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必修课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的开发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十五 蒋乃平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北京 100028)摘要:摘要:中职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是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直接领导下,通过正确处 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关系,自主创新的成功案例。生涯咨询和生涯教育均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引入我国。课题研究梳理了职业生涯的特性,理清了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的关系,在职业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多种形式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检验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蒋乃平(1943 ),男,特级教师,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职教 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研究方向:职教课程、 职教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是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直接领导下,通过正确 处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关系,自主创新的成功案例。从“职业指导”进入中职德育必修课课程名 称,“职业生涯设计”列为必修内容,直至“职业生涯规划”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成为独立设置 的一门德育必修课,既通过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又经过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检验。 一、历经一、历经1212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 开拓创新必须有理论研究的支撑,理论研究又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 关系,是德育课改革确保方向性、科学性、创新性,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实效性的保证。职业 教育引进生涯教育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并成为德育内容和载体的过程,是一个结合国情和职业 教育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理论,成功本土化,并自主创新的过程。通过“九五”、“十五”国家重点 教育规划课题运作,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的支持和领导下,对生涯教育和生涯咨询及其本土化和在职业 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12年的研究和实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和职教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 程框架和应用模式。 挖掘职业指导德育内涵和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的研究和实验,是在以往职教德育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1996年起步的国家“九五”、“十五”重点教育规划课题中学职业指导的研究与实验、中 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正式开始运作,其子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涯设计的研究实验 ,亦是北京市朝阳区“十五”重点教育规划科研课题。此项研究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的支持和领导下 ,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在理论、应用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有关领导不但参加课题研究的中期 汇报和结题活动,在理论、实践研究上给予了许多中肯的指导,而且在实践检验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 理论研究的重点,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生涯教育、生涯咨询理念及其支柱理论的本土化 ,以及在职业学校教育德育工作中使用的可能性。理论研究的理念,是“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研发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广吸收、不套用、有创新”,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 和一线同仁应用服务。理论研究的突破点,在于对引进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改造和创新, 为我所用。课题结合国情和职业教育实际,从挖掘职业指导、生涯教育的德育内涵入手,分析了生涯 发展定位理论和职业指导支撑理论可借鉴的内容,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相关性,找到了 国家意志与个人需求的结合点,明确了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可以进行的德育内容,以及职业院校生涯教 育及规划的特点,为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德育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载体,奠定了理论基础。 应用方式研究的重点,是职业生涯教育及其规划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使用的可行性。研究 内容主要有4个:一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设计思路;二是适合职业学校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设计的方式;三是便于大面积推广的组织形式;四是作为教材形式出现时应有的课 程框架、表述形式,以及“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应用方式研 究在参研学校的支持下,通过个别指导、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校内竞赛以及就业供需见面会、德育 课学习、专业课和文化课渗透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实践。 教育部职成教司于2004年开始,把“职业生涯设计”列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的 常规项目,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德育内涵、功能、实施开展了连续五年的大面积检验,成效显著。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设计及其学习指导书,作为教育部职成教司推荐教材受到 学校和师生的欢迎。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是职教德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 关精神,从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出发,于2002年、2004年先后颁布的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 工作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职业生涯教育,但对职业生涯教育应 承担的教育任务都有不同程度的阐述。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有一个渐进过程。生涯教育在世界范围看,问世不长,自美国在20 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至今不过30余年。8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不服水土”,几经波折。本土化需 要有个过程,将其作为德育内容更要慎重。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其研究自1996 年正式起步,2001年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必修内容,2008年演进为一门独立设置的德育必修课。 历经了12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为“职业生涯规划”最终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明确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一门德育必修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形成体系和框架,是在 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结合国情和职业教育实际,自主创新的成果。 二、生涯咨询和生涯教育的由来二、生涯咨询和生涯教育的由来 生涯咨询和生涯教育均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先后引入我国。 (一)生涯咨询的由来(一)生涯咨询的由来 职业生涯咨询是职业指导的衍生物,即生涯咨询源自于职业指导,但己发生质变,是高于职业指 导的新事物、新理念。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倡导下,1908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 业指导机构 波士顿地方就业局,1913年成立全国职业指导协会。该协会把职业指导定义为“是帮助个人准备职业 、选择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业的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己包涵了职业生涯设计的雏形。在20世纪 20年代前后,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苏联和中国也继美国之后,相继推行了职业指导。职业指导 的支撑理论主要是人职匹配理论、特质因素匹配理论、人格 职业类型匹配理论、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成熟过程理论、职业选择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理论等。 “职业指导”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生涯咨询”所代替。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在1983年 建立了全国生涯指导员制证委员会,制定了生涯指导员资格标准,于1984年组织了第一次考试,颁发 国家注册的生涯指导员资格证书。同年,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改名为“生涯发展协会”,发展理论、职 业生涯和职业系留点(又称“职业锚”)理论成为生涯发展定位理论。 职业指导演变为职业生涯咨询,就发源地美国而言,其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0 1919),以就业咨询定位服务为主,服务于不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第二阶段(1920 1939),中小学的职业指导教育成为焦点;第三阶段(1940 1959),重点转向大学生,并对咨询人员进行培训,支撑理论体系开始得以完善;第四阶段(1960 1979),由于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余地加大,重视个人的职业发展,生涯教育理念于70年代初问世,职 业咨询进入兴盛时期;第五阶段即发生质变的阶段(1980 1989),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生涯咨询更加受到欢迎;第六阶段即生涯规划理念完善的阶段( 1990至今),生涯咨询走向国际化,从学校到择业的过渡和人的生涯发展成为焦点,其着眼点虽然也 在于求职谋业,但更着重于人的发展,生涯教育引起众多国家的重视。职业生涯咨询进入我国后,在 职场“白领”中产生较大影响。 (二)生涯教育的提出(二)生涯教育的提出 生涯教育又称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由美国教育部前身 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德博士(Dr.Sidney P.Marland),于1971年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存在的 问题首先提出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学校所学与社会现实 生活脱节,学生对学校缺乏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学生盲目追求升学,毕业即失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 需要,不能适应职业环境;人力供需结构性失调,既有找 不到岗位的人,也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者;受教育程 度高的人日渐增多,教育投资加大,但教育绩效不高,使 民众对教育系统的信任度下降。由于美国学术界有开放之风,诸子百家对生涯教育的内涵、要素、目标各有其说,在各州的实施 也形成多种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是美国联邦教育署模式、内华达州模式等十余种模式。 各种模式对生涯教育的理解、分段和 内容都有区别,各有所长。但分段中大多 包括认识、试探、准备和继续教育四种阶 段,都认为每个阶段的生涯教育的功能不 同、内容有别,都强调各阶段与工作世界 (World of Work)的接触,认为生涯教育是一种公共 教育(Public Education)和社会的整体努力,认为生 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熟悉以工作为 导向的社会(Workoriented Society)的价值观,并将其融于个人价 值取向而加以实现,使工作具有意义并获 得满足。1973年,美国联邦教育署为提高 生涯教育效益,设计出生涯教育的四种类 型,即学校本位、雇主本位、家庭和社区本位、乡村居所本位的生涯教育。 美国的生涯教育并非仅是一门课,而是一个系列化、分阶段实施的教育过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指导课程体系整体改革,体现为不同阶段的具体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体实施主要通 过三类渠道: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参加职业实践和模拟仿真训练,个别化生涯发展咨询和计算机 网络服务。仅就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而言,就有三种:一是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开设生涯发展指导课,在 学校教育不同年级开设;二是特殊生涯指导课,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一些特殊需要的技能、行为确定教 学内容,大多为短期,满足部分学生的特殊需要(大致相当于我国就业前的培训);三是开发与生涯 发展相关的学术课程,把生涯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化学、生物、物理等各学科教材中,引导学 生联系相关职业学习学术科目。 课程综合化在与生涯发展相关的学术课程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是由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 McGraw-Hill的Glencoe公司 2005年出版的一套高中化学教科书,是美国高中化学的主流教材之一。该教材将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与 化学学科教学和谐地融为一体,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职业生涯设计意识与技能。这种融 合式的课程综合化,以专栏镶嵌的形式呈现,以典型案例访谈的形式展开,介绍成功人士的职业生涯 ,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素质、职业选择、生涯设计等生涯教育的内容 ,镶嵌在化学知识逻辑顺序的主线上,由化学知识的学习而导出。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与化学知识体系 和谐地融为一体,职业生涯教育与化学教学相互促进,既扩大了化学教学目标,增加了学生在校学习 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巧妙地将学 科知识逻辑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结合起来,是课程综合化成功的典范。此类成果,既应该对我国 职业生涯教育整体合力的形成有所启迪,也应该对在我国职业院校文化课、专业课的开发有所启示。 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有与美国类似的生涯教育体系。上个世纪末,我国台湾地区部分学校开设了 生涯规划课,在香港也有类似内容。 三、职业生涯及其教育的特点三、职业生涯及其教育的特点 课题研究梳理了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