急忙打断:“这个观点刚才有位同学说过了,请坐!”接着又叫另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点紧张,说话有点结巴,回答也不完整。教师淡淡地说:“请坐,等想好后再说!” 全班一阵嬉笑,这个学生红着脸,悻悻然地坐了下来。然后,教师又请一个女生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些胆小,声音细若游丝。教师见状,果断地说:“好,坐下,以后声音要响亮一点。再请位同学来说!”或者有时,某个同学回答的答案与教师的不相吻合,教师便毫不迟疑地打断了。或者有位同学才说出几个字,边说边摸着头脑在想,教师则是不容停顿地把标准答案迫不及待一股脑儿和盘托出不留余地,一览无余。以上的这些现象在课堂中可以说是比皆是,许多人是习焉不察,或察焉不理。其根源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知识传递过程,把答案的正确性置于独一无二的地位。而事实上,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的,并不是一道题的答案,而恰恰是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的态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有时关注学生怎么说比关注学生在说什么更重要!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看似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实质上教师急不可耐,迫不及待。乏持久的关注与细致的耐心,而且干扰了学生的思维进程。为什么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为什么不走到学生身边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呢?为什么不多等待一会儿呢?学记中提出“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教师要时常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有疑惑时,先不解答给他们听,以让学生用心多思考)并把它定为“教之大伦之一”(教学的七大原则之一)。尊重学生思考的价值,尊重学生表达的权利,把课堂当作学生不断探索的愉快而紧张的空间这是真正的教育者都应信守的教育箴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